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益阳市规模工业生产效益分析

来源: 时间: 2008-03-0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在能源、电力、资金紧缺和各种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的形势下,益阳市积极推行工业强市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切实加强生产组织协调力度,益阳市工业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快速高效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8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增幅提高3.7个百分点。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生产高速增长,产销衔接较好。

    1、轻工业生产领先重工业。2007年,全市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8.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2.92亿元,比上年增长31.4%。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多增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2、六种经济成份呈现“五升一降”态势。2007年,除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3.59亿元,比上年下降1.7%之外,其它均有增长,其中集体工业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6%;股份合作工业0.98亿元,增长20.4%;股份制工业56.53亿元,增长3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6.12亿元,增长63.6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7.46亿元,增长40.4 %。

    3、优势产业贡献突出。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九大重点行业共完成增加值7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7.5%,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4.8个百分点。九大重点行业中除电力和造纸分别完成13.88亿元和2.62亿元,比上年下降7.2%和18.7%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食品11.87亿元,增长60.9%;竹木加工5.96亿元,增长60.9%;装备制造13.20亿元,增长49.8%;化学8.52亿元,增长43.9%;纺织8.01亿元,增长30.3%;有色金属冶炼8.64亿元,增长27.9%;建材4.54亿元,增长27.7%。

    4、园区工业成为工业新的增长点。2007年,全市园区规模工业企业108户,实现增加值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了37.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3.7%,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2.9个百分点。

    5、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高速增长。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占总产值比重的4.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60.1%,占全部销售产值比重的4.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6、产销衔接保持较好。2007年,全市实现销售产值3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3%,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二)经济效益提高,综合指数攀升。

    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最好水平。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4.8%,比上年提高35.3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中有五项提高,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1.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34.1%,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62.5%,比上年降低4.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4.3次,比上年加快1.2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3万元/人,比上年增加3.5万元/人;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8%,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9.3%,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2、利润增长较快。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7.58亿元,增长42.0%,其中:轻工业实现利润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利润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

    3、企业亏损面缩小。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为5.2%,比上年缩小5.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企业亏损面为5.8%,比上年缩小6.6个百分点;重工业企业亏损面为4.7%,比上年缩小4.4个百分点。

    4、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国家宏观调控中,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47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76.5%,实现利税总额12.73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3.5%。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亏损企业个数有所减少,但亏损企业亏损额居高不下。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亏损企业29户,比上年减少30户,下降50.9%,但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倍。其中:有限责任公司亏损最大,亏损额达1.36亿元,比上年增加亏损1.34亿元,其次是作为益阳市规模工业主导的私营企业亏损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

    2、销售成本高。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成本251.01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87.1%,其增速为73.9%,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5.6个百分点。由于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使得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用明显增加,导致规模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出现下降。 

    3、“两金”占比依然较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净额及产成品存货“两金”占用为32.89亿元,占流动资产的48.7%,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净额16.30亿元,比上年增长6.3%,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16.59亿元,比上年增长58.8%。

    4、高能耗行业生产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七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39.08亿元,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4.3%,比上年增长12.1%,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除煤炭增长121.4%、化工增长43.9%、黑色和有色金属矿采选增长39.4%,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以外,造纸、电力、有色、建材四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5、中型企业增长缓慢。全市34户中型工业企业2007年共实现增加值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增幅比全市平均增幅低27.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1%,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仅为1个百分点。而527户小型企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60.58亿元,比上年增长4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6.9%,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28.6个百分点。

    三、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建议

    1、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优势拳头产品,使产品具有竞争力。

    2、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同时还必须防止出现返亏现象。要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合理的采取节能降耗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继续加强企业管理。向企业推广国内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各个企业对内要加强管理,对外继续拓宽销售市场,提高产销率。

    4、着力收回应收帐款。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除坏账外,与部分企业故意拖欠也有很大关系,这不但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同时还危及企业的信用。因此,当前要通过法律手段加大诚信建设的力度,遵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游戏规则,重建企业的商业信用。

    5、保障企业电力供应。由于近段时间雪灾对电网造成的危害影响较大,短时间内还难以保证企业正常稳定的生产用电。当前必须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增强益阳市电力供应能力。做好电力项目建设、依靠科技进步节电与提效、加强电力调控三管齐下,努力解除电力紧张对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和制约。

[益阳市统计局 王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