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益阳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为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经济环境,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转旺的增长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情况及运行特点
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零售物价水平继续回升,市场货源充裕,居民消费心理稳定,节假日消费需求强劲。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56亿元,同期增长11.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0%。1—5月市场运行表现出以下特点:
1、各月零售额增幅起伏明显
今年以来,长假对消费品市场的促进作用继续显现。从各月零售额完成情况看,长假月份增幅明显高于其它月份,1月、5月增幅分别达12.4%和13.6%,比2、3月份增幅高出4个百分点。
2、三大类商品消费全面增长
1-5月,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12.8%,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三大类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分别为16.2%、20.4%、92.2%。1-3月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19.2%,超过同期城镇居民消费13个百分点,主要是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消费增长迅速,达到30%以上。
3、城乡市场消费差距缩小
1—5月益阳市城镇、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实现20.37亿元和17.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和10.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低于城镇2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达4个百分点,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支农扶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农民消费信心增强,收入增加。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
4、城区商业设施提质扩容加速
5月1日,被誉为“三湘第一街”的益阳商业步行街开张迎宾,这也是城区第二条步行街,总投资2亿多元,可容纳700多个商业铺面,形成消费聚合效应。步行街的建成标志着我市商业格局由零散、低层次向集中、高品位发展。
二、带动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1、宏观因素
(1)近几年国家几度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及离退休职工工资收入,提高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线,落实农民减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2)城乡居民基本实现小康以后,消费结构升级,促使住房、通讯、教育、旅游、汽车等新的消费亮点相继出现。
(3)1-5月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调,尤其是食品消费价格走高,最高达10%以上,直接带动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升温。
2、微观因素
(1)假日经济刺激消费的效应显著,从而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节假日消费购物仍是居民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也是消费品市场繁荣的重要动因。
(2)随着消费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商贸企业加大营销力度,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医疗、住房、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居民预期消费支出增多,相应抑制当期消费。同时居民紧缩消费、增加储蓄的预防心理,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据统计,到5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近20亿元,增长12.1%。
2004年下半年,消费品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是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提升,增加就业和收入成为发展经济的重心;其次,商贸流通效率依托新型业态的迅速发展将稳步提高;再次,国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些都有利于推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影响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农村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转变较慢,农民购买力有限,商品供求结构矛盾仍然突出。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全市前五个月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预计下半年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到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四、促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建议
1、积极研究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扩大消费需求。
2、创造新的供给方式,改善供给结构。
3、继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顾虑,从而增加即期消费支出。
4、进一步加大开拓农村市场的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5、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使假日消费持续健康地发展。
6、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努力实现健康消费和安全消费。
[益阳市统计局 周益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