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全国和全省经济形势不断趋好的宏观背景下,益阳经济一路走好。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0.5%,可以说是近五年来同期最快的。紧接着第二季度继续上扬,上半年经济增速再跃台阶,达到了10.7%,创“十五”以来同期新高。面对全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中央宏观调控措施接连发力的状况,益阳经济是否过热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同时,下半年及全年经济走势如何?全市上下也极为关注。本文就以上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当前益阳经济不存在过热现象
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是否过热的两个重要指标就是GDP增速和物价指数。全国之所以引起热不热的争论,主要依据也是这两个指标。一季度全国GDP增速达9.8%,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达到了2.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其增速达到43%,其中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投资更大幅增长。面对这种情况,4月份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适当提高过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查处“江苏铁本事件”、开展土地市场清理整顿、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推出《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处理“嘉禾商贸城事件”、实行差别电价等等措施。我们认为,对不同的地区,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就益阳而言,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与其他地市比较分析表明,目前总体经济不存在过热现象。
一是从价格上涨的幅度看,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上半年益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达到103.3%,但长远看则缺乏持续快速上涨的动力。因为仔细分析,食品价格上涨了8.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仅上涨了0.8%,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2个百分点。而食品涨价的影响是可以预期的。从目前形势看,食品中的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有望得到缓解。统计显示,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切实提高,播种面积有所恢复,所以,目前可以初步判断,由粮食价格上涨带动价格总水平继续上涨的趋势有望得到一定缓解。
二是从经济周期的视角看,当前经济增长速度远未达到过热的水平。根据发达地市的经验,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是较为适宜的,从2000年至今,长沙、株洲、常德、岳阳等市都是这种情况。而益阳自1998年以来,其经济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下。
三是从投资的力度看,益阳与周边市州存在一定差距。从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联度来看,益阳始终在25%左右徘徊,而长沙、岳阳、常德等市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如长沙从2000年的31.1%上升为2003年的39.7%,株洲从23.3%升至27.9%,岳阳从26.2%升至29.9%,常德由25升至28%;从投资规模看,去年益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2亿元,与长沙、株洲、岳阳、常德四市分别相差433、43、76、60亿元;在投资增速上,即便增速相对较快的2003年,益阳与长沙、株洲相比,仍落后22和9.4个百分点,且与怀化、娄底相比也低了3和48.9个百分点。
同时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率在30%以下,应属于正常范畴。由此,益阳经济远未出现过热现象。另外,从2001年到2003年,较先进市州的实践经验表明,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低也要在两位数以上,而益阳除2003年达到14.2%,其余年份大多在两位数以下。而且对于益阳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投资率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高投资来支撑;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也需要高投资来支持,虽然会形成投资需求,但这种需求是最终需求;另外计入房地产投资的绝大部分也是最终需求。因此,益阳虽然上半年全社会投资增幅达到27.8%,但整体上远没有进入过热状态,从产业技术、产品升级的内在需求看,投资空间依然巨大,投资力度还须加大。
二、下半年经济将呈回落态势
上半年益阳经济高开高走,但这种状态是否会继续延续下去呢?我们认为,由于以下因素的存在,益阳经济在下半年将有一个回落的过程。
一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从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特点来看,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核心是要把住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以有效控制投资规模,从而缓解煤电油运紧张局面,达到控制物价上涨的目的。对投资项目的控制,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为规避银行的风险,几大商业银行上收贷款审批权限,贷款门槛提高,贷款准入条件比以前更加苛刻,贷款审批速度也放慢。同时推出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分为禁止类目录和限制类目录两类,主要涉及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医药、印刷等行业,上述措施将使企业融资面临困难,投资受阻。今年5月,国务院又规定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而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如此高的资本金。上述政策对高度依赖于银行贷款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无疑将受到冲击,至少是扩张受阻。再加上园区、土地审批更加严格,拟建、在建项目面临清理整顿,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益阳上半年经济影响还不显著,但对下半年乃至明年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显现。
二是受经济结构的影响。从三大产业增加值的季度分布来看,随着下半年第一产业比重的增大,如果二、三产业增长速度与上半年相同,GDP增速将由于农业比重的增大而有所下滑。上半年益阳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7.6%,而根据近几年有关数据测算,到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通常在20%以上。
