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工业经济来势喜人

来源: 时间: 2007-10-2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益阳市积极推动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关停“两高”企业,努力降耗、节能,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工业经济出现快速、增效的良
好发展态势。1-9月益阳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54.04亿元,同比增长30.0%,增幅比1-8月快1.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快2.6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明显提高。

    一、工业生产运行的特点

    (一)产销方面

    1、重工业引领规模工业高增长。1-9月,全市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2.25亿元,同比增长35.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1.79亿元,同比增长22.9%。重工业快于轻工业12.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9.9个百分点。

    2、股份制企业贡献突出。1-9月,全市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7.54亿元,同比增长30.1%,比全市平均水平快0.1个百分点,总量居各种经济类型的首位,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9.5%;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69.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0.9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4.70亿元,增长5.2%;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37亿元,增长33.4%;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0.67亿元,增长2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92亿元,增长64.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4.83亿元,同比增长38.1%。

    3、重点产业增多减少。1-9月,全市规模工业九大重点行业共完成增加值46.6亿元,同比增长28.8%,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6.2%,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4%,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九大重点行业中除电力和造纸减产下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食品行业实现增加值7.55亿元,增长53.8%;其它依次是: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03亿元,增长50.3%;竹木加工业3.50亿元,增长47.9%;化学工业6.03亿元,增长41.0%;有色金属冶炼业5.94亿元,增长36.8%;建材3.31亿元,增长35.9%;纺织5.44亿元,增长18.9%。

    4、园区工业增势强劲。1-9月,全市94户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56.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2.8%,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0.1 %,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5.1个百分点。

    5、新产品产值及出口交货值增长迅速。1-9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9.14亿元,同比增长92.9%,占总产值的4.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9.19亿元,同比增长45%,总量占销售产值的4.7%,同比下降0.2百分点。

    6、主要工业产品呈现增长态势。1-9月,纳入统计范围的81种产品中,近七成工业产品呈增长状态。水泥359.5万吨,增长26.6%、砖(折标准砖)9418万块,增长58.0%;交流电动机87635千瓦,增长27.8%、内燃机70974千瓦,增长14.9%、数控机床426台,增长44.4%;日用陶瓷1970万件,增长18.0%、木制家具9250件,增长47.7%。啤酒8700千升,增长24.3%、罐头10513吨,增长76.4%、大米286911吨,增长71.8%、鲜冷藏冻肉4330吨,增长12.1%。

    7、产销衔接保持较高水平。1-9月,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100.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股份制工业、轻工业和中型工业的产销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100.2%、100.3%、100.5%和100.6%。

    (二)效益方面

    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攀升。1-9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5.34%,同比提高33.3个百分点,比1-8月提高3.98个百分点。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9.19%,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47.10%,同比提高37.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62.38%,同比降低5.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76次,同比加快0.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5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40万元/人,同比增加2.89万元/人;产品销售率为100.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2、收入利润大幅增长。1-9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2亿元,同比增长59.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6亿元,增长80.1%,其中:食品工业、竹木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利润增加均在2000万元以上,分别实现利润0.89亿元、0.36亿元、1.10亿元、0.29亿元、1.14亿元。

    3、企业亏损面缩小。1-9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为8.3%,同比缩小4.7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亏损面均有不同幅度的缩小,亏损面分别为20.2%和7.5%,同比分别缩小6个和4.6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发展地域差距明显,呈扩大化趋势。长期以来益阳市工业地域发展差异明显,区、县(市)间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悬殊,这种状况并未改变,且有扩大化的趋势。从生产增长速度看,最高的高新区与最低的南县相差41.1个百分点。从效益综合指数看,质量最高的高新区与最低的沅江市指数相差113.8个百分点。

    2、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强。到目前为止全市530户规模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只有35家,仅占总数的6.6%。部分企业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新产品开发不多,其产值只占总产值的4.7%,竞争力不强。

    3、经济运行质量仍然偏低,两率仍低于国家标准。2007年益阳市规模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虽比2006年同期有较大提高,但用国家标准值比较,益阳市经济运行质量仍然偏低,反映经济效益七项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9.19%和成本费用利润率2.56%,低于全国标准值10.70%和3.71%,在全省处于落后的位置。

    4、亏损企业数量减少,亏损额不降反增。全市规模工业中亏损企业44户,同比减少25户,而亏损额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9.4%。益阳电厂、苎麻纺织印染厂、康益机械发展有限公司、工具厂、萌立尔(湖南)家具和明星麻业等,这些企业亏损均超过400万元。

    5、融资难成为工业发展的难题,影响企业生产和成长。资金紧缺是长期困扰益阳市工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企业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资金紧缺有贷款难的一面,也有企业资金占有结构不尽合理的一面。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13.95亿元,应收账款净额15.9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2.5%和10.0%。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企业投入不足,一些企业技改难以进行,规模难以扩大,结构难以调整,成长乏力。有的企业生产难以正常进行,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三、全年规模工业走势预测

    从今年以来益阳市规模工业的增长趋势看,益阳市工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按30%的增长速度预计,2007年全部规模工业有望实现增加值约86.7亿元。如果四季度水电和火电生产加快发展,造纸骨干企业整改投入正常生产,基本恢复到上年水平的话,全年工业增加值有可能达到90亿元。

    四、对工业经济运行建议

    1、双管齐下改善企业亏损状况。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服务力度,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亏损企业应积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在使用人才、开发新产品、巩固开拓市场、提高技术等方面大胆创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使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形象都有显著的提高,争取尽快扭亏为盈。

    2、加大工业资金投入,化解项目建设和工业发展的资金制约。一是进一步协调银企关系,确保企业的优势产品和项目能得到银行的大力支持,从而推进项目建设和保证企业流动资金供应。二是要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企业生产和建设所必需的资金供应,使市场前景好的产品能扩大生产,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项目能早日投产见效。

    3、加大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实现节能减排。重点抓好现有的企业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对一些生产落后设备和产品要及时淘汰,力争从生产各环节中实现节能减排,从而降低工业耗能,并使其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环保的要求。

    4、继续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要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把结构优化升级作为重点,发挥后发优势,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淘汰一些两高企业,使益阳市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加大对产品的技术投入,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培植一批有产业优势的企业群体。

[益阳市统计局  王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