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赫山区抢抓历史机遇努力实现富民强区的关键之年。赫山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坚持以产业立区、工业强区、和谐兴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战略来统领全局,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建设小康山、和谐赫山。三季度全区经济保持了较高水平的增长,据初步推算,赫山区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4519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05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376万元,增长24.6%;第三产业增加值224584万元,增长12.9%。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9.3%、45.5%、45.2%。
经济运行的特征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增。三季度赫山区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151221万元,增长6.8%,农林牧渔增加值完成92005万元,增长6.6%。由于区委、区政府继续将农民增收放在“三农”问题的核心位置,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从政策的落实上得到了较多的实惠,生产积极性依然高涨,预计全年粮食产量438008吨,增长1.8%。早稻总产量181641吨,增长1.4%,预计晚稻总产量231396吨,增长2.1%,亩产增加10公斤,达440公斤/亩。粮食播种结构有所调整,经济效益较高的豆类、薯类播种面积明显提高,分别增长6.3%、3.4%,产量分别增长5.3%、4.6%。三季度蔬菜播种面积8500公顷,增长9.6%,蔬菜产量265150吨,增长17%。由于去年生猪疫病严重,再加上前两个季度生猪生产缓慢,市场供应紧张,国家推出生猪生产发展扶植政策,激发了广大养猪户的热情,生猪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三季度出栏猪64.09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6.2%。
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三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1395万元,同比增长69.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261万元,同比增长47.3%。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1、股份制工业增长强劲。三季度股份制工业完成产值177379万元,同比增长79.99%,股份制工业无论是企业个数还是其总量大小在规模工业中均排在前位。2、轻工业生产快于重工业。三季度,轻工业完成产值116236万元,同比增长80.65%;重工业完成工业产值183735万元,同比增长64.29%。3、规模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上升。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59.3%,比去年同期增长42.3%。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5%,实现利税总额7480万元,同比增长171.55%。 4、园区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到今年8月底,龙岭工业园共引进项目70个,其中工业项目60个。截止9月底,全园共有26个工业项目建设完工,其中已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3家,完成产值89069万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9.6%。此外还有17个工业项目正在建设中,发展后劲很足。
三、投资需求仍然稳步增长。三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684万元,同比增长37.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6980万元,同比增长30.8%;农村投资77704万元,同比增长44.5%。投资的主要特点:1、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度增长。三季度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0100万元,同比增长63.4%。几个大的技改项目如:万木春购物广场完成投资1200万元;油中王技改工程完成投资1600万元;赫山链条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2、工业园区成为拉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三季度,工业园区完成投资17700万元,占城镇固定资产的41.2%,其中投资上千万的项目有:威霖鞋业完成投资4000万元、恒大粉末冶金完成投资1200万元、迎宾东路建设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等。
四、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消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货源充足,购销两旺。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371万元,同比增长16.3%,其中批零贸易额193099万元,同比增长15.9%,住宿和餐饮业25160万元,同比增长19.6%。三季度全区消费品市场的特点:1、城市消费快于农村消费增长。城市零售增长11.6%,比农村零售增长快2.9个百分点。2、餐饮业增长突出,其零售额比批零贸易和其他行业增速均快3.7个百分点。3、9月下旬新开张的步步高百货自开业以来销售额达580万元,其规模在步步高所有连锁店中排在前列,其档次也属益阳范围内商品零售业中最高。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区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804万美元,同比增长4.7倍,实际利用区外资金28.26亿元,同比增长92.8%。
五、财政金融稳步发展。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赫山区财政也同步增长。三季度完成财政总收入29637万元,同比增长30.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63万元,增长27.22%;上划中央“两税”9897万元,增长35.22%。在赫山统计的四家金融机构三季度存款余额259678万元,比年初增长20.56%,其中居民存款余额205210万元,比年增长15.34%,各项贷款余额168419万元,比年初增长34.41%,其中除工业贷款比年初下降
58.76%,住房贷款比年初下降36.81%外,其余种类贷款均较年初有较高幅度增长。
六、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09元,同比增长18.6%,收入增加主要是因为去年年底以来的工资上调,工薪阶层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平现金收入4132元,同比增长15%;全部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2552元,同比增长18.06%。
全年经济形势预计
在前三个季度经济高速运行,特别是工业生产高速运行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理由对全年的经济增长做一个乐观的预计分析。预计到今年底赫山区的生产总值将达到65.07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分别增长6.8%、25.4%、1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0.15亿元,增长65%,工业增加值16.92亿元,增长2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1.19亿元,增长4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亿元,增长16.3%。
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农业产业链太短。农民纯收入近几年快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政策、价格因素和有利的气候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自主增长活力的增强,其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不强。据调查测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政策因素和价格因素占了近6成。
二、上档次的工业企业太少。规模工业有82个,但三季度累计工业总产值超过1亿的只有7个。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品不多,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弱。据统计,82家规模以上工业,列入高新技术产品的仅5家。
三、投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传统行业投资仍占主导地位,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投资中技术含量低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质制品,饮料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等行业投资比重较高,而高效农业投资和金融保险业、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投资和教育的投资比重过少,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较低。
对赫山区下阶段经济工作的建议
区委、区政府的经济工作目标是GDP完成13%,为了促进赫山区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现就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惠农措施,借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东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接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比较效益,推进城镇化建设,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和生活条件改善。同时加大支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确保惠农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农民手中。
二、进一步加大项目投融资工作的操作力度,一是以优势项目和优质服务吸引民间资本及社会资金投入;二是落实开发银行的贷款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职能,用足用活政策,积极搭建项目融资平台,加强银企项目对接。三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诚信守法的企业信用体系和企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国家、省市专项资金的投向,认真研究发展潜力较好的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只有资金面开阔了,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三、进一步确立产业结构升级的投资导向,继续优化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城镇投资结构,大力发展对技术含量高、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项目,坚决控制技术含量低、明显超出市场需求、不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项目,特别是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高耗能、高耗水、高物耗、污染严重的项目。
[赫山区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