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益阳市着力抓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益阳经济跨上新的台阶。一季度,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4.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完成销售产值50.78亿元,同比增长39.1%,产销率为99.4%,高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实现了生产快速增长,销售平稳衔接。
一、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季度规模工业运行特点总的来说,主要呈现“七个好于”。一是重工业发展好于轻工业。一季度,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97亿元,同比增长30.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5.7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25亿元,同比增长1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在重工产品中,钢材2.18万吨,增长206.7%;十种有色金属产量0.79万吨,增长28.7%;水泥96.92万吨,增长20%;机床100台,增长33.3%。在轻工产品中,大米8.38万吨,增长85.8%;配混合饲料2.56万吨,增长81.9%;纱1.05万吨,下降0.2%;机制纸及纸板8.19万吨,增长7.6%。
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好于公有制企业。一季度,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0.59亿元,同比增长32.9%,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91.6%。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32亿元和1.30亿元,同比增长137%和26.5%;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63亿元,同比增长20.7 %,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8.4%。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3亿元,仅增长8.9%。
三是小型企业发展好于中型企业。一季度,小型企业完成增加值8.85亿元,同比增长39.2%,小型企业生产的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新进规模企业的不断增加。至2007年3月,全市规模工业已达到470家,比上年同期净增19家,39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入了规模工业企业的行列,为规模工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20家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被淘汰。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5.37亿元,同比增长7.7%。中型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速趋缓。现有产能已基本达到饱和,34家中型企业中有9家生产出现下滑。其中:益阳电厂同比减产4839万元,三益茶业和益阳麻纺厂均减产1800万元以上。
四是制造业发展好于基础工业。一季度,制造业共完成增加值12.81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以资源为依托的制造业增长尤为强劲, 装备制造、有色金属、食品制造、竹木加工分别完成增加值1.91亿元、1.9亿元、1.66亿元和0.82亿元,增长42.9%、87.8%、30.2%和41.2%;而以水电生产和供应为代表的基础工业完成增加值1.2亿元,同比下降21%,主要原因是益阳电厂被省电力公司压负荷,一季度,发电量为70105万度,同比下降24.2%,导致电力生产出现滑坡,对益阳市规模工业增长带来较大压力。
五是城区和山区工业发展好于湖区工业。一季度,资阳、赫山及高新区等城区工业和桃江及安化山区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57亿元和2.99亿元,同比增长41.3%和32%;沅江、南县及大通湖湖区工业完成增加值3.77亿元,同比增长23.5%。湖区工业增速分别低于城区工业和山区工业17.8 个百分点和8.5个百分点。
六是园区工业发展好于整体规模工业。一季度,园区工业完成增加值4.42亿元,同比增长47.6%,远远超过了整体规模工业24.8%的增速。园区工业的加快发展得益于引进了金利丰、惠同新材料等高速增长的企业,提升了园区的发展能力,使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8.8%提高到31.1%。
七是工业经济综合效益好于上年同期。1-2月,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3.8%,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盈利企业盈利额0.68亿元,同比增长12.6%。亏损企业减少4家,亏损面下降6.9%。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造纸行业因环保制约发展受阻
由于受国家对洞庭湖环保综合治理的影响,沅江、南县和大通湖的27家造纸企业除泰格林纸集团沅江纸厂等少数企业外,因环保设施不达标的企业在三月份后将会陆续停产。益阳市规模工业发展将因此而受阻。这些停产企业将影响规模工业增加值3个亿左右。
2、亏损企业亏损额度加大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企业发展不平衡,盈亏企业两极分化严重,在亏损企业减少的情况下亏损额却不降反增。1—2月规模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0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亏33.9%。究其原因,主要是益阳电厂、沅江纸厂和明星麻业等重点企业,由于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其他生产成本上升,缩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1—2月共有15家去年的盈利企业转为亏损,增亏1610万元,占亏损企业亏损额的53.2 %,影响减亏目标的完成。
3、流动资金短缺成为困扰当前企业发展的难题
国家金融政策调整,收缩银根,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贷款的困难。目前国家进一步控制信贷投放规模,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收回,工业企业资金紧张矛盾进一步加剧,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改扩建工程和正常生产,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会更加突出。特别是流动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生产难以为继。
三、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1、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继续加大“工业强市”力度。“工业强市”战略带动了益阳工业的整体发展,我们要按照省党代会的精神,不拘一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通过跨越式发展,在高起点上加快工业化进程。并适度保持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物流等服务于工业的第三产业超前发展。
2、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明显不适应新的经济增长环境。要坚持有进有退、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方针,加大力度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潜力、有效益的企业做强做大;对一批污染严重、能耗高、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实行关闭,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做好资源与行业的整合工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竞争能力。
3、高度关注招商引资、新项目开工、工业技改投入进程,加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强化增量带动效应,为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积蓄能量。
4、进一步加大银企合作力度。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积极促进信贷中介体系、小企业担保体系以及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中介机构、担保组织为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和财务咨询等服务,解决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引导资金流向具有市场发展前景而目前又处于资金困难时期的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努力解决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
[益阳市统计局 贺吉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