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四化两型”和“五市一极”建设,扎实推进“四三六”工程,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求进,进中求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01亿元,增长12.8%。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13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29.57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31亿元,增长9.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3亿元,增长34.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6亿元,增长15.9%。完成财政总收入59.5亿元,增长24.8%。实现进出口总额15506.4万美元,增长172.6%。其中,出口4750.2万美元,增长50.0%;进口10756.2万美元,增长3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1元,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43元,增长23.5%。
(一)农业生产来势较好。全市农业总产值83.17亿元,增长2.9%。一是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种植业产值28.3亿元,增长1.6%;林业产值1.91亿元,增长6.5%;牧业产值39.43亿元,增长3.7%,其中出栏生猪226.54万头,增长2.4%;渔业产值11.76亿元,增长1.5%,其中水产品产量9.9万吨,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9亿元,增长17.5%。二是早稻计划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全市6县、市1区制定了《2012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落实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积81万亩,占全省的27.0%,排名第一;早稻计划播种面积312.6万亩,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三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一季度,蔬菜价格同比上涨11.5%,3月环比增长5.6%;生猪价格同比上涨22.5%,3月环比下降7.9%。
(二)规模工业稳步发展。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6%,拉动GDP增长8.4个百分点。一是产业结构持续调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全市规模工业中,电子光伏、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增长27.1%,高出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幅9.5个百分点。重点传统产业规模扩大。全市“十二五”重点打造的两个千亿产业——石化产业和食品产业,分别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3.5亿元和54.2亿,增幅达到16.6%和18.8%。部分重点企业生产情况良好。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原油加工量186万吨,同比增加49万吨,完成产值115.4亿元,增长39.6%;华能电厂发电27.7万度,同比增加3.4万度,完成产值11.3亿元,增长27.8%。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1.45亿元,增长30.9%,增速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二是县域工业较快增长。全市县域(六县、市以及屈原管理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52.08亿元,增长22.9%,高出全市平均增幅3.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三是非公企业增长强劲。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9.3亿元,增长24.5%;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不断做强。一是现代航运物流业加快发展。松阳湖开港以来,长江深水黄金岸线开发进入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的新时期,继去年“五定”始发班轮外贸运输航线开通后,岳阳至香港澳门的水运直达航线正式开通,带动了全市航运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一季度,港口集装箱50020箱,增长90.7%。完成全社会公路货物周转量22.12亿吨公里,增长23.8%,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水路货物周转量10.57亿吨公里,增长19.8%。全市现代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1.36亿元,增长9.1%,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9个百分点。二是旅游业持续升温。环湖沿江风光带建设等洞庭湖旅游度假区优质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了人气。一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68.9万人次,同比增长5.7%;接待入境旅游者2.75万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旅游总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28.9%。旅游创汇1018.7万美元,同比增长15.8%。三是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1亿元,增长18.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增长16.0%。限上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74.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45.2%,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热点商品销售情况火爆。21家重点监控企业联网直报数据显示,一季度,烟酒销售额增长21.6%,通讯器销售额增长67.4%,中西药品销售额增长34.5%,汽车销售额增长51.9%。四是重点部门指标支撑作用明显。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5.2%,支撑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增加值增长22.3%,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5个百分点。地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增长30.6%,支撑居民服务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2%,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
(四)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一是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财政总收入增幅3.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3.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二是银行存款增幅全省领先。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32.98亿元,增长18.3%,名列全省第一;各项贷款余额548.16亿元,增长20.2%。三是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3.5%,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10.4个百分点。四是能耗增速回落。预计一季度规模工业企业耗能272.64万吨标准煤,增长9.3%,增幅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8.2%,比去年同期多降5.0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行业增幅明显回落。一是房地产建筑业受宏观调控影响,增速明显回落。一季度,房地产营业税增长15.4%,同比回落90.8个百分点。建安营业税增长8.4%,同比回落23.4个百分点。二是部分重点监测企业产值下滑。三大重点监测企业——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受市场不景气、产品价格下跌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面临困境,需引起高度关注。
