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市政府履新的第一年,是实施提前七年实现全市人均GDP翻两番战略目标的第一年,也是提出和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五年。非常之年,要有非常的发展速度和非常的发展举措,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富民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黄兰香市长的指示精神,我们开展了对岳阳市2008年经济总量发展目标及其支撑因素和发展对策的研究,现将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一、目标预测
1、经济总量增长14.6%。初步预测2008年实现GDP1057.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增幅分别比2006年提高2.2个百分点,比2007年预计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98亿元,增长5.6%,分别比2006年、2007年提高0.8和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8.05亿元,增长15.9%,分别比2006年提高1.0个百分点、比2007年下降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85亿元,增长17.3%,分别比2006年、2007年提高3.9和2.8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2008年三次结构分别为15.1:50.9:34。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分别比2006年、2007年下降3.2和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比2006年、2007年提高3.0和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比2006年、2007年提高0.2和0.7个(2007年三第产业占比因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而比2006年下降0.5个百分点)百分点。
3、人均GDP增长13.8%。按照GDP增长与人均GDP增长速度比,预计2008年人均GDP达到19118元,不变价格为15596元,完成翻两番目标值的59.6%,比2006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二、支撑因素
1、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上扬。从2001年开始全国GDP增速由8.3%上升到2006年的11.1%,今年1-9月份GDP增长11.5%,预计全年将达到11.5%,延续2003-2006年持续保持两位数平稳快速增长态势。我省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近6年来GDP年均增长10.5%,2006年创12.1%的历史新高,今年1-9月再创14.2%的惊人纪录,预计全年GDP增速达到14.0%以上。兄弟地市发展咄咄逼人。2006年长沙市GDP增速达到14.8%,湘潭13.2%,分别比岳阳高出2.4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娄底、株洲、衡阳、常德都在12.0%以上高位运行;1-9月,湘西GDP增速达到17.5%、长沙16.1%、湘潭15.2%,分别高于岳阳2.6、1.2和0.3个百分点,岳阳排在第四位,益阳、株洲、衡阳、张家界、永州都在14.0%以上,咬住岳阳紧追不舍。长江沿岸城市发展提速。1-9月,在沿岸十三城市中,GDP增长芜湖为16.7%、南通16.2%、涪陵16.1%、镇江15.5%、泸州15.2%,岳阳排在第六位;宜昌、九江、宜宾紧随其后,分别为14.8%、14.5%、14.5%。
2、近7年岳阳GDP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2001-2006年全市GDP年均增速达到11.38%,其中2006年达到12.4%,2007年预计可达到14.5%。
3、固定资产投资强势增长。前6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72.0%,按照GDP增长14.6%需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的比例推算,2008年需要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4.06亿元。近几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岳阳集聚了一批大项目,2007年竣工项目85个,完成投资42.2亿元,岳阳市发改委编印的《2008-2012年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库》中,2008年竣工项目102个,比2007年增加17个,预计完成投资57亿元,比2007增加14.8亿元;新开工项目350个,计划完成投资248.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85个,计划完成投资215亿元。2008年竣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合计为452个,计划完成投资305.7亿元,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按计划实现将超过254亿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支撑目标。
4、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2000-2006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56.8%提高到2006年的77.2%,2008年,实现GDP14.6%的增长率需要规模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的比重提升到80.0%,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457.27亿元,增长18.0%。其中市直及中央省属完成增加值167.97亿元,增长9.0%,县市区完成增加值289.30亿元,增长24.06%。《2008-2012年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库》中,2008年竣工项目69家,新开工项目139家,预计共完成投资159.6亿元,其中较大项目有炼油厂改造扩建2008年投资45亿元,岳阳纸业40万吨机械浆印刷投资15亿元。这些新投工业项目和存量工业企业将成如下方面支撑规模工业的快速增长:①2007年新投产131家企业将继续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0%左右;②2008年新投产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将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0%左右;③存量工业企业通过结构优化,技术改造、提质升级将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3.0%左右。以上三个方面可以保证规模工业增加值18.0%的增长目标得以实现。
