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是石油与化学工业中的新兴高科技术产业。它具有多品种、小批量、技术密集和投资少、附加值高、利润大等特点,被喻为“朝阳产业”。岳阳市云溪区作为中南地区重要的石化能源基地和湖南省唯一的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必须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经验,进一步扬优借势,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一、发展的优势及现状特征
(一)云溪区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优势
概括来,云溪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主要有一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石化基地优势。云溪区境内驻有长岭石化、巴陵石化、泰格林纸、华能岳阳电厂等一批中央级特大型企业,具备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集聚基础。第一,生产装置比较完备。驻区四大厂都形成了从原料到产品的“一体化”装置规模,发展精细化工的前导产品生产装置完备,供电、供热、供物料和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基本配套。第二,产品能源比较丰富。长岭炼化、巴陵石化都已实现了产品的系列化和链条化,具有SBS、环己酮、催化剂、分子筛、特种环氧树脂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名优产品。同时,华能岳阳电厂已完成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即将上马,电力能源充足,供电网络健全。第三,人才技术比较集中。驻区四大厂拥有从事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所研究所10个,科技咨询机构4价,科技工作人员3000人,其中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人员760人。通过多年的自主研究开发和消化吸收创新,掌握了催化剂、锂系聚合物、特种环氧树脂等一系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生产成套技术,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制造深加工、高精加工能力。
二是园区集聚优势。为对接石化基地、转移沿海产业、打造工业洼地,全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3年创办了云溪工业园,并纳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列。云溪工业园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以发展精细化产业为主,按照“一园五片(城区片、沿江片、长炼片、通港路片、岳化片)、同时开发、逐步对接”进行建设。到2007年底,云溪工业园共开发土地1平方公里,新引进开工和投产项目48个,总投资达到16亿元,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特别是2005年8月份,成功争取省科技厅批准以云溪工业园为核心,建立了湖南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工业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聘请驻区大厂老领导、老专家组成工业园专家咨询组,启动和推进了工业园产业规划编制、产品研发和物流配套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凸现了云溪工业园发展精细化产业的特色品牌效应。
三是交通物流优势。园区交通便捷,是岳阳市的新型物流园区。第一,水陆交通网络化。贯穿境内的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已同站场、轮渡、码头等物流载体互相贯通、交织成网。“十一五”期间还将有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随岳高速公路、荆岳长江大桥、岳常高速公路等“大动脉”竣工。第二,传输设施专用化。境内现有铁路专用线4条,3000吨级以上工业专业码头4个,以“{西气东输”、仪(仪征)长(长炼)、长(长炼)株(株洲)为主体的石油、化学品、天然气等运输管线26条,初步实现了企业内部的生产装置互联,码头和站场管道互通。第三,港口开发园区化。位于云溪工业园沿江片的4个工业码头已实现了码头、港口、仓储与工业发展相配套,并吸引了招商石化、中天石化等企业落户。随着城陵矶港口的扩张,松阳湖港区建设的启动,港区物流园和沿江物流走廊的优势将更为明显。
四是独特区位优势。园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岳阳市城区东北部,是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汇点。随着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湖南实施“一点一线”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区位比较优势将更加突出。特别是重化工价高利大的驱动,精细化工产业扩张发展的加速,将使全区成为众多经济辐射的焦点。
(二)云溪区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园区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依托驻区大厂优势和工业园平台载体,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引进了一批精细化工人才、技术和生产线,催生了一批精细化工企业。2007年,全区精细化工产业总值达50亿元,有精细化工企业76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区精细化工产业已与湘中机械制造业、湘南有色金属业一起成为湖南特色产业发展的亮点。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基础好。具有优势的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基础,拥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骨干企业和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如尤特尔生化,聚成化工、中创化工、中天石化等企业而由于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性能好,产品带动能力强,正逐步成为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
二是产品市场广。依托驻区大厂的石化上游装备技术,石化催化剂、助剂、化工助剂、造纸用化工、生物化工、功能高分子材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染料和颜料、“清洁生产”化工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优势明显。特别是石化催化剂、环己酮、锂系聚合物、环氧树脂等主导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
三是发展速度快。近两年来,随着云溪工业园建设步伐加快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认定,全区精细化工产业无论产业规模扩张,还是产品开发生产度呈现出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势头。而且现有企业之间、产品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度,特别是与长岭炼化、巴陵石化形成了衔接较紧密的上中下游关系,集群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云溪区工业园作为湖南唯一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园区投资兴业。但由于云溪本身的财政力量有限,对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如污水处理,蒸汽、供电、供气等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很完善,特别是在国家严格控制土地,对地方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土地,资金已经成为制约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足。工业园一部分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档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但大部分企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园区76家精细化工企业中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仅仅只有18家。
