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应高度关注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来源: 时间: 2008-08-2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近年来,全市经济有了较快增长,投资一直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但今年以来,益阳市投资增速持续大幅回落,1-7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资产投资111.78亿元,同比增长25.9%,比1-6月回落近10个百分点,这是2006年以来益阳市投资增速首次低于30%。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增速由2007年的全省第1位倒退到目前的第10位,全年投资增长40%的目标能否实现面临较大压力。

    一、投资增速回落的原因

    第一,从宏观调控因素分析。2004年始,全国投资出现局部过热,中央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从紧的货币、产业、土地政策,经过几年的累积,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全国范围内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对益阳市投资增长也产生了较大的间接影响。同时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使投资者赢利预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投资者信心,招商引资难度较以前明显加大,1-7月实际利用内资132.8亿元,同比增长29.1%,同比回落34.8个百分点。

    第二,从项目开工情况分析。近年来,益阳市投资之所以能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一批重大投资项目的带动。但今年以来,新开工的重大投资项目逐渐减少,投资规模也大大缩小,而且重大续建项目也越来越接近投资末期,投资高峰已过,对投资的惯性带动作用日益减弱。

    首先,新开工重大项目减少。今年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以下同)9个、计划总投资24.75亿元、本年完成投资2.34亿元,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69%、63.3%、73.6%。

    其次,新开工项目小型化。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规模普遍偏小,1-7月,新开工项目353个,计划总投资67.55亿元,项目平均规模1914万元/个,远低于去年同期新开工项目规模和今年的续建项目规模,分别低43.2%、76.4%。全部新开工项目中,5000万元以下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本年完成投资占比显著提高,分别为97.5%、63.4%、91.8%,同比分别提高8.4、39.2、33.9个百分点。

    再次,项目在建规模减小。1-7月,全市692个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342.3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09.97亿元,剩余投资额132.42亿元,同比下降13.1%。在保持同等进度的情况下,如果在建规模无法扩大,则投资增速要实现较大幅度的回升难度很大。

    第三,从资金到位情况分析。1-7月,共到位资金(不含农户投资,下同)123.65亿元,同比增长19.5 %,较投资增幅低6.7个百分点。资金短缺现象较为普遍,全市723个有建设进度的项目中,有513个项目资本充足率等于1,也就是说71%的项目是“月光族”,筹集资金只能满足当月需要。有50个项目资本充足率小于1,占有进度项目个数的6.9%,难以保证项目建设正常开展。仅160个项目资本充足率大于1,占有进度项目个数的22.1%。另有106个项目本年没有建设进度,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资金短缺而被迫停工。

    由于宏观环境趋紧,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1-6月,益阳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亿元,同比下降62.5%。企业再投资能力减小,对扩建项目、技改项目影响很大。

    第四,从投资行业结构分析。从行业看,电力行业投资大幅下降是导致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去年对投资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电力行业,随着电厂二期、柘溪电站、修山电站、东坪电站等几大电站相继进入投资末期,投资额大大减少,今年电力行业对投资增长出现倒拉动。2007年1-7月电力行业完成投资2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25.9%。而今年1-7月,电力行业完成投资15.86亿元,同比下降31%,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1.1%,拉动投资负增长8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回落构成巨大压力

    首先,全年投资目标实现困难。今年投资要实现40%的增长目标,在8-12月,必须完成投资161.14亿元,同比增长51.8%,是前七个月投资增幅的2倍。在续建项目支撑乏力,新开工项目无以为继的情况下,难度非常大。1-7月,各区县(市)投资增长极不平衡,因而面临的压力也不尽相同,其中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面临的压力最大,1-7月其城镇以上投资增长速度均低于20%,分别为1.2%、14.5%、18.1%。

    其次,新型工业化考核压力加大。由于工业投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使得在全省的排位和在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得分都出现明显下降。今年二季度工业投资、工业投资增长率、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分别排全省第9位、第11位、第9位,较一季度分别后移5位、7位、3位;得分5.59分,较一季度少5.51分。由于经过了连续几年的超高速增长,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基数较以前已大大提高,2007年完成工业投资101.85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4.4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8倍、3.6倍。而今年1-7月分别完成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52.8亿元、33.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20.4%。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如果这样,则对益阳市新型工业化在全省的考核非常不利。

    再次,对经济增长支持作用减弱。近二年,益阳市规模工业增长明显,在全省增速排位均列第一,主要得益于工业项目的相继投产,有效拉动规模工业经济增长。但随着投产项目的减少,经济增长也就失去了新的增长动力,从而大大减弱了益阳市经济增长的后劲,甚至可能造成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

    三、加快投资增长的建议

    现在离年终只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落的严峻形势,要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立即行动起来,抓住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投资力度,尽快扭转增幅回落的局面,促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升。

    1、抓认识,充分认识投资高增长的必要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时,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受宏观调控影响,全国范围了都出现了投资增长回落的情况,加上益阳市投资近几年的持续高增长,目前益阳市投资增长回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我们要理性看待益阳市维持较高投资增长的必要性,益阳市作为后发地区,长期以来都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投资总量小、在全省排位靠后,不是投资多了,而是投资少了,仍然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使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平台。同时中央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目的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好中求快,而不是慢发展,不发展。

    2、抓重点,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市重点项目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切实抓好重点建设项目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真正做到领导分工到岗,目标责任到人,协调调度到位。今年全市确定了50个重点调度项目,1-7月完成投资27.06亿元,仅为年度计划的32.2%,进度明显滞后。且50个项目中,有16个尚未开工。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加强对在建重点项目的检查、协调、督促、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把工程进度抓上来。

    3、抓源头,争取年底前多开工建设一批项目。项目是保证投资增长的源头,要确保投资高速增长,必须以项目作保障。要深化项目前期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对于有条件开工的项目,要尽快落实各项开工条件,争取在年内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改变目前新开工大项目乏力状况,提高益阳市投资增量。

    4、抓提高,鼓励技术改造等内涵投资。随着节能减排压力的加大,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我们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工艺落后、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企业和产品,如加快造纸企业扩产能、上环保设备;淘汰水泥机立窑,新上新型干法水泥等。同时加大技改财政扶持力度,加快现有产业和企业的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破解技术难题,研发新产品,实现内涵式发展。

    5、抓资金,千方百计筹集项目资金。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益阳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资金来源中,股票发行和债券融资目前还是空白,因此除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衔接,推介项目,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融资手段和工具实现资本与产业的对接,促进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发债或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