5、第三产业发展走势强劲。岳阳第三产业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低算现象,近五年来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把二分之一的战略重点放在发展第三产业上,为2008年实现第三产业17.3%的超常发展集聚了后劲、提供了平台。《2008-2012年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库》中,2008年第三产业有竣工项目31个,计划投资18.3亿元,分别比2007年多2个项目和1.6亿元;新开工项目99个,计划投资62.5亿元,其中较大项目有广东黄河集团投资50个亿的太平新城大型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到位资金10亿元、隋岳高速岳阳段8亿元,还有在建和新开工的城陵矶-松阳湖新港、岳阳楼沿湖风光带三期工程、武广高速新火车站建设等。这些项目为第三产业超常发展夯实了基层。支撑三产业超常发展的另一因素就是消费需求的进一步趋旺。初步预计,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达到17.4%,其中住宿餐饮业达到20.0%,财政总收入达到25.0%,财政总支出达到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农民人均纯收入13.2%。
(一)调整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一批强势产业集群,明年及今后五年重点打造成1个“千亿产业集群”和6个“百亿产业集群”。
一是按照建设中南地区和长沙走廊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支持巴陵石化、长炼尽快启动炼化扩能技改项目,原油加工能力扩大到1000万吨以上,力争石化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大关,在区域经济中更具带动力和辐射力。二是发挥农产业资源优势,依托正虹饲料、巴陵油脂、加画牛业、海源肉食、长康食品、古越楼台黄酒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绿色无公害食品品牌,形成年销售收入过300亿元的食品饲料产业集群。三是支持华能三期2008年开工建设,规划建设华能岳阳第二电厂,加快屈原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继续做好花容小墨山核电、平江抽水蓄能发电、汨罗火电和君山三江口、湘阴青潭、岳阳县鹿角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五电”并举推进、组合开发。四是支持岳纸40万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整合启动一批环保改造达标的中小企业,造纸能力达到160万吨以上,带动印刷、出版、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五是支持特种电机、汽车空调、农用机械、潜泵、电磁铁等优势品牌加快发展,支持在岳军工企业发展民品生产,引进新上大型机械制造项目。六是支持华容纺织产业基地、华升洞庭麻业等提升规模和水平,促进纺织、印染、服装纵向延伸。七是支持水泥、建筑陶瓷等提升技术含量,做强岳阳县、临湘陶瓷产业。力争电力、造纸、机电、纺织、建材等5个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分别过100亿元。
同时,立足现有基础,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支持科伦药业、同联药业、景达生物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50亿元的成长性好的产业集群。建设特色园区。切实抓好《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以云溪工业园为样板,引导全市各工业园区对产业发展准确定位,在未来5年内全市各工业园区都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并形成以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主导企业与配套企业紧密联系、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和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园区支柱产业群,使园区成为工业新的增长点。同时完善园区管理,理顺管理关系,使园区管理机制更加适应对外经济往来和竞争的需要。通过发展理念、管理方式、基础平台的全面创新,推动布局集中、项目集聚、要素集约、产业集群。岳阳经济开发区立足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现代食品和现代物流五大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大发展、城市大东扩,力争跻身国家级开发区行列;各县市区的工业园今后五年的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均达到总量的一半以上。华容的纺织和建材、岳阳县的生物医药和陶瓷、平江的材料工业和制作装备、湘阴的先进制造、君山的农产品加工、屈原的饲料、湖滨工业园的电子信息等,都依托园区形成独特优势,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式组合、产业循环式配套和企业循环式生产。汨罗循环经济发展立足更高起点,围绕建成全国环保科技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工示范基地,尽快把产业规模做大,把品牌效应做大,把示范作用做大。依托“两厂三园”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打造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支持云溪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泰格林纸进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不断壮大循环经济规模。依托凯美特、昌德化工等一批利用大厂废弃物发展起来的环保型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使上游企业的产品或废弃物尽量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推进产业循环组合、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
2、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以岳阳大湖大江的优势特点,结合现代服务业基础,有效整合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批发业和房地产业。旅游业。重点发展以岳阳楼-沿湖风光带景区为主体的“两心、三片”旅游区,加快湖滨“太平新城”50亿大型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步伐,争取规划期末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续建环南湖旅游走廊刘三苗至三眼桥段,利用南湖水面及沙滩,开发南湖水上旅游娱乐项目;加快平江红色旅游区和汨罗江风景名胜区的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把岳阳建设成为以多样湖泊水景和岳阳楼、屈子祠、福寿山等自然与文化遗产景观为主要特征,具有游览观光、历史教育、文化交流、风景活动等多种功能的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代物流业。加快城陵矶老港区改造升级、配套完善,完成城陵矶(松阳湖)新港区一期工程和通港公路等配套建设,启动二期工程。科学规划港区产业布局,高水平建设城陵矶物流园,更好地发挥城陵矶口岸和公共保税仓库、公路口岸的优势,建立保税物流区,与太阳桥、冷水铺等物流园融合,积极争取省级对长江航道的进一步规划,突破3000吨级以上船舶的通航瓶颈,与长沙、武汉等物流枢纽对接,努力把岳阳建设成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商贸批发业。