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全年养殖业情况预计分析

来源: 时间: 2007-11-2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据临湘市统计局全年畜牧水产预计报表资料汇总表明:全年出栏生猪60.4万头,同比增加6.9万头,增长12.9%;售宰牛0.54万头,同比增加0.29万头,增长119.9%;售宰羊2.78万只,同比增加0.88万只,增长46.8%;出笼家禽248.6万羽,同比增加62万羽,增长33.7%;实现放养水面12.8万亩,同比增加3000亩,增长2.4%;名特优新品种养殖12.3万亩,其中:发展网箱养鳝12.2万口,132万平方米,养殖牛蛙5400亩,河蟹1.18万亩,龙虾3200亩,青鱼围栏精养3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36000吨,同比增加2046吨,增长6.96%。生猪存栏32.3万头,同比增加10.1万头,增长45.3%;家禽存笼120.7万羽,同比增加18万羽,增加18.1%。
 
    (一)养猪业经济异常活跃。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走高,接连创出历史新高:目前我市牲猪价12元/公斤左右,猪肉批发价18元/公斤,市场零售价达24元/公斤,出栏1头肥猪可盈利350元以上。滚烫的生猪市场吸引住大量的社会资金,引诱着专业大户扩大再生产。全年全市新增养猪专业户198户,投资扩改猪舍22.8万平方米,新增母猪11506头、公猪112头。源潭镇平湖村王康全今年5月出栏肉猪512头,盈利2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扩建猪舍600平方米,增加母猪22头,达到拥有母猪50头、年出栏2000头生产规模。个体老板李伟林,年初看猪价走高,当即决定回到白羊田镇东风村的老家兴办猪场,投资11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猪舍6栋、2400平方米,目前拥有能繁母猪80头,新增后备母猪40头,存栏肉猪1860头,年内出栏1500头。巨大的市场需求给仔猪贩运户增添着活力。桃林镇仔猪贩运大户梅正兵,利用过来的业务关系,今年共先后从连云港、许昌等地调进仔猪4200多头,在自己获取利润的同时,也为养殖户填栏补种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家禽养殖快速发展。随着猪肉价格的飙升,以土鸡、水鸭为代表家禽市场呈现着价好市旺的局面。目前活土鸡售价在34-36元/公斤,水鸭30元/公斤左右。家禽养殖以其技术成熟、投资小为广大农户所认可,禽流感疫苗的突破与应用更是增添了家禽发展养殖的信心,老的养禽户忙着恢复和扩大生产,新的专业户不断涌现。全市新增养鸡专业户126家,养鸭专业户53家,家禽养殖大户首次超过1000家。聂市镇东江村孙正华承包半荒茶园200亩,建围栏、搭鸡舍,采用白天放牧、早晚补充稻谷、玉米等粗粮的半生态养殖模式,利用鸡清除茶林害虫,控制野草,并提供有机肥源,茶林为鸡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目前已引进土鸡苗1500羽开展养殖。东红村的何金生,现有养殖水面240亩,为了发挥池间缓坡和空坪隙地效益,今年购进土鸡1000羽实行散养。东红村新发展的养鸡专业户还有陈金文等10家。东红村即将继彭畈村之后,成为聂市镇土鸡养殖又一村。去年通过2000羽蛋鸡养殖致富的江南镇居委会刘勇夫妇,今年引种三黄鸡,达到5000羽的生产规模。
    
    (三)名特水产全线铺开。
    
    1、网箱养鳝成为支柱产业。网箱养鳝在我市落户已经9年,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已基本形成产、供、销、研整体联动,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成为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全市完成网箱放养12.2万口。横河堤养殖场完成11000口养鳝网箱;黄盖镇挂养网箱21728口,同比新增网箱4752口,增长28%。
    
    2、龙虾养殖进一步升温。近年来,随着加工出口渠道畅通和国内消费热的兴起,龙虾作为适应性极强、食性极广的外来物种,逐渐引起养殖户的注意,尽管生产技术还有待成熟,但一股养殖热潮已经在全市兴起。中山湖渔场职工肖跃东承包邻近新建村低洼水田125亩,养一季龙虾,种一季晚稻,共投放苗种950公斤、15万多尾,自制配合饲料,搭配螺、蚌、小鱼等鲜饵喂养,单产达50公斤以上。君山区农民夏建武租赁江南镇江南村稻(莲)田200亩,改虾池、树围栏,建成了较为标准的龙虾养殖基地,计划走自繁自育发展之路。白云镇杨田村王伟林投资1.2万元,引种澳洲淡水龙虾100公斤,发展养殖10亩。今年全市新增龙虾养殖2700多亩,总体规模达到3200亩。
    
    3、牛蛙价格攀升,销售形势看好。牛蛙是我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拳头产品,不管行情如何起落,牛蛙生产始终没有放弃,目前已达到生产成本8元/公斤以内、单产10吨/亩的技术水平,为牛蛙业迎来了第二春。今年全市发展牛蛙5400多亩,预计总产可达4000吨。乘风乡群强村杨真元等3人去年利用湖滩榜田新建蛙池64口、42亩,年前出池14.8吨,收入22万多元,一举收回前期投资。开年后饲养越冬幼蛙,6月5日单价23元/公斤,出池5.5吨;6月12日出池21.2吨,单价24元/公斤,共计收入63.53万元,除去成本盈利在40万元左右;同时存池越冬蝌蚪及变态的幼蛙5万多尾。我市牛蛙生产能够稳定还得益于有一张健全的销售网络和势力雄厚运销联合体。联合体以骆先品等3人为市场终端,扎根于全市贩运户,已先后开拓出北京、石家庄、郑州、太原、西安、兰州等地市场,年营销牛蛙5000吨以上。
   
    (四)大举招商引资,扩大生产规模。新建渔场涓田湖大面积精养;投资300万元;黄盖湖五家汊围栏开发:面积2000亩,总投资350万元,共投放鱼种20万斤,其中青鱼种8万多斤;种猪种鸡场的生猪与土鸡养殖项目:生猪出栏1000头,土鸡发展4000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争取专项资金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生猪出栏9700头,产值1162万元,利润388万元。

 

[临湘市统计局 张华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