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惠农政策落实好 农村投资增长快

来源: 时间: 2010-02-1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9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益阳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户和非农户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户和投资项目50万元以下的非农户,下同)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全市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6.56亿元,比上年增加9.4亿元,增长25.25%,增速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是连续6年两位数增长中增幅最大的一年。

  一、益阳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特点

  (一)住宅投资全面增长。全年完成住宅投资27.14亿元,比上年的22.1亿元增长22.8%。其中非农户住宅投资3.31亿元,增长34%;农户住宅投资23.83亿元,增长21.3%。

  (二)住宅造价快速提高。全市住宅竣工面积587.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2.24万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462.1元,比上年提高48.9元,增长11.8%;农户住宅竣工面积538.2万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442.8元,提高42.8元,增长10.7%。

  (三)国家投资大幅增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投资7667万元,增加1887万元,增长32.7%,尤以农户投资中的国家投资增幅最大,全年农户投资中国家投资2336万元,比上年增加2.8倍。

  (四)自筹资金仍是主要来源。全市农村投资中自筹资金42.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90.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国家投资和国内贷款所占比重。

  二、益阳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收入增加,是投资增长的保障。2009年益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40元,同比增加413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为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惠农政策落实,是投资增长的动力。近两年来,国家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大大促进了农户和非农户投资的积极性。

  在国家对发展生猪产业的奖励、补贴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下,农户和非农户养猪积极性高涨,加上金融危机出现后返乡农民工的加入,新养殖户不断涌现,原养殖户不断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全市新建年出栏50-500头猪场的有13850户,新建年出栏500-1000头猪场的有785户,新建年出栏1000-5000头猪场的有320户,新建年出栏5000-10000头猪场的有27户,新建年出栏10000头以上猪场的有18户。

  粮食价格的稳定,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加大了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据市农机部门反映,2009年全市农业机械器具购置明显增加,仅享受财政补贴的农机具购置就有34950台,比上年增长一倍多;落实补贴金额7991万元,比上年增加2.4倍。特别是大型收割机和大型拖拉机,无论购置数量还是补贴金额都增长两倍以上。

  国家启动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了农民购买交通工具的积极性。据统计,全市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共40874台,销售金额达5.54亿元。

  (三)住房标准提高,是投资增长的催化剂。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家庭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建、装修和建新房的越来越多,且规模大、结构好、标准高,“庄园式、别墅式、豪宅式”的住房随处可见。全市农村施工住宅面积644.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62%,按平均每户建筑面积220平方米计算,建房户占全部农业户的比例为3%,比上年的2.6%提高了0.4个百分点;全市人平新建住房面积0.76平方米,同比增加了0.19平方米。据桃江县调查队对10个村2006年至2009年农户建房调查情况表明,建房户户均造价由2006年的5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10万元,户均建房面积由2006年的174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206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由2006年的291元提高到2009年的487元,分别增长了1倍、18.4%和67.4%。

  (四)国家投资增加,是投资增长的助推器。由于国家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增加,国家补助一部分,自己出资一部分的项目实施原则,助推了农村投资的增长。全市农村投资中国家投资7667万元,增长32.65,特别是农户投资中的国家投资增幅较大,增长了379.67%。如桃江县的核电站项目建设,仅桃江至马迹塘拓宽桃江至浮邱山乡塅6个行政村共需拆除房屋104栋,支付拆迁资金450万元,这些拆迁户国家补助一部分,自己出一部分,每户投资在8-10万元左右。今年还新增加了到农户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如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和洞庭湖无房专业捕捞渔民安居工程,这些项目都由国家给予了资金补贴;其次,随着国家补贴标准的提高也增加了农户投资,如新建农村沼气池,补贴标准由去年的800元/个增加到了1200元/个。

  三、益阳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水平偏低。虽然近两年益阳市农民收入在不断增长,但整体水平还是很低,农民的收入还非常有限,所以无法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

  (二)筹资渠道狭窄。近年来,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因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手段,银信部门对农民规模小、自然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基本不发放贷款,加上其他融资渠道狭窄,农民想上项目苦于无资金。农民要扩大生产规模,最大的“瓶颈”是资金难筹措。银信部门贷富不贷贫,贷大不贷小的现象依然存在。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内贷款仅1.2亿元,虽比上年稍有增长,但仍只占总投资的2.6%。

  (三)投资结构不优。今年来益阳市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中生活性投资比重大,生产性投资比重小,这样的投资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据桃江县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今年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而住宅投资的增速为23.3%,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比住宅投资的增速慢了17.3个百分点。同时生产性投资占农户总投资的比例由上年的27.2%缩小到今年的24.6%,缩小了2.6个百分点。

  四、对益阳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议

  益阳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但仍然存在着资金筹措和投资结构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农村整体投资水平的提高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应引起重视。

  (一)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投资能力。一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农户为依托的产业化运营模式,延长农产品增殖链条,促进农民不断增收。二是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企业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积极发展各类产业集群,提高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升农民投资能力。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制定适应农户投资的信贷政策。要制定适应农户投资特点的贷款政策,完善为农村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加大发放惠农卡和授信的力度。二是全面推行联户担保、农户+公司担保和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社担保的借贷制度。三是适当放宽农民贷款抵押物范围。在现有林权证可抵押贷款的情况下,可尝试将土地经营承包权证纳入贷款抵押物的范围。

  (三)正确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增加生产性投入。政府应在一村一品、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方面多找信息,多出点子。积极扶持农村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罗寒松]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