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已成为益阳人民的共识。为此,市委、市政府早行动,早计划,在年初就制定了益阳经济发展工作目标。这些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益阳各级领导对加快益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目前,这些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年底能否如期完成任务,益阳上下极为关注。下面,本文就益阳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谈谈对当前经济形势及全年走势的几点看法。
一、四大指标1-9月完成情况
1、生产总值(GDP)。初步核实,1-9月益阳生产总值220.1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61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66.5亿元,同比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101.99亿元,同比增长11.3%。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今年益阳固定资产投资承接去年快速增长态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9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同比增长33.8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2.04亿元,增长40.1%。在城镇中基建投资21.3亿元,同比增长32.3%;更新改造10.91亿元,同比增长61.7%;房地产开发7.26亿元,增长51.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7.66亿元,增长21%。投资领域主要有如下特点:①工业投资增长强劲。1-9月,益阳完成工业投资18.87亿元,同比增长1.1倍。主要是岳纸集团、惠同新材料、粒粒晶、湘雅协和、柘溪、东坪、修山电站等企业投资的带动。②技改投资增势迅猛。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技术改造投资,企业投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1-9月完成技改10.91亿元,同比增长61.7%。③民间投资持续活跃。由于投资体制改革和益阳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益阳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1-9月,民营资本完成投资18.93亿元,同比增长84.3%,比益阳城镇投资的平均增速快44.2个百分点。
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今年以来,由于国家没有大的政策性调资方案出台,益阳城镇居民收入在没有翘尾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增长。据抽样调查,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92元,同比增长9.1%。收入呈现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工薪收入、转移性收入小幅增长的局面。1-9月,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01元、财产性收入61元,分别增长33.7%和53.4%,而工薪收入4390元、转移性收入1589元,分别只增长3.6%和4.5%。
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近年来,益阳农民收入改变了过去增长难、增速低的局面。1-9月益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74元,增长18.8%。一是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64元,增长16.6%。二是一产业收入所占比重加大。农民人均一产业收入1091元,增长25.5%,占现金收入的42.4%,其比重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二、益阳经济具备持续加速发展的能力
从以上四个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除了GDP增幅与全年目标12%还有一定差距,其余三个指标的增幅均超过了预定的目标。如果客观分析,1-9月,益阳GDP达到11.2%的增速,也实属不易,这个速度是益阳近年来同期的最高增幅。同时,“十五”以来,益阳一方面受益于国家推进的各项改革措施,如积极扩大内需、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引导作用等;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项目立市、开放活市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其共同推动下,益阳宏观经济不断趋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已具备持续较快发展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增长日趋稳定。今年以来,在全国和全省经济形势不断趋好的宏观背景下,益阳经济一路走好。一季度、上半年经济增速均为10.7%,而1-7月、1-8月、1-9月经济增长分别达10.8%、10.8%和11.2%,均创“十五”以来同期新高。从去年一季度的9.6%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0.7%,再到三季度的11.2%,连续7个季度持续向上,这意味着益阳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个经济周期的扩张期,而且经济增长日趋稳定。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今年1-9月,益阳经济增长率达11.2%,益阳财政总收入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5.7%,基本上做到了财政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企业效益也是迅速增长,1-8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净利润1亿元,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10%,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同时,经济增长也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8.8%,基本上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效益、质量相统一。
三是两大需求支撑强劲。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有力地带动了消费需求。今年1-9月,益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9.7%。自去年以来,益阳投资需求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而其中主要来自于城镇投资的强劲推动。自去年3月以来,益阳城镇投资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进入2005年,其速度更快,各月投资的增幅基本保持在40%以上。
但不可否认,当前制约益阳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很多,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规模以下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9月,益阳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6.2%,比规模以上工业慢了15个百分点;加之规模以下工业占了益阳工业的半壁河山,所以它对GDP增速有较大影响。如果规模以下工业能保持10%的增幅,GDP增速就可以提高0.4个百分点。二是利用外资形势不容乐观。1-8月益阳直接利用外资只有973万美元,同比增长仅13.1%,而同期实际利用内资增幅却达到了83.1%。三是经济增长仍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从目前来看,益阳经济结构还是一种呈现经济边缘化特征、低水平的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占GDP份额太小。益阳2004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仅为29.2%,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0.3和23.8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是益阳经济增长中最活跃、也是最关键的因素。由于建筑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工业增长又决定第二产业的增长。根据益阳现有的产业结构测算,若工业增长一个百分点,仅能带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而根据全省产业结构测算,全省工业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带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而全国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从目前来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工业发展均呈现快马加鞭的好势头,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内,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其占GDP的份额。显然,益阳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占GDP比重太小的这种低水平经济结构将会严重制约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力争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从全省经济发展的形势看,必须加快益阳经济发展步伐。去年益阳经济增长10.9%,低于全省12%的增速。从今年上半年看,全省经济增长速度为11.6%,益阳仍然有一定差距。从省内其他市州经济增长速度看,益阳的位次仍在第10位左右徘徊,且与省内先进市州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益阳加速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我们认为,前三季度益阳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全年经济更快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据初步预测,全年经济总量可望达到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达100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275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增长8%。
从以上指标预计完成情况来看,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与全年工作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对于全年GDP预计增长11.5%,我们的理由有三:一是由于今年“一号文件”的下发,农民种田积极性依然高涨,这对于种植业比重相对较大的益阳而言,无疑有较大促进作用;另外,今年牧业发展形势喜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综合考虑,今年第一产业增幅仍将有较大突破,预计达到7%;二是规模工业经过2003、2004年两年较高增长后,预计全年可增长20%左右;建筑业预计增长17%;三是第三产业可保持11.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可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保险、物流业、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健身产业、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将加速发展。
但全年GDP增长要达到12%,我们认为有一定困难。全年GDP增长12%的支撑条件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6%,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从第一产业看,虽然今年形势不错,但要达到7.5%的增幅,有相当难度。从规模工业看,今年的生产和效益的增长主要靠县域工业支撑,而市直工业生产持续下降,亏损额达数千万元,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观,因此全年增速要达到25%,难度较大。若第三产业增速要达到12%,则以后每月要增长14%,有较大困难。当然,如果益阳各经济战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12%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望实现。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全年预计为7.1%,我们的依据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因前年7月普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去年存在翘尾因素,故去年收入增速较快,而导致今年增速减缓。二是今年没有政策性增资因素,占70%的工薪收入增幅明显减缓。三是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缺乏弹性,致使离退休金为主体的转移性收入增速不快。
[益阳市统计局 苏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