(二)高能耗产业能耗占比仍存上升态势。初步预计,一季度,全市六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45.1%,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但能耗达219.8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能耗比重80.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能耗净增21.99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能耗净增量的95.1%,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能耗增长8.8个百分点。
三、经济走势研判
(一)不利因素。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继续下调。世界银行今年1月18日发布的《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将今年增长率预期从去年6月份3.6%调低至2.5%。英国《独立报》网站4月15日报道,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5%。我国经济增速平稳回落。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同比回落22.2个百分点。全省主要经济指标也逐步下滑。一季度,全省GDP增速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分别回落4.8个、5.2、1.5、39.3和17.2个百分点。四是全市的部分主要经济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一季度,全市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分别回落1.1、2.3和1.6个百分点。
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对部分工业企业盈利造成影响。受中东地区政治动荡升级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4月14日,纽约商业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报106.25美元/桶。自去年12月份以来,油价累计上涨15%左右。同时,煤炭价格也出现上涨。4月1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报收782元/吨,环比上涨0.64%,连续6周上涨。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给岳阳以原油和原煤为主要原材料和燃料的工业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剧。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64亿元,增长15.2%,同比回落13.8个百分点。在34个主要行业中,2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个行业持平,5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亏损加大。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80.9%,比去年上升0.7个百分点。
(二)有利因素。一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和国内经济平稳增长的趋势未变。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美国、日本经济已开始呈现出一些企稳向好、消费者信心回升的迹象。3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4%,比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仍处于扩张区间;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6.2,环比上升0.9,好于市场预期(已升至2011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新兴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通货膨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IMF最新预计,2012年发达国家增长1.2%,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4%。我国经济仍处合理适度增长区间。从先行指标看,今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3.1%,比上月回升2.1个百分点,连续第四个月回升。一季度,我国GDP增长8.1%,不仅高于计划发展目标7.5%,同时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比较高的,远高于美国(2.3%)、欧元区(-0.3%)、日本(1.9%)和印度(6.4%)。4月11日,亚行《2012年亚洲发展展望》称,2012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达到8.5% 。二是国家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为岳阳“四三六”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国家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支持的方向均是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为龙头的现代航运物流业、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岳阳楼君山岛洞庭湖旅游业以及县域经济中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及“淘汰落后产能攻坚”等与中央政策取向高度一致,有利于岳阳争取政策支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四三六”工程的顺利推进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实现“稳中求进、进中求强”提供强力支撑。
综合判断,2012年,全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初步预测,上半年全市GDP增长12.5%左右,全年增速在13.0%左右。
四、工作建议
(一)扎实抓好农业生产。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力度,让农民认识绿色生态农产品是占领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户掌握绿色生态无公害种养殖技术;加强品牌培育,通过建立绿色生态品牌来开拓国内外高端市场;组建销售网络,畅通销售渠道,加强检验检测,让具有洞庭湖特色的农产品进入超市、餐馆和餐桌。二是继续壮大农村合作社。通过组建和壮大农村合作社,将众多的小散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农民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稳定农资价格,确保农资供应保质保量。此外,还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二)加速项目引进和建设攻坚。 一是加速项目引进。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基础设施等绿色产业和特点优势产业展开招商,让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岳阳。二是加快已引进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早受益。三是积极做好新增亿元项目的申报、入库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在每月20日前对亿元项目进行清理,并加强与政府统计部门衔接,同时督促企业做好项目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增亿元项目及时入库。
(三)加速现代旅游业发展,提升内需拉动力。 加速环湖沿江风光带建设,特别是加快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拉通南湖、芭蕉湖绿色通道,恢复流水环城的历史风貌,打造以大湖大江水文化为背景的具有“人文古郡,温馨水都”特色的国际性旅游都市,构筑发展第三产业的核心平台。
(四)高度重视统计制度改革,客观反映经济发展成果。 一是高度重视“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各级政府牵头、各级部门发挥责任主体作用,依法依规督促企业独立、真实上网直报,防止企业多报、少报、漏报,维护企业独立上报的权利。二是高度重视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相关部门的主要经济指标直接影响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各部门一定要重视部门统计工作,依法收集、及时报送部门统计数据,提升宏观数据与部门指标的匹配性,真实反映全市经济发展成果。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王力 谢亢]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