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品消费结构看岳阳市场的发展

来源: 时间: 2008-10-0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岳阳市消费品市场在这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与发展。目前岳阳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自主性经济增长周期,其动力主要源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因此消费品市场的运行情况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对比近几年岳阳市消费品零售市场和商品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从商品消费结构的角度对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商品结构有待调整,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亟需提高。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岳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贸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进沃尔玛、武商、新一佳、百盛等商贸类知名企业,鼓励各种商业业态积极发展。目前,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0.95亿元,累计增长22.5%。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运行情况良好,逐年加速增长
        
    近三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提速,呈现出高速稳定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1.32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2006和2005年分别高出4.3和4.8个百分点,三年涨幅呈不断上升的势头。横向对比,2007年消费品零售总量位列湖南省各市州第二名,增速第三,增幅高出省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
        
    2、内部各行业竞相发展
        
    从消费市场中的内部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占主导地位,并对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07年全市零售业实现收入213.46亿元,同比增长18.0%,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的73.3%。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零售额40.7亿元,同比下降4.0%。同时,住宿餐饮业实现餐饮收入27.69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星级企业实现零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41.7%。
        
    3、各商业业态协调发展
       
    近年来,岳阳市积极规划建设了步行街商业圈、汴河街特色商业街等一批商贸综合集聚区和特色商业街区,中南批发大市场、太阳桥建材市场等大型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基本形成了百货商场、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等不同功能、不同作用、互为补充的商业业态。其中连锁业是近年来销售增长最稳定的商业业态之一,2007年岳阳连锁业的龙头企业沃尔玛和百盛连锁超市分别实现零售额1.80亿元和1.4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47.4%和69.8%。同时,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加快推进,一大批连锁超市和便利店走进社区和农村。随着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多元化,零售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二、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欣喜于岳阳市社零总额高速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全市消费品市场亦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成长和壮大:
        
    1、消费品市场商品结构有待调整
        
    2007年岳阳市商品消费结构中可以发现,岳阳市的基本生活型消费比重较高,而家用电器、汽车类、文化用品类等发展享受型的商品消费不高,高收入阶层领导消费主流并向普通收入阶层渗透,但当高、低收入阶层差距过大时,它将影响整体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近年来岳阳的流动人口新增较多,其消费支出结构中基本生活型消费比重较高,影响了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商品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
        
    2、商品消费环境影响市民的购物渠道
        
    近三年来,岳阳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收入增长的支撑下相应提高,但消费品市场中家电类、汽车类、文化产品类等商品的比例不高,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市场尚不能充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1)、从商品供给看,一些商品因竞争条件影响,价格调整滞后,价格信息不够敏感(如家电、电脑及配件、休闲用品等)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而一些中高档商品的供给也存在较大的缺口,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受限,导致市内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外实现。
        
    2)、从商品需求看,消费环境影响了消费者的本地购物欲望,再加上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和交通的便利条件,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群选择去市外消费,直接造成购买力的分流。目前消费外流主要集中在家电、服装、汽车等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商品在岳阳市的消费比重。
         
    3、农村消费品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2007年,岳阳市籍人口为542.9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8.07万人。农村人口数量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对岳阳市的消费结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农村消费品市场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1)、农民的消费能力弱。就目前来讲,全市农村消费市场没有足够强大的购买力做支撑,收入水平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325元,比上年增长11.6%。而购房、婚嫁、看病等消费已占用大部分的收入,同时物价还在不断上涨,农村居民用于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购买力较低。
         
    2)、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旧。2007年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食品类和住房类支出占了消费总支出的60.5%,文化教育和娱乐用品则占13.5%,家用设备用品、服装两类支出合计仅占9.6%,可见,其消费结构中食品和住房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其他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则均退居其后。
        
    三、对商品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1、加快培育中高档商品市场
        
    针对岳阳市家电、服装、汽车以及其他文化娱乐产品类商品的消费外流现象,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建议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我区中高档消费品市场。加快招商进程,大力引进娱乐、服装、汽车、文化类的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进驻岳阳,从经营理念、技术创新等方面提高岳阳市消费品市场中高档商品的供给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消费者在本地消费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和更好的消费环境。
        
    2、积极鼓励流通业态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
        
    为改善岳阳市的消费环境,创造适合各个消费层次的商业设施,从商业业态的角度我们必须加快发展专业性较强的家电、食品、建材等专业连锁超市,重视发展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的业态形式;同时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超市和大型购物中心,扩大便利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在农村社区的覆盖面。
        
    3、挖掘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潜力
        
    1)、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实现农民人均消费能力的上升,关键是要扩大农民货币性收入的渠道。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扩大农民的非农就业岗位。
        
    2)、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大对农村通信、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3)、丰富农村消费品市场。提供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商品,同时积极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扩大消费,鼓励消费。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岳阳市的消费品市场还面临一些制约其发展的要素,但不可否认近年来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我们应把握当前发展的良好机遇,发挥良好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鼓励各商业业态协调发展,着力构建繁荣的区域商业中心。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