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背景下看益阳经济增长新常态

来源: 时间: 2014-06-2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宏观环境新变化,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保持发展定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宏观经济稳中向好

  从全球来看,主要发达国家都在主动调整经济结构,通过政策倾斜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同时寻求缔结新的双边或区域性贸易投资协定,为自身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活力。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目标已从应对金融危机转移到确保增长和就业上来。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从2013年的3%升至2014年的3.6%。

  从全国来看,今年以来,全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就业、收入、物价水平均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稳定在7.5%左右的目标区间;一季度外出农民工同比增长1.7%,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7.2%和10.1%,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1-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物价上涨水平温和可控。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5%,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上述两项指数分别高于荣枯线0.8和5.5个百分点,预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

  从全省来看,整体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GDP增长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9位。1-5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投资消费增速较快;财政金融运行稳健,1-5月全省公共财政收入8.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均增长14%以上。

  二、全市经济稳中求变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GDP增速为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在稳增长的同时,全市经济发展呈现以下三点新变化:

  (一)产业发展协同性增强。一季度全市三次产业分别增长3.3%、11.2%和10.5%,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5.2%、49.8%和45%。与“十二五”初的2011年同期比,二、三产业增速差由14.8个百分点缩小为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68.4%下降为49.8%,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6.6%上升为45%,二、三产业增长格局趋于同步。

  (二)投资和消费由高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2005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长,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趋缓,1-5月累计增长22.2%,但仍处于20%以上的较速增长水平。2002年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8年达到最高点,增长22%,随后,增速逐年回调,今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1.2 %,约比同期GDP增速高1个百分点。

  (三)经济保持内生增长动力。从经济增长主要关联指标看,全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用电量增长。1-5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4%,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个以上百分点,居全省第5 位。二是货运量增长。1-5月全市公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1.1%,水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9.6%。三是存贷款余额同步增长。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4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16.1%,高于全部存款增速2.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6.8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1.3 %,比全部贷款增速快3.4个百分点。

  三、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拉力减弱,部分重工企业生产下滑。1-5月,全市9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比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仅为3.7%,比上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工业增速低8.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受投资增速放缓,订单不足影响,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火力发电等部分重工业骨干企业生产下滑幅度较大,预计上半年生产萎缩局面难以改善。

  (二)投资增速大幅回落,项目资金趋紧。投资是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同时,与投资紧密相关的建筑业营业税也大幅下降,1-5月,建筑业营业税比上年同期减收7500多万元,降幅达三成。固定资产施工项目130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为113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不到二成。从项目资金来看,1-5月到位资金311亿元,同比增长15.1%,低于同期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

  (三)财政金融运行质量不高,结构有待优化。1-5月,全市7个区县(市)公共财政收入增长6%,比全市财政收入增速低4.7个百分点,县域财政增收乏力。从收入结构看,1-5月全市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9%,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也明显低于2013年79.2%的比重。两大税种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3%和9.4%,是影响财政增收的重要原因。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比重为49%,同期全省为67%;1-5月贷款比年初增量占存款增量的比重为45%,低于同期全省55%的比重,存贷比明显偏低,金融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偏弱。

  四、牢牢把握发展契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全市经济也面临着增速趋缓,质量亟待提升的问题,改革成为新时期推进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期从2014年至2020年,规划从背景、总体要求、水域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发展、宜居家园建设、民生事业改善、基础设施支撑和实施保障等8个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对于益阳而言,以规划为新蓝图建设好秀美富饶的南洞庭将成为我市未来一段时期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机遇。今年是规划启动年,全市上下要针对规划愿景,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制订时间表,路线图,以一个一个的项目来推进规划的落地。同时,要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看好益阳。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周益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