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全市工业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国企改革、园区建设、环境优化、企业技改工作,益阳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一、1-5月规模工业运行状况及上半年预计
1-5个月益阳市规模工业共完成产值和增加值37.28亿元和10.6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7%和24.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6.77亿元,产销率达98.6%。至4月末全市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4183万元,同比增长13.8倍。运行特点如下:
1、生产增势强劲。
一是轻、重工业同步发展,1-5月分别完成产值18.5亿元和18.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和35.7%,由于电力、机械工业的增长强劲,重工业发展提速。
二是重点行业优势明显。电力工业成为工业发展的排头兵,完成产值3.92亿元,增长48.2%;造纸工业3.35亿元,增长35.6%;化学工业4.55亿元,增长33.9%;纺织工业5.3亿元,增长33.4%;建材工业2.69亿元,增长33.2%;机械工业3.88亿元,增长26.5%。上述行业对我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拉动全市生产增长21.1个百分点。
三是骨干企业作用突出。28家中型企业,仅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7%,却创造了46.1%的工业产值。
2、产销衔接良好。1-5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6.77亿元,增长33.4%,其增速比产值增速还快0.7个百分点。产销率达到98.6%,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生产销售趋旺,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5月出口交货值达到1.15亿元,呈50%的高速增长。以橡胶机械、谊信农业、亿胜富晖为代表的一批出口创汇企业,产品出口稳中有增,其中: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形势尤为喜人,生产的GK密炼机、轮胎硫化机、双锥双螺挤出机等产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目前为止,该公司今年产品出口订单已突破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倍。
3、效益明显提高。
一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不断攀升。1-4月全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94.6%,比上年同期提高17.7个百分点,呈逐月攀升之势。
二是企业盈利成倍增长。1-4月全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实现利润4183万元,同比增长13.8倍,盈利上百万的企业有16家,其中:益阳电厂、科力远、纳爱斯、橡胶机械等盈利较多,分别达1084万元、890万元、632万元和543万元。
三是亏损企业减少,且亏损额下降。1-4月全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亏损企业87家,同比减少16家,亏损企业亏损额3909万元,减亏302万元。
四是企业税收大幅增加。1-4月全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上缴税金10392万元,同比增长39.7%。
根据1-5月的运行现状测算,预计上半年我市规模工业将完成产值和增加值45亿元和12亿元左右,增长约32%和25%,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利有望达到6000万元以上。有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工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全市规模工业月平均产值在600万元以上的19家企业,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4.5%,1-5月共完成总产值16.5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4.3%,同比增长39.5%,实现利润3154万元,同比增盈2361万元;而月平均产值在200万元以下的274家企业(不包括停产企业),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65.6%,仅完成产值10.9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9.5%,仅增长19.4%,实现利润-103万元,虽扭亏246万元,但仍然亏损。企业与企业之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1-5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0.29亿元,同比下降75.4%,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力度不增反降,将会造成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3、规模工业技改投入严重不足。1-5月全市工业技改投入为1.8亿元,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及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而目前在时间将近过半的情况下,仅完成了年初全市工业会议确定技改投入10亿元目标的18%。
三、对全年形势分析与建议
规模工业要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产值100亿元和利润1.5亿元的奋斗目标,如果不出现特别情况,是有望实现的。对此,必须全面分析影响我市规模工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在下半年工作中采取对策。
1、有利因素主要有:
①最近国家为抑制投资过热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我市农副食品加工、纺织、造纸、竹木加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有利。
②随着我市经济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驻益阳,为我市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③大批国有工业企业通过改制,注入民间资本,向民营转化,形成国有与民营共存的股份多元化格局,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
2、不利因素主要有:
①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难以缓解。
②原材料价格上涨难以抑制,影响企业盈利水平。
③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企业信贷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综合分析益阳市工业生产的不利因素,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电力调度。在七至九月的生活用电高峰期,加强用电管理,优先保障重点骨干企业用电。并积极争取益阳电厂发电量和我市用电指标。
2、加大对工业技改的投入。下半年要增加技改投资,扩大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发展。
3、制订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增加工业生产发展后劲。
[益阳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