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岳阳市总体经济形势看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尽管低于去年,但上半年投资在开局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督促项目的提早开工,呈现出逐月提升的状态。消费品市场受全市经济全面提质加速的拉动,内需逐显旺盛,消费增长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期。1-5月,全市共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9.38亿元,同比增长30.3%,预计上半年全市可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增长26.4%,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3.02亿元,增长31%;截止5月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23 亿元,居全省第2位,相当于全市GDP总量的36.4 %,比上年同期增长16.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 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一、上半年投资与消费的主要特点
受招商引资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双重驱动,上半年投资呈逐渐上升之势。
一是地方投资开始占据主导位置。近几年来,中省企业一直是岳阳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而中省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波动影响比较大,由此,对岳阳投资乃至经济的增长产生难以控制的振动影响,但今年投资的主体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1-5月,中央、省属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9亿元,仅占总投资总量的6.1%,同比下降了41.5%。地方企业完成投资65.2亿元,占投资总量的93.9%,增长41.5%,打破了以往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受中省企业投资波动影响的格局。
二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于岳阳市多年来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1-5月,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产业完成投资0.36亿元,占投资总量的0.52%,下降60.8%;二产业完成投资36.75亿元,占52.97%,增长31%;三产业完成投资32.28亿元,占46.51%,增长32.9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2:52.97:46.51(见表)。与去年相比,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了0.28个百分点,三产业投资上升了0.92个百分点。
三是民间投资快速扩张。由于投资政策的变化及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大激发了各种经济成份的投资热情,民间投资呈快速扩张趋势。1-5月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46.50亿元,增长34.4%,比重由上年的65%上升到67%。
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促动和政府实施透明津补贴发放政策的推动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市场逐显旺盛。具体表现为:
一是城市市场活跃,农村市场启动加速。1-5月城市实现零售总额76.04亿元,占总量的65.6%,比上年同期增长17.6%,超全市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城市市场的快速发展势头以及在总体市场中的强劲推动作用。同时,随着“万村千乡”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启动加速。今年1-5月县及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
二是批发零售贸易业全面发展。一些大型企业不断扩张规模,更新营销理念,大打“诚信消费”,“和谐消费”的旗帜,全市批零贸易业快速发展。1-5月,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5.6亿元,占总量的90.7% , 同比增长16.9%,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4个百分点,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91.1%。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总额20.55亿元,增长15.3%,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84.8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3%,增长17.1%,超总体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
三是餐饮业增势不减,特色化、规模化、大众化特征日益明显。1-5月,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增幅居消费市场各行业之首,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0.9个百分点。其中上档次的星级宾馆和饭店实现零售额6706万元,同比增长30%,个体经营户实现餐饮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16.6%。
二、上半年投资与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固定资产投资上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各地发展不平衡。从5月份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看,12个县市区中,增幅最高的达到了167.3%,增幅低的只有25.2%。同时,今年以来我市的投资增长一直低于全省平均增幅10多个百分点,追赶全省的压力相当大。预计6月份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达到26%,其中城镇以上增长35%,这还是一个低于全省的预计。
二是重大项目开工不足。2007年全市储备大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65.9亿元。到目前为止,开工建设的仅8个,时间过半,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任务仅完成16%,这些重大项目的延迟开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增长。
三是在建项目受到资金的制约。1-5月,全市500万以上城镇投资项目本年到位资金75.02亿元,增长19.9%,资金来源增幅比完成投资增幅低6.7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8.56亿元,增长65.2%;国内贷款5.05亿元,下降34.2%;利用外资4445万元,下降35.3%;自筹资金56.63亿元,增长21%。同时,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少房地产项目开发存在巨大风险,房地产开发商将房地产贷款的成本和投资风险转嫁给银行和住户。
今年,在全市商品市场出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诸多制约市场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滞后,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6%,大大低于投资增幅13.7个百分点。消费在GDP中比重偏低,靠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利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的过快增长将导致城镇居民最终消费能力的减弱,抑制消费的有效增长。
二是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稳定。由于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有所释放,消费结构有所升级,但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1-5月农村市场零售额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8%,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0%的比重反差较大。加之农民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市的现状也制约了农村市场发展。
三是市场秩序尚不规范。一直以来尽管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农资市场的监管与治理,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但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欺诈、强制交易等现象依然存在于消费领域,特别是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给消费品市场带来一些隐患,影响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几点建议
1、以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推动投资有效增长。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举措,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又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契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特别是要加大引进重大工业项目的力度。同时,要切实提高新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履约项目的开工率和开工项目的投产率、投产项目的见效率,依托招商引资推动投资的有效增长。
2、加快重大项目的开工速度,促进投资快速增长。今年,岳阳市投资增长压力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大项目开工不足。如果按年初确定的50个重大项目,能如期开工建设的话,岳阳市的投资增长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要加快重大项目的前期服务工作,促成项目早日开工。
3、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重点加大普通商品住宅、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用地供应量,切实抓好这类住房的资金筹措和管理工作。坚决限制城区居民个人建房,停止在房地产开发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范围内零星征地、分散建房;根据我市住房建设任务和居民的购房能力,合理确定新建商品房总面积的套型面积结构比例,积极发展中小套型、中低位商品住宅。
4、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要抓住当前正在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省8件实事中全省5000家“标准化乡村农家店建设”的机遇,加大农村市场规划和建设的力度,城市销售网络要向农村延伸,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营造科学消费、健康消费和节约消费的社会环境,减少居民进行投机性、风险性投资的支出,降低农村居民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中的不良消费,挖掘城乡居民的消费潜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消费的良性增长。
5、突出特色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对零售商来讲新业态的出现和新的境外企业的加入,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本地企业要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通过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在品牌培育、成本控制、信息化建设、商品管理、加强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特色,突出特色经营,迅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6、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旅游带动消费。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不仅能够带动很多产业的繁荣发展,而且会直接拉动旅游地消费市场的兴旺发达。要充分利用岳阳市旅游资源优势,利用新建和整合后的岳阳楼景区为旅游龙头,实施旅游品牌战略。目前有关部门已将湖南旅游区域划分为“湘西”、“湘南”和“长沙”三大板块,目的在于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岳阳市要尽快融入长沙旅游板块,发挥自身优势,快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发展旅游促进消费增长。
[岳阳市统计局邓兴亮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