在省委、省政府“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岳阳正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一、发展现状
岳阳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湖南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基本上属于正在工业化的地区。2007年上半年,岳阳加速推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岳阳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水平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的指标体系。按其主要指标,岳阳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
其中核心指标:
1、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2006年,岳阳制造业增加值252.47亿元,占GDP34.4%;2007年1-5月制造业120.28亿元,占GDP37.7%(2005年岳阳制造业224.58亿元,占GDP比重35.4%);湖南制造业增加值1764.7亿元,占GDP比重23.6%;全国占31.3%。国际划分标准低于20%为非工业国;20-40%为正在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2、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2006年岳阳三次产业结构为18.4:47.8:33.8(工业为43.38%);湖南产业结构为17.8:41.7:40.5;全国为11.8:48.7:39.5。钱纳里认为:工业化中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
另外两项指标人均GDP和城市化率均已接近中期水平。
(二)岳阳新型工业化在全省位居前列
2007年5月25日,湘统[2007]37号文件通报了今年1季度全省各市州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共计六大类十五个指标。下面我将从这六大类指标分别探讨我市新型工业化在全省的位置。
1、我市1季度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74%,居全省第四。
2、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增减百分点,我市为增加1.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
3、我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66.25亿元,占全省的13.0%,总量排全省第二。
4、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20.59%,居全省第七。
5、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我市为8.29%,排全省第三。
6、我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总额93368亿元,占市州合计的13.1%,居全省第二。
7、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增长率为38.98%,居全省第四。
8、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减百分点为76%,居全省第一。
9、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83%,居全省第六。
10、我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12亿元,占市州合计的8.0%,居全省第四位。
11、我市工业招商引资总额为20.77亿元,占市州合计的12.7%,居全省第三。
12、工业招商引资增长率为58.98%,居全省第二位。
(三)上半年岳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显著成效
1、规模工业增速加快。一季度岳阳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42.7%,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占比和增幅两项指标在全省均居第四位,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6.25亿元,次于长沙居第二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6%,增速由去年连续4个季度排十位以后提前到全省第七位。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6.65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
2、高新产值总量增大。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6.27亿元,同比增长31.0%;实现增加值12.13亿元,同比增长24.0%。总产值和增加值在全省均排名第四位;增幅分别排在第七位和第八位。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101.5亿元,增长33.4%,增加值28.83亿元,增长25.2%。分别比第一季度提高2.4和1.2个百分点。
3、工业投资比重提高。1—5月份,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9.38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6.7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2.97%,增长31.0%;二产业投资中,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123个,投资金额为30.63亿元,占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44.1%,比去年同期提高21.4个百分点。
4、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8.63亿元,由上年同期亏损4.9亿元增盈13.53亿元,其中中省企业由上年同期亏损4.63亿元,到今年盈利8.67亿元;实现利税24.67亿元,增长255.5%,利润、利税及其增幅均创历史同期以来的新高。利税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其中长岭分公司,巴陵责任公司和兴长石化三家大型石化企业实现利税15.1亿元,同比增长181.2%;874家中小企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9.09亿元,同比增长29.8%。
二、岳阳推进新型工业化成效显著的主要因素
1、长期以来积累的工业基础。岳阳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是湖南工业中心城市之一。根据国际上一般的划分标准,岳阳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中期阶段一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全面提速的时期。
2、近几年来地方工业特别是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实施“民营岳阳”工程。突出发展现代工业的指导思想得到了全面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5月份,我市已拥有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689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78.4%,实现现价增加值56.50亿元,占规模工业的44.6%,该比重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5%,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2.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亮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岳阳工业化对中省企业的依赖度,是岳阳工业化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岳阳经济格局的一个质的飞跃,是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3、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大了推进新型工业化考核的力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建设民本岳阳、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必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
①配强了领导力量
炼红书记和兰香市长都多次强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市经济工作的牛鼻子。3月23日,以岳办发[2007]30号文件行文成立了岳阳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工业的市委常委、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工业经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3月6日,市统计局行文成立了岳阳市统计局新型工业化考核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统计局局长担任组长,亲自抓这项工作的落实。
②建立了考评机制
3月9日,组织召开了全市新型工业化统计考核工作会议,率先在统计系统宣传动员对新型工业化的考核、布置考核筹备事项等。并根据省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由市统计局拟稿,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岳阳市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有关数据统计和评估认定工作,由市统计局牵头负责。
③形成了工作合力
