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益阳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主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引导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半年益阳市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稳步提高。
一、农民收入增速加快
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益阳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65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一季度快2.2个百分点。其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392元,增长11%,对农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64.1%,是上半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921元,增长2.7%;非生产性收入252元,增长26.5%。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1、农业收入快速增长。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农民的种植热情提高,农产品出售量增多,收入增加。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出售稻谷72.35公斤,同比增长25.1%;油菜籽14.18公斤,增长83.1%;蔬菜14.89公斤,增长48.3%。农民人均农业现金收入483元,增长15.2%。
2、农民在本地就业增收明显。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农村劳动力本地增收拓宽了门路。上半年,农民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为355元,同比增长16%。其中在企业中劳动得到的收入144元,增长19.1%,提供其他劳务收入210元,增长14.2%。
3、家庭二、三产业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451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一季度快10.2个百分点。据对桃江县百户农户的调查,随着竹木制品市场的好转,拉动了农户加工作坊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从业人员增加。上半年,桃江县农民家庭工业收入由第一季度下降57.1%,恢复到第二季度增长7.3%;百户农户中从事非农自主就业的达22人,同比增加2人。
二、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稳步提高
上半年,益阳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1553元,同比增长7.7%。其中:商品性支出960元,增长7.6%;服务性支出593元,增长7.9%。八大类消费呈"六增二减"态势:
1、食品支出小幅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食品现金支出638元,同比增长1%。其中:主食支出30元,增长2.5%;猪肉价格下跌,副食支出243元,下降6.8%;在外饮食支出205元,增长2.5%。
2、居住支出增速加快。富裕起来的农民把改善住房条件、营造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首选,居住支出快速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居住现金支出267元,同比增长34.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9.8个百分点。其中:购买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81元,增长1.4倍;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42元,增长39.3%;建筑、维修生活用房雇工工资支出37元,增长57.3%。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稳步增加。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消费,拉动了内需。上半年,农民人均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现金支出100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快2个百分点。其中:购买日用品支出39元,增长7.6%;购买机电设备支出28元,增长10.2%。
4、交通通讯支出平稳增长。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交通和通讯费用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可缺少。上半年,农民人均交通和通讯现金支出151元,同比增长1.5%。其中:交通客运费和服务费支出75元,增长1.8%;通讯费支出64元,增长10.9%。
5、医疗保健支出明显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普及,缓解了农民看病、就医难的情况,农民自我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强。上半年农民人均医疗保健现金支出133元,同比增长25.3%。其中:支付医疗费支出76元,增长49.6%;购买药品支出57元,增长3.9%。
6、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势稳定。收入的增加,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农民不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对美的追求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半年,农民人均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现金支出38元,同比增长19%。其中:购买首饰支出3元,增长13.7倍;购买化妆品支出1元,增长75.5%;美容美发支出3元,增长17.3%。
7、衣着支出略有下降。上半年,农民人均衣着现金支出96元,同比下降1.4%。其中:购买服装支出70元,下降3%;购买鞋类支出21元,下降1.7%。
8、文教娱乐支出继续下降。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政策的实施,农民子弟上学负担进一步减轻。上半年,农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130元,同比下降4.1%。其中:学杂费支出58元,下降21.5%;但购买文教娱乐用机电消费品支出22元,增长47.6%;购买书、报、杂志支出9元,增长30.3%。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林志平]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