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应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 时间: 2011-12-3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0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年,新能源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说明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作为具备成为湖南能源基地潜质的益阳,应该使新能源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工业转方式的必然选择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带动作用,也是益阳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益阳应抓住国内产业调整转移和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的时机,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切实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作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能源变革的必然要求。随着能源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全球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凸显,世界主要国家加快发展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的新能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15年达到11.4%。“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益阳应顺应能源变革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依托建设能源产业基地

  21世纪以来,以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产业重点是发展以燃料乙醇、纤维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等为主的生物质能源产业,以物理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站为主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业,以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装备等为主的新能源装备产业三个产业链以及核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新能源工业。

  湖南已经把开发利用新能源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战略。益阳,也将着力构建集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和生物质发电于一体的多种能源并举的大能源格局。

  风能----风光无限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风电建设和发展。2009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装机容量1380.32万KW,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预计2015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为9000万KW,2020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2.5亿KW,也就是说未来9年中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大约在2000万千瓦以上。

  据初步测量,益阳湖区风电场蕴含100-150万千瓦电能,风力主要集中在沅江的漉湖和大通湖的舵杆洲,因地处西南季风带主轴位置,年平均风速比周边陆地大2-3级,风能有效利用率高,是我国华中地区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益阳要借国家政策的东风,借助发展新能源产业政策积极推进沅江风电项目的开发利用。

  另外,要积极支持湖南中科恒源风电产业科技公司的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和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产品的科研和生产。发挥其利用自然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零电费、零排放”的优势,解决电网无法覆盖地区的供电问题和单一能源供电的不稳定问题。

  核能----爆发增长

  核电运营成本在三种新能源中最低,发电成本接近甚至低于火电成本。中国核电的支持政策,已从“适度”到“积极”,再变为“大力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核电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我国将继续加快沿海地区核电发展,同时推动内陆核电项目,形成东中部核电带。到2015年,我国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目前中国有24台核电机组在建,33台拟建,建设期集中在2010年到2016年,另外150台正在规划中,未来5年将迎来核电建设的高峰。

  前期建设已展开的益阳桃花江核电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规划安装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00万千瓦。项目完全建成后,估计年发电量达300亿度,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相当于目前湖南年总发电量的1/5,将有效缓解湖南的高峰用电压力。

  太阳能----前景光明

  2009年我国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国内光伏电站投资提供补贴。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对太阳能建筑进行补贴,标准为20元/Wp。据测算,该补贴标准大约可以覆盖相关企业生产成本的30%-50%,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截至2009年底,全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300兆瓦。国家能源局预计:到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要达500万千瓦;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2000万千瓦,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空间巨大,晶硅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益阳某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多晶硅工艺研究和生产,计划总投资58亿元,将形成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组件等产品的贯通硅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完整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以上,同时利用该项目技术优势,建设光伏产业装备制造基地,以进一步拓展完善产业链,形成太阳能级晶硅材料工业园区。

  生物能----生生不息

  生物质发电是一项具有远大前景的绿色产业。益阳市某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装机容量4×12MW,年消耗秸秆、谷壳等农林废弃物20万吨以上,节约标准煤8万余吨,可产上网电量3亿千瓦时,年创税2000万元以上。还能综合利用灰渣,生产工业紧缺原料白炭黑,或提供给临近的化肥厂做生产肥料的原料,形成生物质一电一化工循环产业链,真正实现零排放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三、以自主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能源、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凸显,迫切需要以新兴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益阳市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和水平,建立高水平科技园区,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一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在品牌、技术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管理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积极创新科学管理机制。要通过构建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强知识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企业形象等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保持竞争优势。

  二是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和水平。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产学研实体,引进高校院所在益阳设立新兴产业研发平台。力争在益阳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体,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生产力促进、专利代理、科技咨询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面向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平台互通,通过商务平台的服务功能加速技术的扩散和产业化进程,让技术平台同信息平台、技术交易网络、企业家网络进行有效互动。

  四是加速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对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新能源技术原始性创新人才、工程化开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者、高级技术工人等各类高技能人才。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等方式吸引国内外高技术人才。

  四、几点建议

  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对于优化益阳市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科学规划,大力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

  在政策扶持上,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对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益阳电力建设的投入,其中特别注重争取国家五大电力公司对益阳市电网建设和风电建设的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将益阳的能源产业纳入湖南省“四千工程”和益阳市的“四个一工程”,使之迅速壮大。

  第二,建立项目库,用重点项目引导招商

  围绕太阳能、风能、余热发电、综合节能四大板块,组织专家和研究人员撰写可研报告,建立适合益阳市实际的项目库,为益阳市的招商活动提供项目储备。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注重利用内资,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电力建设。要充分利用益阳市生产多(单)晶硅的有利条件,加强对太阳能光伏产业下游项目的招商攻势,引导企业落户益阳市,拉长产业链,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第三、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软环境

  制订和实施推动益阳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文件,明确发展对象,制订发展计划,完善资金、企业行为等重要环节及其运行机制,以确保全市新能源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产业政策的权威性、系统性、持续稳定性和协调性;高度重视并强化产业技术竞争力,制订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战略,确保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实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第四、加快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在行政楼宇、宾馆酒店、学校等大型公共建筑上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光伏景观照明、光伏路灯等新能源产品,作为政府的试点示范工程予以推广应用。促进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从民用向工业等领域拓展。积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新能源宣传活动和科普活动,推广一批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提高全民对新能源的认知度,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推广应用的良好氛围。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孙凌]
[审核:李跃辉]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