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益阳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抗击冰冻灾害的影响,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全市50万元以下(下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全市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7.17亿元,比上年增加7亿元,增长23.2%,增速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是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中增幅最大的一年。
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
1.农户、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较快。全市农户投资27.04亿元,比上年增加5.34亿元,增长24.6%,这主要是农户住宅投资增加。增收后的农民仍然是把住宅投资作为主要投资项目,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已建起了砖混结构的楼房,成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非农户投资快速增长的态势也十分明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施省“八件实事”项目的有力推动下,全市全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乡村道路、电力、通信、农村能源(指沼气,下同)、农村医院医疗设施的添置等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农村投资注入了活力,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全市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0.13亿元,比上年增加1.66亿元,增长19.63%。
2.自筹资金仍然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2008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自筹资金达33.37亿元,占投资额的90%,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3.农户住宅投资在农村投资中依然是主要方向。全市农户住宅投资额达19.64亿元,占农户投资额的72.4%,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8%。农户住宅投资增加的原因:一是建房量增加。全市农户施工住宅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了9.8%和6.5%。二是建房成本和标准提高。2008年以来建房用材料价格上涨,房屋单位面积造价提高。全市农户投资竣工住宅面积造价为400元/平方米,比上年的335元高了65元。据赫山街道大丰村文姓村民反映:他2008年9月建房购买水泥每吨300元,上涨12%左右;钢材价格每吨5750元,上涨15%。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住宅修建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如桃江县10个调查村今年共有51户农户建房,总投资达464.7万元,户平达9.1万元,最多的达60万元。住宅投资人平达475.4元,比上年增加146.6元,增长44.58%。
二、益阳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筹措难。目前,农民要扩大生产规模,最大的“瓶颈”是资金难筹措,光靠自有资金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要有银行贷款帮助,但目前银信部门对农民规模小、自然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基本不发放贷款,加上其他融资渠道狭窄,农民想上项目苦于无资金。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内贷款仅1.1亿元,比上年减少一半。据桃江县的100户农户调查显示,2008年没有银行贷款,而为获取资金从社会高息贷款,月息一般在1-1.5分左右,农民很难承担。
2.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制约了农村投资。虽然近两年益阳市农民收入在不断增长,但整体水平还是很低,农民的收入还非常有限,所以无法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
3.轻生产、重生活的投资结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桃江县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今年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中生活性投资比重达71.4%,生产性投资仅28.6%,这样的投资结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阻碍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三、建议
益阳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仍然存在着资金筹措和投资结构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农村整体投资水平的提高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应引起重视。
1.大力支持和促进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农村民营企业的信贷力度,因为农村非农户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是民营企业,只有民营企业发展,才能进一步扩大非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
2.理性对待非生产性投资。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很高,对住房标准和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但农户建房投资的过快增长必然挤占了有限的资金,使生产性投资不足,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利,甚至造成生产资金短缺。因此,各级政府要形成一套激励农民增加生产投入的有效机制,对农民自主投资的生产项目给予奖励和补助,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生产后劲。
3.加大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全方位投资意识。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心城镇的资源共享及凝聚力、经济拉动力,带动农村投资水平的全面提高。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罗寒松]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