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企业不断增加,用工需求随之扩大,一批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益阳市统计局对市区部份招工难的工业企业进行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用工形势严峻
被调查的51家工业企业有49家存在用工缺口,占96%,共缺员8864人,占现有从业人员51%。在49家缺员企业中,以普通工为最多,达5457人,占62%;技术工3407人,占38 %。电子元器件及电器设备制造业,纺织及服装、鞋、帽制造业,饮料及食品加工业等行业缺工尤为突出,占缺员数的93%(见附表)。缺员较多的科力远、普华纺织、亿丰服装、富晖制衣、锦峰制衣、亚华水产等企业缺员达6300余人,且58%是普通工,占总缺员数的71%;缺挡车工1173人,占13.2%。缺员企业中近七成需求18—30岁年龄段人员;72.1%缺女工;文化程度方面,技校生和高中生的需求量最大,比重达71.5%。
51家工业企业分行业缺工情况表
单位:人 | |||||
行 业 名 称 | 企业 个数 | 现有 员工 | 缺员 人数 | | 行业缺员率(%) |
其中 技工 | |||||
1.饮料及食品加工业 | 6 | 1438 | 1340 | 125 | 15.1 |
2.纺织及服装、鞋、帽制造业 | 15 | 6105 | 2915 | 654 | 32.9 |
3.造纸及纸制品业 | 2 | 500 | 120 | 20 | 1.4 |
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 | 1520 | 160 | 13 | 1.8 |
5.医药制造业 | 2 | 608 | 0 | 0 | 0 |
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 | 201 | 111 | 34 | 1.3 |
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 | 707 | 120 | 15 | 1.4 |
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7 | 4350 | 3947 | 2417 | 44.5 |
9.机械制造业 | 8 | 2104 | 151 | 129 | 1.6 |
合 计 | 51 | 17533 | 8864 | 3407 | 100 |
二、待遇低是造成缺员的根本原因
调查发现,用工规范、信誉度高的大企业招工比较容易,相反,一些平时不注重保护员工权益、追求短期效益、工资低、生活配套设施差、劳动强度高的企业和小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很突出。
(一)待遇低
一是工资较低。我市工业企业用工月平均工资在600-800元左右,比沿海等发达地区同类企业低400元左右。2006年,我市企业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仅为400元/月,分别低于广州380元、深圳410元、上海290元。二是保险制度不健全。被调查的51家企业中,为员工建立社保和医保的只有13家,占25%。而发达地区企业缴纳养老、医疗保险金的比较普遍。三是工作不稳定无安全感。企业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为一年,订单型企业更是招工随意。有的企业还以招工押金、滞后支付工资等手段,变相拖欠员工工资。四是食宿条件不佳。我市一些企业实行“三班倒”,特别是一些纺织企业的女员工要上晚班,给生活带来不便。被调查的51家企业中只有30%的企业能为员工提供食宿,而70%的企业情况不尽人意。五是企业娱乐设施少。员工生活单调枯燥。
(二)环境差
一是车间噪音与粉尘污染。纺织企业生产噪声高达80分贝以上,从业者患职业性耳聋的机率较高;生产工序存在粉尘污染,极易患上职业病。二是没有防寒防暑设施。大部份纺织企业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车间没有安装空调,通风设施不佳,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员工难受。三是有害气体影响人体健康。沧水铺的“三袋”加工厂,废旧塑料气味难闻,对工人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求职愿望变化
漂亮年轻女性一般选择高报酬的足道洗浴行业工作;一般女性愿意到劳动强度较低,不用上晚班,工作没有多大压力的低报酬超市、餐饮行业工作;年轻力壮的男劳力,愿意到高收入,脏、苦、累的建筑工地工作;有一定本钱的人,着力当老板办实体;而30-50岁的下岗职工人数多,就业愿望强烈,但不符合企业用工需求,难就业。
(四)招工门槛高
被调查的企业需要员工一般要求文化程度为高中或技校毕业生,年龄在18—30岁以内,受此条件限制,使30-50岁年龄段人无法就业。
另外,以下因素也是造成招工难的原因:一是我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企业不断扩张,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员工需求大。二是第三产业日益繁荣,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据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1.1%,服务业已成为我市就业的主要渠道。三是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特别是年轻人,到经济发达地区自主创业的愿望比较强烈。四是人口结构变化,就业适龄人数减少。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全市18-39岁适龄就业人员2006年比2000年减少2.5万人,其中男性1.1万人,女性1.4万人。五是信息不畅通,劳动力无序流动。我市劳动力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网络覆盖面窄,加上企业自身宣传不够,求职者不能直接得到有效信息,尤其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了解到企业的招聘信息。同时,我市将劳动力输出纳入目标考核,推动了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企业用工难,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开工,而且使一些企业主对我市招商引资承诺的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抱怀疑态度,影响投资扩产的积极性。为了解决用工难问题,我市一些企业虽已采取了一些措施,除在本市、本省派人招工外,有的企业已经远到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省招工,但收效不大。对此,企业为招工难而着急和苦恼。