三是环境急待改善。云溪作为一个大的化工工业区,几大厂和工业园每年生产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虽然大部分的工业废水、废气进行了处理,但由于两厂的处置能力有限,且工业园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过程中,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三废给云溪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大力提倡节约型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改善云溪的生产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云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及措施
(一)坚持规划导向,促进产业基地“一体化”发展
国内外发达地区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在规划和建设上都具有较强的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科学规划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了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与之对比,全区必须根据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现有基础和趋向,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加强基地建设规划。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划:
一是完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围绕重点发展催化剂、溶剂油、涂料、环己酮、助剂添加剂、中间体等六大产业链条,提升园区企业的关联度和集中度,对现有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完善,使之更具可超作性和指导性。
二是细化云溪工业园功能区划。按照工业园的产业项目、公用设施、物流传输、环保安全、管理服务“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工业园分区规划建设,推进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
三是制订厂地一体化发展规划。认真总结过来厂地协调协作经验教训,积极同大厂互动,制订“厂地一体化‘发展规划,促使厂地在发展空间、经济技术、人流物流、公用设施等方面进一部对接,真正实现共兴共建、共享共荣。
(二)保持适度超前,切实加快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在快速推进基地(园区)水、点、路、通讯等建设的同时,突出加快以下三个反方面的建设:
一是公共平台建设。在技术研发平台上,加快工业园科技创业中心和续建设,利用大厂的技术和中试装置为入驻企业提供中式服务,加快项目孵化;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对园区企业在研制开发新产品、争取创新基金和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动联系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来园区落户,走科、工、贸一体化道路,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项目成果。在市场交易平台上,以松阳湖港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引进化工物流企业,建设集产品交易、仓储、运输、结算和网络信息、会展服务于一体的化工产品交易中心。
二是物料管网建设。依托“西气东输”管道途经区内并设有专用开口的优势,引进天然气公司,建设天然气入园管网,实行统一供给;与驻区大厂协作,架设入园的蒸汽、氢气、氮气及副盐酸等化工物料管线,产生功能链效能。通过驻区大厂与园区内各个企业连成一体的专用输送管网以及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保证原料、能源和中间体安全快捷地达到目的地,节约运输成本。
三是环保安全建设。综合考虑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有关防污、防腐、防火、防爆等要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云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尽快启动巴陵石化中和车间搬迁工程,将园区生活和工业污水分别引入云河公司污水处理厂和巴陵石化污水处理厂,实行工业、生活污水分治。整合长岭炼化和巴陵石化消防力量,新建工业园消防站,完善消防栓、消防通道等配套设施,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三)深入开展招商,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加快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全区务必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创新招商体制。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优化招商引资资源配置,突出加快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职业化、专门化。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体系、社会参与招商的良性互动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招商。积极推进定向派驻和委托代理招商,加强与招商代理机构、精细化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合作,以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市场化的招商网络。
二是拓展招商领域。紧紧围绕延伸六大精细化工产业链建设项目库,通过项目引进和企业运作过程,吸引相关配套项目和企业跟进投资,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连锁反应和群体效应。突出引进产业龙头项目和战略投资者,促使上下游产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产品互联、功能互补的高集聚产业链。整合厂地技术优势,围绕产业链条,研发科技成果,利用大厂中试车间孵化和形成项目对外招商,引进投资在园区内进行产业化开发,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发挥工业园产业集聚的优势,精心包装公共平台和载体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投资。重点争取进入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求得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扶持。同时将社会服务功能招商与产业招商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一批能够提供金融、贸易、人才、技术、信息、法律、资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服务的中介组织,保证园区建设和项目开发快速推进。
三是改进招商方式。认真做好基地(园区)招商的形象策划工作,对基地(园区)的宣传品、标识物进行统一设计与制作,建立基地(园区)门户网站,并与知名经济类网站链接。继续强化小分队招商,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客商有小分队上门“公关”,专抓专办。积极探索以商招商办法,采取驻区大厂、现有投资企业现身说法和厂地协作、企地共建等灵活方式引进客商。同时要配合基地(园区)建设,借势开展招商活动,通过组织招商论坛、项目推介会、参加重要会展等方式,成批量引进项目,增强基地(园区)吸纳投资的集聚效应。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综研室]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