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开始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寒,呈现回暖态势。1-4月,全市692家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35亿元,增长25.6%。其中:4月份实现增加值11.84亿元,增长26.6%,增速比3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
一、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1、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
1-4月,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2.20亿元,增长32.5%,增幅比上年同期高9.5个百分点,比轻工业高16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16.15亿元,增长16.5%,比上年同期低13.5个百分点。
2、重点行业贡献突出
1-4月,九大重点行业实现增加值32.56亿元,增长23.4%,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84.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0.2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装备制造业、电力及食品行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86亿元、4.84亿元和6.65亿元,同比增长36.8%、48.0%和18.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7.0、6.8和4.8个百分点。
3、骨干企业发挥旗舰作用
1-4月,全市31家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28.82亿元,增长23.2%。完成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14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4.2%。益阳电厂完成产值6.48亿元,中联重科3.73亿元,科力远2.90亿元,纳爱斯2.51亿元,沅江纸业2.47亿元,橡塑集团2.35亿元。
4、高新技术行业发展迅速
1-4月,全市规模工业高新技术行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
二、做好下阶段工业经济工作的建议
尽管本月益阳市规模工业发展速度加快,面对金融危机,益阳市工业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较多困难。外贸依存度高和资源消耗型企业,生产压力增大,部分企业面临停产或限产。另外,对于此次金融风暴的影响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是否探底等,企业家们信心不足。为了益阳市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落实中央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保增长。在中央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装备制造、轻工、电子信息、船舶行业今年以来发展速度快,生产经营形势较好,市场潜力和就业容量较大,应当促使其扩大规模,多生产,为完成全年工业生产目标多作贡献。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帮助企业战胜面临的困难。利用省里建立有色金属临时性收储制度,防止有色金属工业不正常、非理性的大幅度回落;抓住对部分企业、行业实施优惠电价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生产。
2、依托高新技术,壮大传统产业。食品加工和纺织工业在益阳市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食品工业的刚性需求大,发展稳定性好,要充分利用益阳市传统产品的品牌效应,引进新技术,突出深加工产品。要抓住国家振兴轻工产业的有利时机,切实发挥棉、麻生产基地,充裕的劳力等优势,深挖高新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工业。同时,要积极鼓励主要交易市场、销售商铺,加大对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产品的销售力度,尽力支持轻工业的发展。
3、增强配套设施能力,发展新的增长极。我们要支持当前效益好、市场潜力大的核心企业,加快配套能力建设,以核心企业带动相关产业乘势发展。依托装备制造产业链长,上下游配套产品多,关联度大等特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沅江中联重科等整机企业积极采用市内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并向零部件生产企业输出技术和管理,提升配套能力;同时支持零部件企业与整机生产企业同步引进、同步技改、同步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刘治]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