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益阳市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时间: 2010-03-2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农村清洁工程是指以满足农业清洁生产需要,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的农业综合实用技术和管理方式的集成。其实质是通过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减少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改善农村脏、乱、差局面。益阳市自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试点地区以来,农村环境污染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农民生存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一、益阳市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现状

  益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把此项工作作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成立了工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了领导和组织协调,农村清洁工程正有序向前推进。

  1、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以来,益阳市在工程技术模式、投入和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资金投入逐年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投入资金140万元,率先在赫山区虎形山村、仙峰岭村和资阳区左家仑村3个村开展农村清洁工程试点示范;2006年投入资金429万元,示范村达9个;2009年投入资金607万元,示范村达10个。五年来,全市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达40个,受益农户1.5万户,总投入达2165万元。

  2、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益阳市严格按照农业部部署和《湖南省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高标准地完成了项目工程建设任务。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方面,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等4项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村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入户率达90%以上;在清洁设施建设方面,以控制生活污染源为重点,开展“三池一站”(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废弃物发酵处理池、生活污水净化池,物业管理站)建设,提高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从源头上控制和中端拦截农业面源污染。2009年,示范村共修建农田废弃物收集池82个、废弃物发酵处理池233个、生活污水净化池283套,每个示范村建成了物业管理站,配置了垃圾清运车、卫生工具,聘请了保洁人员;在生态庭院建设方面,以“两整一连通”(“两整”即整修入户路和户间路、以及房前屋后禾坪;“一连通”即连通村内管网和户内管道)为重点,配套完善“五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改院),示范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达80%。

  3、整合资源办好实事。2009年,农村清洁工程被湖南省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为民办实事的有关精神,真正做到实事办实,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作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资源整合、资金捆绑、集中投入的原则,采取国家专项补助,集体、农户、社会共同投资参与的办法,保证了工程质量。赫山区示范村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能源、农业、卫生等部门资金,用于农田基础设施、沼气池、农田物理杀虫设施等方面建设,提升了工程整体形象。

  4、农民参与意识增强。通过宣传发动,农民提高了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认识程度,自觉投资投劳,积极配合施工,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009年,全市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共投入资金607万元,其中国家资金220万元,集体和其他配套资金88.4万,农户自筹资金298.6万元,分别占到工程投入的36%、15%和49%,农户正成为投资的主体。

  二、益阳市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农村清洁工程从源头上对农村脏、乱、差现象进行了有效治理,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发展了生态农业。农业生产清洁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先进生态种养技术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提高了益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市认定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面积达433.51万亩,占到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8%。

  2、红火了特色产业。旅游业是赫山区仙峰岭村主要特色之一。自乡村清洁工程实施以来,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改观,农家乐旅游更加红火。2005年,被定为“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之一”;2006年,被中央电视三台定为“‘五一’七天乐,农民也快乐”的开拍现场;2008年,被定为国家级AAA景区;2009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2倍。

  3、降低了生产成本。据农业部门统计,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草鼠害生态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村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了近40%;通过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从源头上控制了畜禽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农户提供了优质有机肥和清洁能源,每年每户可节约肥料成本150元左右,节约能源开支200元左右。

  4、改善了村庄面貌。农村清洁工程在巩固农村沼气、饮水安全等惠农政策基础上,从统筹城乡发展高度出发,丰富与拓展了惠农政策的内容和空间,有效改善了农村面貌。示范区过去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不复存在,农家庭院布置更加合理,家家饮上了清洁卫生水,用上了设施配套的厨房、浴室和卫生厕所,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风貌。赫山区八字哨镇关王坪村项目区村民邓有才很有感慨地说:“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后,我们村的蚊子少了、水不臭了、空气也清新了,现在的生活真的比城里还舒服”。

  三、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益阳市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受建设资金、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应当引起各级重视。

  1、工程建设任务重。目前益阳市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在1783个行政村中仅有40个村实施了工程建设。全市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2、经费筹措难度大。一是市、县财政困难,村级负债较多,项目资金配套困难。近年来,全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其支出主要还是为了保运转,是典型的“吃饭财政”,且村集体非农产业不发达,收入来源面窄,绝大多数村负债累累,用于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少;二是省级专项经费有限,难以满足全部需求。省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资金是“带帽”下达,只属于示范村建设的专项使用,难以满足全部行政村建设需求;三是农民收入偏低,自筹资金负担重。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40元,除去当年生活消费支出4162元,所剩不多,而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中,每户仅生态庭院改造的投入最少也需2000元。

  3、农村一些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由于多年来沿袭的陋习逐渐演变成自然,部分村民文明卫生观念淡薄,对生产、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等方面认识不足,认为千百年来都是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对垃圾这样一个小问题如此重视,甚至花费精力和财力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暴露式厕所大有存在,热天臭气熏天,滋生大量蚊蝇;塑料、化纤等无机化学制品简单处理,焚烧现象极为普遍,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空气;人畜禽混住现象较为严重。畜禽本身是传染病毒、病菌的载体,畜禽粪便及其圈食更是各种病毒生存繁殖的地方,对人体危害极大。

  4、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关键。但目前益阳市农田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不配套,大量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沟港渠道淤塞严重,养护滞后,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成为农村清洁工程的制约瓶颈。

  四、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进程的建议

  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工程,这项工程切合民情、顺应民意,应长抓不懈,使其达到预期效果。

  1、提高认识,把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是集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为一体的事业,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党中央非常重视。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以奖促治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当前,益阳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的新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方式简陋,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十分突出,这将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挑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做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不欠新账、多还旧账”。要对广大农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自身对农村清洁工程的认识。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涉农资金,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部门协作,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发挥资金聚集效应,提升工程整体形象;多方吸引地方、企业等资金投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投资投劳,争取早日实现“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乡风文明”的目标。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农村清洁工程集生态农业、新能源技术、垃圾无害处理等多项技术于一体,涉及面广,要求高。工程实施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为目标,制定具有指导性的生态环境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一要尊重民意。规划设计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实际需要,不搞强迫命令,生搬硬套;二要选准地方。工程实施要优先在厌氧沼气池普及率较高、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生活污水量大、村集体经济条件较好的自然村组织实施;三要把握技术关。对于技术性较强、施工质量标准高的关键性建设项目,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四要加强监督管理。制定村规民约,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村民的生产、生活行为。建立健全农村物业管理服务机构,由村集体、受益农户出资聘请保洁员,负责分类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填埋生产生活废弃物,维护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3、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发展后劲。农业大市是益阳现阶段最大的市情。益阳要抓住国家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这一契机,更多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创造条件。要立足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树立益阳农字特色的优势品牌,确保农业增产增效。积极引导农民立足本地资源自主创业,选择市场前景好、效益高、不破坏本地生态的发展项目,各级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在资金上给予帮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非农收入。积极开展农民务工劳动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林志平]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