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五年来,益阳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陆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1.06吨标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20.12%,圆满完成“十一五”下降20%的总体目标。未来,益阳市工业化、城镇化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能源资源消耗还要增加,资源有限的基本市情不会改变。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认清节能降耗形势、分析压力成为当前亟待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益阳市能耗基本情况
第一、能耗的主体是工业,占近七成。2010年益阳市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11.49万吨标煤(等价值,下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能源消费24.5万吨标煤,占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4.0%;第二产业能源消费423.24万吨标煤,占69.2%,其中工业能源消费418.93万吨标煤,占68.5%;第三产业能源消费57.32万吨标煤,占9.4%。另外,居民生活用能106.43万吨标煤,占17.4%。
第二、工业综合能耗主要集中在少数耗能大户。益阳市能源消费主要在工业,而工业能源消费量又集中在少数耗能大户。目前,全市能源消费量超过5万吨标煤工业企业(当量值,下同),主要是国电益阳发电有限公司、东方水泥、沅江纸业、北洲子金北顺造纸厂、林源纸业等5户企业,这5户企业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量比重为48.9%。
第三、“十一五”期间,益阳市能源消费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05年以来,全市全社会能源综合消费量分别为:2006年420.31万吨标煤、2007年458.99万吨标煤、2008年491.21万吨标煤、2009年555.3万吨标煤、2010年611.49万吨标煤。五年增长45.5%,年均增长7.7%。
第四、益阳市节能降耗目标的完成,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益阳市积极推进多项节能新政策,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引导企业抓节能促降耗,对抑制全市能源消费量过快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十一五”期间,在能源消费总量适度增长的情况下,益阳市经济快速发展,对全市节能降耗目标完成起了主导作用。五年间,益阳市GDP增长88.9%,年均增长13.6%,比全市全社会能源综合消费量增速快43.4个百分点,年均快5.9个百分点。
二、“十二五”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一是发展阶段制约了实现产业结构性节能。“十二五”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仍是益阳经济工作的主题。2010年,益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7%,比2009年下降1.4个百分点;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9年的33.8%提高到2010年36.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5%,工业即是经济保增长的核心引擎,同时也是能源消费的产业高地。经测算:2010年,益阳市全社会实现节能79.3万吨标准煤,其中,直接节能66.8万吨标准煤,由于工业比重的上升和重化工业占比较高(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为60%)的原因,结构节能仅为12.5万吨标准煤。
二是技术瓶颈限制了产业节能空间。重点耗能企业是全市能源消费和节能的重点领域,近几年,市政府积极推进多项节能新政策,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引导企业抓节能促降耗,也使全社会节能意识普遍增强。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大量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使全市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日益明显,与全国、全省同行业比较看,益阳市火电、造纸等部分重点行业单耗水平领先于全国、全省。益阳电厂发电煤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4吨/万千瓦时,电厂两台60万千瓦机组较先进,仅依靠技改来降耗空间逐步缩小,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三是新上高耗能项目后期影响较大。当前益阳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推进节能降耗本身就是一大挑战。益阳经济增长离不开投资拉动,而新开工项目越多,对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大。从益阳“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来看,高耗能项目占据较大比重。如沅江纸业新上40万吨林纸加工项目,预计全年新增能耗30万吨标准煤;沅江金太阳纸业扩建年产9.8万吨杨木化机浆及20万吨白卡纸项目,预计全年新增能耗18万吨标准煤。还有晶鑫新能源科技光伏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单晶硅扩能3000吨,2011年底建成切片项目)、安化锰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益阳海螺水泥2×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这些项目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普遍较高,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倍乃至10倍,必将大大拉高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水平,将促进全市“十二五”期间的能耗消费总量进一步增长。
四是居民生活用能的快速增长给单位GDP能耗下降增加压力。居民生活用能直接计入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本身并不创造经济价值,其快速增长对单位GDP能耗的下降起反作用,给节能降耗工作带来不小压力。自“十一五”以来,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14.9%,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年均增长16.8%,农村居民用电量年均增长9.3%。“十二五”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私家车增多和农村家电的普及,预计“十二五”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三、一季度益阳市节能降耗情况
据初步测算,一季度益阳市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53%,比全省平均水平(-0.94%)多下降0.59个百分点,但全市节能降耗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受去年能耗基数较低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能耗基数较低对当前全社会能耗下降造成了一定影响。二是单位GDP电耗上升。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4.7%,全市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2.4%,比全省平均水平(-1%)高出3.4个百分点。三是火电厂发电量增加,能耗增长进一步加快。由于目前湖南缺电严重,为迎峰保电,火力发电企业在存煤允许的情况下开足马力生产,一季度,益阳电厂实现发电量20.7亿度,同比增加0.5亿度。居全市各行业能耗量首位的电力行业能耗增长,导致规模工业能源消耗量增幅加快。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节能目标责任不松懈。“十二五”期间,益阳市单位GDP能耗需要下降16%,201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为3.5%。从一季度数据和未来的走势来看,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有一定压力,各区县、各部门要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狠抓贯彻落实,对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二)严把项目审核关。密切关注新开工高耗能企业和项目,作好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继续严格市场准入,密切关注新开工高耗能企业和项目,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限制审批高耗能项目,从增量上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通过政策激励和信息引导,加快发展低耗能的高新产业和低能耗行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双赢。
(三)以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工作。依靠科技进步,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支持节能重点项目,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加快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挖掘现有节能项目的潜力,并鼓励企业的节能改造,少花钱,多创益,大力实施企业降低成本战略。同时,要加快淘汰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工艺装备,采用节约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在新建和技改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节能、综合利用“三同时”的规定,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投入,全面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水平,努力用有限的资源生产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两低两高”产品。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孙凌]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