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从效益综合指数看规模工业差距

来源: 时间: 2005-10-2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益阳工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扎实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全市规模工业增速稳步回升,整体经济效益逐步好转。然而,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效益出现下滑,益阳市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依然保持在50个百分点左右,排位列全省第13位。益阳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任务仍很艰巨。
    
    一、益阳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综合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性指标。由七项指标组成,即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这七项指标分别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益、产销衔接等方面的情况。
    
    1-9月,益阳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11.51%,比全省平均水平的160.81%低49.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9.74%,比全省平均水平170.23%低90.49个百分点。
     
    二、益阳市工业效益低突出表现在负债高、亏损大、劳效低
    
    通过对1-9月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七项指标分析显示:除资本保值增值率一项外,其他六项指标均处于全省落后位置。①总资产贡献率为6.81%,比全省低6.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1-9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6亿元,仅占全省利润总额122.4亿元的1%。②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4位。③资产负债率为69.8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8个百分点,负债率居全省最高,表明益阳市工业企业的偿债能力弱于全省,而经营风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④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39次,低于全省2.42的平均水平。虽然在全省排第9位,但与先进市州差距较大,如郴州4.09次,岳阳3.9次。⑤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56%,比全省低2.6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12位。虽然益阳市规模工业在整体上还处于盈利状态,但9月末企业亏损面达18.6%,比上年同期扩大1.6个百分点。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4912万元。特别是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更是高达31.7%,亏损额8867万元,同比增亏3978万元。⑥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下,益阳人均50742元,比全省低43207元,仅高于邵阳,约相当于岳阳的三分之一,居全省第13位。⑦产品销售率为99.52%,低于全省99.58%的平均水平。
    
    通过对1-9月规模工业效益的各种分组分析,益阳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呈现以下特征:①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工业和股份制工业的经济效益远不如其他工业。1-9月全市国有工业效益综合指数只有64.25%;股份制工业89.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95.95%;低于全省平均194.54%、140.52%和171.04%的水平。国有工业和股份制工业企业实现的利润同比分别下降61.8%和47.7%。而集体工业、其他工业及股份合作制工业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达197.53%、173.93%和124.08%。从亏损企业亏损额来看,股份制企业居规模工业亏损额首位,其亏损额达9010万元,占规模工业亏损总额的72.4%,同比增亏4087万元,占规模工业增亏总额的83.2%。从企业亏损面来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亏损面分别达35.7% 、34.3%和20.8%,高出全市规模工业亏损面17.1个、15.7个和2.2百分点。股份制企业盈利减弱主要是受国家宏观调控行业利润大幅下滑所致。②在全市六大重点行业中,除食品、纺织和造纸行业增盈外,其他行业均出现亏损。电力行业累计亏损6299万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额的51%,同比增亏8236万元,电煤价格上涨影响益阳电厂累计亏损6061万元,同比增亏3281万元;装备制造行业累计亏损1053万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额的8%,同比增亏1871万元,受企业改制影响,益阳齿轮、益阳船舶、资江机和滨湖柴油累计亏损15747万元,同比增亏5336万元;建材行业累计亏损208万元,同比增亏725万元,其中水泥行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行业利润全面大幅下滑,1-9月,累计亏损上百万元的万鑫水泥、洞庭水泥和宏远水泥共亏损566万元,比去年增亏618万元。③市直工业拖了全市工业的“后腿”。虽然大多数区、县(市)实现增盈,但市直规模工业不断增亏严重影响了全市规模工业效益。1-9月,市直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180万元,同比增亏203万元;桃江和朝阳区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94.3%和30.6%。
    
    当前,益阳市工业增长速度在稳步回升,但是企业效益却仍然不佳。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如果没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与全省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也要看到,没有效益的速度或低效益的高速度是不可能持久的。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不断创造出新的效益,只有效益好的速度才会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当前益阳市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不仅要提高工业的增长速度,而且更重要的在于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质量高的速度,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才能促进益阳市经济实力的增强。提高经济效益关键是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对于有希望摆脱亏损局面的企业,要注意从改善外部环境、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入手,尽快促使其扭亏;对于扭亏无望的企业必须通过改制尽快挽救和盘活那部分存量资产;对于目前有盈利的企业一定要珍惜和保护,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使之不断壮大。
 

[益阳市统计局 孙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