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工业投资增长较快,技改投资走势趋缓

来源: 时间: 2010-09-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在省委、省政府“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和新型工业化战略思路的指导下,岳阳市继续走“工业强市”路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8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52.2亿元,增长48.9%,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部城镇以上投资的比重为69.5%,比上季度提高了1.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对全市城镇以上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9.7%,工业投资拉动我市投资增长30.4个百分点。

  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的主要亮点

  1、从产业划分上来看:十大优势产业引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1-8月,全市石化、造纸、电力、食品等十大优势产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73亿元,同比增长45.7%,成为拉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动力。从增速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1-8月,全市共完成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机械、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信息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9.26亿元,同比增长40.2%,电子及光伏行业增长268.7%。增速较快的还有电力行业增长213.9%,食品行业增长82.4%。以湖南金顶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品行业完成投资39.49亿元,占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0.9%,增长82.4%;以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的石化行业完成投资38.57亿元,占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0.6%,同比增长58.5%。2、从节能降耗上来看:高耗能行业投资回落。1-8月,全市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57.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3%,增速同比回落7.2个百分点,比1-7月回落4.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同比降低2.8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27.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增长33.5%;造纸行业投资回落1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4.1亿元,增长94.2%,比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

  3、从投资规模上来看: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8月,全市城镇以上投资中,在建工业投资项目741个,比去年同期净增工业项目190个,增长34.5%。其中,在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同比增加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同比增加1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577.45亿元,增长37.9%。其中,新开工项目规模28.3亿元,增长37.4%;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增长45%。

  4、从资金来源上来看: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全市工业投资项目1-8月共计到位资金297.65亿元,同比增长56.5%,能很好的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其中自筹资金仍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资金的93.1%;国内贷款10.78亿元,增长124.6%;1-8月,全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213.15亿元,增长78.6%,项目建设资金比较充裕,发展动力强劲。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开工工业项目不多。1-8月,全市新开工工业项目471个,比去年净增88个,增幅同比下降15%。特别是亿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较少,截止8月底,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仅有2个,比去年同期净减5个。新开工业项目的减少,将会直接影响我市投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新开工工业项目的减少将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乃至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比重下降。固定资产按投资项目的建设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扩建、技术改造、单纯购置等七大类,且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又是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评估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1-8月,岳阳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继续走弱,全市共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59.56亿元,增长30%,环比下降6.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从全省通报1-6月份的情况来看,岳阳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2.7%,比去年同期下降35.4个百分点,得分1.59分,与去年同期的满分3分相差了1.41分,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回落,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市的新型工业化考核。

  3、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占比仍然比较大。1-8月全市石化、造纸、电力、建材四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4亿元,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占比加大,使得岳阳节能减排以及产业转型面临较大压力。

  三、几点建议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项目建设”行动,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对岳阳食品、纺织、造纸、电力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努力推动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技术不断升级,并依托重点行业、企业的龙头效应,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配套企业、关联产业加速发展。有序淘汰和整合小水泥、小造纸等落后产能企业,利用岳阳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资源、产业、生态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旅游业、新能源、电子光伏、循环经济、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岳阳,有效推进岳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2、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研投入,引导和促进传统工业企业与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运用新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进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激励机制和创业投资机制,大力扶持新能源、循环经济、电子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规模化。

  3、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从长远战略高度做好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 在技术创新、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积极引进和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朝阳产业到园区落户,发挥园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努力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余华]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