三、解决招工难的建议措施
如何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我们认为应本着企业自主,择业者选业,劳动部门组织,政府引导的原则做好这一工作。针对我市企业目前和长远的用工需求,分别釆取应急措施和建立长效机制予以解决。
(一)应急措施
为了解决目前企业急需用工问题,我们认为要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大量农村劳动力返乡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展宣传月活动,召开招聘会、老员带新员和招聘下岗熟练工等多渠道招聘员工。
1、组织招聘会招收一部份。趁春节外出打工者返家的时机,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组织举办一次缺员企业和求职者的现场招聘会。建议市劳动部门统一组织缺员企业在益阳举办招聘会议,各区(县)市在招聘会上设招聘点,组织招聘事宜。
2、利用媒体宣传吸引一部份。从现在起,我市缺员企业要迅速掀起“招工宣传月”活动。在益阳火车站、汽车站附近、码头等路口由企业发布招工信息,采取挂大型横幅和气球标语等宣传措施,欢迎求职者参与益阳经济建设。春节期间,用工企业与新闻媒体相互配合,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向本市发布招工信息,同时还可利用网络向本省和外省发布信息。
3、通过“一带三”带进一部份。企业员工和机关工作人员,要利用回家过节机会,宣传我市企业缺员数量、缺员企业的招工条件、劳动报酬等情况,釆用“一带三”将自己的亲友等介绍进本市缺员企业工作。
4、从改制企业熟练工中聘用一部份。我市国有纺织企业经过改制,产生了大量下岗女工,虽然年龄超过了30岁,但具备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就业要求。缺员严重的纺织企业应该改变观念,把招工的大门向下岗女工敞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荒”的燃眉之急。益阳苎麻纺织印染厂正处破产期,闲置了一批熟练挡车工,纺织企业可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聘用她们担任车间班组骨干。
(二)长效机制
我市纺织、电子行业发展较快,今后每年要增加大量员工,如瑞亚纺织一家三年内员工人数将达5000人。我市的电子行业发展红火,企业有强烈的扩产要求。我市的香港城、沃尔玛等大型购物中心在两年内将开业,也需大批员工。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建立企业用工的长效机制,培养一大批后备劳动力。
1、以人为本,提高待遇
目前,企业在用工方面的观念必须适应市场规律。企业靠降低劳动力成本来增加竞争优势,已越来越不可取。一些小企业只顾短期利益,千方百计压低工人工资,必将导致工人的背离。因而,缺员企业要解决招工难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员工待遇,建立劳保、医保制度,依法与员工签订合同,采用包吃包住和改善娱乐设施等办法,吸留员工。在这方面,益阳橡塑、汉森制药、资江电子、纳爱斯等企业已经作了有效尝试,采取提高待遇,建立激励机制,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等措施,收到好效果,很多求职者无法进入这些企业工作,与一些待遇低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
2、想方设法改善工作环境
纺织、电子行业的车间要尽可能釆取防尘措施,安装空调、通风设施;化学行业要釆用防毒措施;同时还要添置交通工具接送员工上下班,尽可能为员工创造好的工作环境。
3、降低门槛,放宽用工条件
企业用工短缺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据调查,大多数缺员企业招工条件要求18—30周岁的女性,高中或中技以上文化,这种条件要求过高。建议企业可将用工条件放宽到18—45周岁,熟练挡车工可进一步放宽到50周岁;文化程度放宽到初中。有专家测算:若将年龄放宽到18—45岁,民工供给数量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3倍。
4、校企联手,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我们要充分发挥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根据本地企业用工需求设置专业,引导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学校为企业“订单式”培养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走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真正使学校与企业在解决招工难中做到“责权利”的对接。宇晶机械已与兵器技校实现了联合办学;科力远、龙建达电阻、瑞亚纺织等企业与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业学校有了初步合作意向;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还计划3月份召开校企洽谈会,期待与企业实现双赢。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扶持、鼓励支持它们的举措,为它们排忧解难。
5、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为员工提供劳动保障
政府部门应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同时发挥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员工权益保护,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员工营造基本的生存、安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员工的子女入学就读、医疗、保险、住宿等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强和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要求用工企业要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企业要按时足额支付工人工资。要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深入用人企业督促企业规范用工,查处侵犯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益阳市统计局 孙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