加快东茅岭商业中心的改造升级和金凤桥商业中心的规划建设,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打造融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商业板块;改造提升泰和市场、中南批发交易大市场、梅溪桥副食品批发市场、花果山水果批发市场、亚华橡胶塑料市场,将长城建材市场、建湘路建材市场、八字门钢材市场整合,分段分时迁往太阳桥建材大市场,将中南批发交易大市场构筑成为国家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房地产业。加速洞庭湖东岸工厂的离城入园进程,依托大湖大江的特色,吸引国内知名房地产公司投资,建设一批高档次、高品位住宅,形成大规模现代居家区域。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交易市场,推动二手房交易市场发展,同时继续规范发展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3、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各地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努力提升结构调整档次。一是要优化区域布局。按照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把大宗农产品质量调优,特色农产品规模调大,加快华容棉花生产基地、岳阳县优质葡萄生产和生猪养殖基地、湘阴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二是要大力推行订单农业。鼓励更多的龙头企业、粮食购销企业与农民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三是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对机制活、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体。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二)筑巢引凤,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升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走出去招商、活动招商、利用优势招商等方式,有选择地引进一批“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依托云溪的精细化工产业,既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龙头项目,又不放过中小企业和配套项目;既研究沿海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又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招商;延伸石化产业链,做强石化产业集群。大力发挥岳阳的区域、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升级岳阳县陶瓷产业、华容县纺织产业。岳阳经济开发区要定位于高科技产业,引进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低污染、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设施制造企业,打造岳阳高科技产业区。要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突破现有农产品价值实现阶段。围绕“名城名楼名湖”品牌,积极参加区域性和全国性的招商宣传活动,通过系列创意主题,吸引国内外资本雄厚的旅游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大做强岳阳休闲、居家乐园。
(三)加快改制,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进一步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把搞活国有经济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统一起来,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广阔空间,实现了国有经济整体搞活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继续以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精细加工、纺织、机电制造、医药、再生资源、饲料、现代物流与商贸服务、房地产与建筑、旅游等10大行业作为岳阳发展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加快扶持,使之在3-5年内形成规模。进一步完善米洛再生资源小企业创业基地、云溪工业园创业中心等5个省级创业基地的建设;抓好云溪精细化工与汨罗再生资源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继续实施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更多的企业创业扩张、做大规模,放手发展倡德化工、华兴实业、长江铜业、中创化工等10家本地“小巨人”企业,大力扶持2006年度“十强民营企业”和“纳税50强民营企业”,加强调度,组织和督促市民营岳阳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开展系列服务。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发展民营担保公司,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四)培育人才,促进科技品牌同步发展
1、加大人才培养。进一步健全企业家选拔培训使用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中小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依托理工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民族学院等高等院校,培养知识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通过技工专业培训基地和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加快专业人才的能力战略转型和农民工的能力升级。
2、加快科研创新。引导各类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力争今后五年岳阳市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加额达到占GDP比重的0.5%以上。突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业和企业,重点扶持科伦药业、景达生物等生物医药企业;扶持华强电子、科美达电磁铁等先进制造业企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抓好生产力促进中心、火炬创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促产品,以品牌打市场,积极利用和做强现有名牌,充分延伸“正虹、岳泰、岳阳楼”等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大培育和开发新的品牌,引导中小企业积极申报湖南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岳阳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