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小微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13-10-1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为深入了解当前益阳市小微工业企业的发展运行情况,市统计局对全市130家小微工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经营现状: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反映生产经营运行的总体情况为良好、一般、差的分别占14.6%、68.5%和16.9%。由此可以推断益阳市小微工业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行的总体情况趋于平稳发展的态势。

  (二)用工需求现状:被调查企业中有61.5%的企业反映目前劳动力充足,没有招工需求;11.5%的企业反映已全部招到所需员工;23.1%的企业反映已招到大部分的所需员工;0.8%的企业反映只招到一小部分所需员工;3.1%的企业反映还没有招到所需员工。

  (三)流动资金现状:被调查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反映目前流动资金比较充裕,48.5%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比较正常;46.9%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且资金缺口在20%以内;4.6%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很紧张且资金缺口在20%以上。

  (四)企业融资现状:被调查企业中,反映当前企业无需借贷,依靠自有资金就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占37.7%;有借款需求的企业占62.3%,其中:已经借到大部分资金的为1.6%;借到一少部分资金的为19.2%;还没有借到资金的为41.5%。

  二、小微工业企业对后期的走势预测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从企业对后期总体运行状况预期如下:21.5%的被调查企业对后期的总体运行情况持乐观态度,61.5%的认为将保持稳定;17%的持不乐观态度。

  三、小微工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依然上涨。据调查了解,被调查企业中有超过七成的企业存在用工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一是虽然今年大部分工业生产资料价格较上年波动幅度不大,但这已经是“水涨船高”了;二是企业用工成本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用工情况总体保持扩大化趋势。

  (二)产品销售不畅。市场决定生产,面对日益激烈的同行业竞争,被调查企业中有16.9%的小微工业企业存在经营不景气、销路不畅的问题。由于企业缺乏细致的市场调研,市场定位偏差较大,导致产品销售难,资金回笼难。企业只能以低价格来吸引客户,以至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同时,许多地方行业监管不到位,造成多产业重复投资,既浪费有限而宝贵的资源,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行业间恶性竞争。

  (三)缺乏技术型人才。一是被调查企业反映目前招到普通工人相对容易,但是要想招到熟练工、技术工比较困难;二是高技术人才缺乏,企业员工大多来自当地或当地的农民工,工人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缺乏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加上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薪酬以及资金方面的制约,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都存在较大难度。

  (四)结构性矛盾突出。大部分被调查企业分布于建材、竹木加工、食品和矿采选这四大传统产业,其中:矿采选、建材、竹木加工属于高耗能行业。这些传统产业因技术设备落后,产品比较单一,生产工艺也较低,再加上企业资金紧缺、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绝大多数企业只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没有多余的资金开发新产品、购买新设备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资金依然是“瓶颈”。被调查企业中,反映目前流动资金存在不同程度紧缺的企业超过了半数,比重达到了51.5%。资金紧缺一直是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多数企业认为银行贷款门槛偏高,手续多且额度小,很难在短时间内贷到所需款项,即使能够贷到款也难以解决当务之急,加之小微工业企业自身的信用度普遍与银行的要求又存在一定的差距,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大多数企业在急需资金时,只好转向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高利息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多年以来一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四、促进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政银企”联手,破解融资难题。长期以来,小微工业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手续比较繁琐、周期也长,往往是好不容易获得贷款后,却失去了商机。作为政府及主管部门需要想方设法扭转这一滞后局面,搞好对小微工业企业的融资服务,确保其长久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小微工业企业融资难题需要通过政府出面,成立由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三方组成的融资联盟,搭建银企互动平台,促使企业、银行、担保公司进一步联系与通力合作,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突出问题。在政府、银行、担保公司联手推动下,努力使企业融资难题相继得到解决。

  (二)改造传统企业,推进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小微工业企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是要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小微工业企业进行合理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对于资源加工型和产品初加工型企业,要提高深加工水平,延长原有产业链。三是要继续加大整治和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工作力度。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能够促进技术和产品转型升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采取必要措施,提高从业者素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面对当前益阳市小微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户的经营者和劳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一方面可以有计划的通过组建小微工业行业协会,搭建企业家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组织企业管理者到沿海及其他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拓宽业主的视野,提高业主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适时分批次组织企业员工参观本地先进企业、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学习,提升职工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普工升级为技术工。

  (四)加大产品宣传,拓宽销售渠道。一是企业要适当拿出部分资金,通过广告、报纸、杂志、网络、电视或广告墙、大型广告招牌等方式扩大企业及产品的宣传力度;二是通过政企联合开展产品展览会、产品推介会、新产品发布会、合作洽谈会等多种组织活动推介形式对企业自身和产品提供一个良好的推介与互动交流的平台;三是组织商贸流通企业与工业企业对接,使更多的工业产品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进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从而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四是搭建企业与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对接的平台,提高产品的销售份额;五是在企业经济状况不景气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定向采购的方式,拓宽企业销售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五)加强管理与节约,控制生产成本。当前小微工业企业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难以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或开发新产品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如果能够通过加强管理、控制生产成本也能够拓展出一定的利润空间。一是有效降低物耗。原材料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很大,应合理使用原材料,要降低燃料、动能的消耗,达到低成本的运作效果来控制成本;二是提高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为员工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强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增加亲和力,营造团队氛围,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接受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等要求。三是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废、次品;四是严格做好生产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王皓]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