三是受几大行业走势回落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工业。其中规模工业预计全年增幅只有14%,而上半年其增长速度有20.9%,;其次是建筑业,上半年其增幅达到 18.8%,而下半年伴随投资的回落,其增幅也将下滑;还有运输业,由于上年同期受“非典”影响,基数较小,今年上半年带有一定恢复性增长,因此上半年增长较快,预计全年其增幅也将低于上半年。同时第三产业中的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也将出现类似情况。
三、制约当前益阳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
年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为“项目立市”和“招商引资”年,项目和资金对益阳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从上半年这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和资金缺口大仍是制约当前益阳经济增长的两大瓶颈。
一、重点项目进展缓慢。今年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为153个,其中:续建项目96个,争取新开工项目57个。总投资353亿元。至6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67.8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13.17万元。总的来看,重点项目进度不快、总量偏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融资乏力。年初确定投资项目目标,主要基于三个预期:一是开行贷款能迅速到位,二是银企合作争取融资17-20亿元,三是深洽会招商引资能较好的落实。但随着银根紧缩,益阳年初预期的开行贷款12亿元,现在已减至4亿元。去年两次银企对接签约项目,落实情况也不理想,今年4月底的银企合作会议,金融部门也持慎重态度,且在发放贷款时间上,采取了调剂政策,已签合同项目,近期获得贷款较难。去年深洽会签约项目42个,合同引资62亿元,至6月底,正式到位资金还只有4.7亿元,且绝大部分还处于前期协作准备阶段,已开工能形成投资的并不多。同时,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也是导致其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重点工程中,资金来源一般包括国家投资、银行贷款、以及地方配套资金等。国家投资及银行贷款越来越严格要求地方配套资金及资本金到位,外商投资项目也要求地方完善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而益阳地方配套资金十分有限,大部分是等米下锅,等待外来资金的注入,才能继续启动工程。加上以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因财力不够,负债过多,地方配套更加困难。初步测算,如果全年要完成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目标,重点项目全年至少要完成50亿元左右的投资,也意味着下半年要完成37亿元的投资,可见任务之艰巨。
二是资金缺口依然巨大。资金缺口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1、引资总量偏小。虽然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1%,实际利用内资7.06亿元,同比增长72.3%,但总量依然偏小。从全省其他市州来看,各地招商引资力度较以往普遍加大,形势逼人。上半年益阳实际利用内资总额排11位,仅高于湘潭、张家界和湘西,而岳阳、常德分别有29.69和11.29亿元,而长沙更是达到94.79亿元。上半年益阳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仅561万美元,排在11位,仅高于张家界、怀化和湘西。岳阳、常德分别达到4593和4756万美元,即便娄底也有1918万美元。2、国债资金趋紧。虽然年初益阳计划申请国债资金2亿元,但预计全年实际到位数将少于去年1.3亿元的国债资金。3、信贷资金减少。2004年全国计划新增信贷规模2.6万亿元,比去年减少1700亿元。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1%,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额降幅更是达到92.4%。根据市人民银行的预计,全年新增贷款规模预计为12亿元,比去年将减少1亿元左右。另外,金融机构还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建立再贷款浮息制度,这都将影响信贷资金的投放。
三、力争超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从全省经济发展的形势看,必须加快益阳经济发展步伐。去年益阳经济增长9.4%,低于全省9.6%的增速。今年受到中央宏观政策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省经济增长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其对经济的影响只会使年度内经济增长曲线有所改变,但不会使年度间的经济增长曲线发生大变化,全省经济仍在一个高平台上运行,预计年度经济增长率仍高于去年。从今年上半年看,全省经济增长速度为11.8%,益阳仍然有一定差距。从省内其他市州增长看,益阳位次仍在第10位徘徊,且与省内先进市州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上半年长沙、株洲、岳阳、常德经济增长分别为14.8%、12.0%、13.2%、13.3%。因此,益阳加速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前面,我们谈到下半年益阳经济将呈回落态势,那么全年能否实现年初经济增长目标呢?我们认为,只要工作得力,10%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如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10.2%可望完成,但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10.5%有较大难度。对此,我们对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
对于基本能完成10%的计划任务,我们的理由是:一是由于今年“一号文件”的下发,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对于种植业比重相对较大的益阳而言,无疑有较大促进作用;另外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综合考虑,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今年第一产业增幅将有较大突破,预计达到7.8%;二是规模工业经过2002、2003年两年持续高位增长后,今年增速有所回落,预计年度增长14%左右;建筑业预计为15%;三是第三产业在去年“非典”的影响下,仍保持了9.9%的增长,预计今年增幅将超过去年达到10.5%;但全年经济增长要达到10.5%,则有较大难度。如第一产业,虽然今年形势大大好于以前年度,但要达到8.5%的增幅,有相当难度;而规模工业由于去年基本上是满负荷生产,而今年又没有较大生产规模的新增企业,要完成全年14%的年初增长目标,还须视益阳电厂、纳爱斯、益鑫泰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的生产情况,特别是益阳电厂维修机组是否能如期正常发电,还存在一定变数;全社会投资上半年增长27.8%,而全年要维持27%的速度,在当前宏观调控政策下,十分困难;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增速要达到14%,则下半年每月要增长15.4%,难度相当大。根据以上分析,2004年只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不出现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年经济增速达10.2%还是有希望的。
[益阳市统计局 苏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