3月15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统计考核工作部门联席会议,以加强建立部门引导协调联系机制,解决好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有关问题,会议就《岳阳市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试行)》和《岳阳新型工业化考核报表制度》进行了讨论。
4月5日,市统计局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部门工作暨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报表制度培训会议,传达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工业化考核的有关文件和精神,部署全市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工作。
④营造了良好氛围
3月29日,召开了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岳阳工业发展史上规模高、思路新、影响大、意义深远的会议,吹响了全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号角。市委书记易炼红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兰香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郭振斌作了题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促进民本岳阳和谐崛起》的报告,激励全市上下全力以赴谋工业、抓工业,推进岳阳向工业强市、经济强市迈进。
4月25日,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首次发布了全市一季度新型工业化考核情况通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易炼红、市长黄兰香向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写了“关于加强新型工业化考核工作的一封信”,分析了新型工业化形势和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要重视的问题。与此同时,领导小组还撰写了6期新型工业化考核工作简报,充分发挥了向导作用,在全市形成了新型工业化是现富民强市第一推动力的共识,营造了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好氛围。
当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也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压力。由于工业总量大,要加快增长速度,就要付出更大、更艰巨的努力。二是节能减排的压力大。我市工业主要支柱行业多为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56%,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10,比“长、株、潭”低2.58、0.56、2.54个百分点。可见,节能减排是岳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道难解的方程。
三、进一步推进岳阳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对策
通过对岳阳新型工业化现状的分析研究,岳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应为八个字:“抓好促快、全面提速”。中省工业重在“好”,重在提高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地方工业重在“快”,重在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据此,全市上下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进一步增大投资驱动力。一是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家投资。与其他地方相比,岳阳具有更好的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和条件。今年和明年,要切实做好“长炼1000万吨炼输油”、“岳纸年产40万吨含机械浆印刷纸”、“华能三期工程”、“城陵矶(松阳湖)新港”、“华容小墨山核电”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开展工作。这些项目的投资分别为217个亿、19个亿、44个亿、6个亿、600个亿,共计886个亿。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使岳阳的工业固定资产投产和利税翻一番,给岳阳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带来前所未有的质的飞跃。二是扩大民间的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上要有新举措。要有岳阳经济发展格局的大思路、大谋划。积极融入“两圈”“两带”,与投资密集地实现对接。要“诱商”重于“招商”。一方面主动出击招商,另一方面更要打造引力“诱商”。各级政府要以工业园区为发展平台,进一步做好产业规划,明确产业主体、发展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努力优化软硬件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以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环境大力“诱商”,并逐步形成“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局面。
2、努力加强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培养、聚集和储备大量的工业领导人才、企业家人才、科技人才和劳动力人才。选拔一批年富力强、高素质、懂经济的企业骨干到沿海工业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一方面用工业发达区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现有工业的生产和经营水平,另一方面以人为纽带引进高新技术的工业项目。
3、强力推动技术升级。我市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制,已步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今后的重点应放在对企业的提质改造上:一是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服务和协助中央、省属企业能力扩张和技术升级。二是扶持中小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把县域工业做大做强。三是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把创立名牌作为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内外竞争力的突破口,在产品研发、质量保证、营销策略、售后服务上下功夫,在市场中树立起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信誉好的名牌产品形象。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打破地域界限,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采取经济手段和市场行为方式,大力推进产业以及产业之间的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进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
4、全力攻克节能减排难题。一是要加快产业结构高速步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在节能降耗中的重要作用。我市的节能工作要加强科技先导的作用,要领先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能源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密集度,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汩罗循环经济作为全国“十一五”示范试点工程,要进一步搞好科学规划,对资源进行科学分类与科学利用,尽快把政策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和精深加工基地,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云溪工业园要做好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精细化工示范园区”的冲刺工作;进一步做好在城陵矶、梅溪一带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认证,尽快付诸实施;全力支持泰格林纸进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四是要加强重点能耗企业的监控。我市9家省“百家节能企业”年耗能占全市八成以上,因此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全市能耗水平的关键。我市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保护环境来优化经济增长,实现“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美好的远景。
5、着力提供政策和服务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强水利、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基层工作,使基础设施与经济持续发展相适应,增强发展后劲。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三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改善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为加速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岳阳市统计局吴顺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