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即全社会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比,它反映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电力消费需要增长多少个百分点。本文通过对益阳市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分析,以揭示电力消费变化对实现GDP能耗逐步下降的目标所起的关键作用。
一、益阳市电力消费形势分析
(一)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动特点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益阳市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1990-2000年间,全市GDP年均增长8.8%,电力消费年均增长5.4%,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6。从2001年开始,益阳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作为能源消耗占比重较大的电力消耗也明显增加,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2001-2008年间,益阳市GDP年均增长11.1%,电力消费年均增长13.3%,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超过1,达到1.2。特别是2005年之后,益阳市经济出现加速增长态势,电力消费增长则更快。2005-2008年,电力消费年均增长16.5%,超过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达到1.24。益阳市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偏高,对降低万元GDP能耗极为不利。
(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上升的原因
第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引起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上升。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倾向于增加投资而不是增加劳动力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实装备的势头相当强劲。益阳市规模工业企业人均装备(指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从1998年的4.78万元提高到2008年13.5万元,人均装备程度提高,必然要求消费更多的电能资源。
第二、重工业比重的提升,导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上升。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具有耗电高的特点。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在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阶段,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要高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且远大于1。2000年以前,益阳市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之所以低于
1,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年以来,全市主要走的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发展道路,轻工业比重一直高于重工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重工业企业数量的不断扩充和规模的逐步扩大,益阳市轻、重工业格局发生了转变。2001年-2008年,全市重工业比重由50.9%提高到58.5%,上升了7.6个百分点。益阳市大多数重工业属于制造业门类,更多地倾向于用电而不是耗煤。其中耗电量大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8.6%提高到2008年的9.9%,从而带动了工业电力消费的高速增长。
第三、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使单位GDP电耗强度增加。“十五”以来,益阳市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2000-2008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255.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7.8%,年均增长25.1%,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出14个百分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对电力消耗也比较多,但即期的、直接的GDP产出则并不多。
第四、生活用电的较快增长,也是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十五”以来,是益阳市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时期。从影响电力需求的角度看,城市居民进入家庭生活全面电气化阶段,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快速普及,尤其是大功率家电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的拥有量和使用率都大幅度提高。同时,近几年也是益阳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的时期,这些都推动了生活用电的快速增长。2001-2008年,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年均增长14.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23.8%提高到2008年的38.1%。生活用电不能直接产出GDP,生活用电的较快增长,必然促使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提高。
第五、终端能源结构的优化,是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前所述,煤炭比重的急剧下降和电力比重的持续提高,是近几年益阳终端能源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以电力替代煤炭,是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产业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企业装备电子化、自动化,决定了能源需求以电力为主。此外,随着近几年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尤其是城市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能源消费以电、油、气代煤成为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二、高度关注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确保节能目标完成
电力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电是节能的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要求单位GDP能耗下降20%,那么单位GDP电耗就要相应下降7%。2008年,益阳市全社会用电量36.8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2%,单位GDP电耗增长1.85%,而全省单位GDP电耗下降9%。在各市州中,仅益阳市和常德的GDP电耗不降反增。当前,益阳市正处于工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今、明两年益阳市节能降耗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在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前提下,要大力加强节电力度,争取“十一五”后两年的电力消费弹性降至1以下,使单位GDP电耗呈下降趋势,以保证“十一五”节能降耗任务的完成。
(一)工业节电
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耗电量大的四大行业仍呈快速发展态势,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高耗电行业发展速度偏快,必然会促使产值电耗上升。2008年,益阳市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8.7%,其中重工业占工业用电量的83.5%,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四个行业的用电量便占工业用电量的31%。因此在工业领域率先节能显得尤其重要。在工业企业,要淘汰高耗电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积极采用高效电动机、风机、水泵等符合国家能耗标准的节能型产品;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生产班次,错、轮休假日;在电网用电高峰季节安排设备大修,在日高峰时段安排设备检修,在非高峰时段安排非连续生产和辅助生产。
(二)照明节电
优化照明系统,减少城市照明用电。科学制订城市照明规划,确保以道路照明为主的功能照明,严格控制装饰性景观照明。在保证车辆、行人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启和关闭路灯,在深夜试行间隔开灯。城市景观照明和娱乐场所霓虹灯要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大力推广LED高效节电灯具(可节电70%左右)。除重大庆祝活动外,严格控制景观灯的启闭时间。县城以上的城镇改造和新架设路灯,要尽量采用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机关、学校、医院、宾馆、商厦、工业企业要深挖照明节电潜力,改进电路布设、照明灯具和控制方式。白天尽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公共区域照明逐步安装自动控制开关。
(三)生活节电
宾馆、酒楼等餐饮业的烹饪要尽量多用气、油做燃料,少用电;商业、娱乐场所要使用节能型灯具。夏天调高空调温度,冬天调低空调温度,每天营业时间内,上午晚开一小时空调,晚上提前关闭空调;进出口使用风帘或门帘,减少冷、暖气流失。
家庭尽可能使用节能灯,家电应选用变频节电型产品、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烹饪尽量多用气、少用电;在城区,尽量普及天然气,尽快把电淋浴器、电开水器、电热取暖替代下来;设法把旧式能效低的电冰箱、电空调器等耗电大的家用电器替换下来。
在农村,要积极推广使用沼气,向广大农民普及沼气知识。鼓励引导农村信用社通过小额信贷形式,支持农民兴建沼气池。抓住国家加快小型公益设施、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投入。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抓好沼气工程服务体系建设。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孙凌]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