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益阳市房地产市场增速呈现放缓态势,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商品房屋销售持续走低。
一、益阳市房地产投资现状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2014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1.12亿元, 同比增长0.2%,增速比2013年回落8.8百分点。
从开发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完成投资99.62亿元,增长0.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为98.5%;港澳台商和外资企业完成投资1.29亿元,增长26.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较小,仅为1.3%,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
从房屋类型来看,住宅完成投资73.73亿元,增长0.7%,增速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2.9%,比上年增加了0.4个百分点,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中小户型完成投资13.85亿元,增长25.6%;144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房屋完成投资12.05亿元,下降24.0%;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21.99亿元,增长24.6%;办公楼完成投资同比下降较多,降幅达77.5%。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约为21.9%,2013年为27.7%,2012年为35.7%,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商品房销售市场不景气,库存增加。2014年,全市完成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12.11万平米,同比增长0.7%,增速比2013年回落19.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72.91万平方米,下降5.1%。
2012-2014年,全市商品房屋待售面积分别为79.7万平方米、121.1万平方米和132.5万平方米,房屋存量不断增加,分别比上年增长76.3%、51.9%和9.4%。
(三)房地产市场规模和速度仍处于中低位水平。2014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12.11万平方米,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为5.7%,销售面积居全省第8位,增速居全省第7位。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1.12亿元,仅占全国总量的3.5%,同比增长0.2%,比全省平均增速低9.5个百分点。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在全省排第11位,增速在全省排第11位。
2014年湖南省房地产分地区投资及销售情况
地 区 | 房地产开发 完成投资 | 增幅(%) | 商品房屋 销售面积 | 增幅(%) |
(亿元) | (万平方米) | |||
湖南省 | 2883.57 | 9.7 | 5439.53 | -8.6 |
长沙市 | 1310.5 | 13.6 | 1519.2 | -17.5 |
株洲市 | 235.33 | 3.7 | 537.26 | -3.5 |
湘潭市 | 147.13 | 20.4 | 185.74 | -23.2 |
衡阳市 | 138.29 | 24.2 | 390.65 | 1.6 |
邵阳市 | 130.01 | 26.5 | 293.07 | 27.4 |
岳阳市 | 131.78 | 19.9 | 340.44 | 11.8 |
常德市 | 124.05 | 1.9 | 235.98 | -6.6 |
张家界市 | 58.75 | -13.6 | 58.13 | -22.2 |
益阳市 | 101.12 | 0.2 | 312.11 | 0.7 |
郴州市 | 162.03 | 9.8 | 430.05 | 18.3 |
永州市 | 92.98 | 3.3 | 520.76 | 11.1 |
怀化市 | 101.87 | -14 | 320.29 | -28.2 |
娄底市 | 109.71 | -8.1 | 171.92 | -53.7 |
湘西州 | 40.01 | 12.4 | 123.94 | 16.2 |
(四)商品房屋销售均价有所下降。2014年完成商品房屋销售额9.4亿元,同比下降3%,全市商品房屋销售均价为301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9%;中心城区销售均价为3997元/平方米,与2013年基本持平。
销售均价最高的为高新区(424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7.5%;价格波动最大的区县为大通湖区,2014年销售均价为185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8.1%。
(五)各区县(市)差异明显。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赫山区投资增长最快,增长45.8%;大通湖区、桃江县、安化县的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7亿元、10亿元、7.2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8%、9.3%、5.7%。但资阳区(-62.8%)、南县(-20.2%)、沅江市(-17.6%)、高新区(-4.8%)均低于全市平均增速。
从商品房屋销售面积来看,有5个县(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大通湖区(19.9%)、沅江市(18.7%)、高新区(10.9%)、安化县(6.2%)、桃江县(2.5%)。资阳区、赫山区、南县均呈下降趋势,同比分别下降62.7%、13.4%、19.2%。
二、房地产市场下行原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信贷收紧,开发贷款总量有所下降。2014年,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仍采取从严审核、加强管控等措施,进一步制约了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发放。尽管全市金融机构并未停办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但相关信贷政策日益趋紧,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得贷款难度有所增加。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利率普遍上浮,放款时间明显拉长,持续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和住房需求的增长。根据市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9.98亿元,比上年下降10.8%。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趋紧,资金链面临断裂风险。201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86亿元,同比下降6.5%,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低6.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5.36亿元,同比下降32.7%;自筹资金53.29亿元,增长3.1%。自2010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金融机构推出“提高最低首付”和“差别化信贷利率”等相应措施。信贷紧缩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匮乏,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影响房地产企业安全。据金融机构反映:2014年房地产销售不理想,开发企业出现民间融资倾向,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在银行资金来源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企业间相互短期拆借是普遍现象。
(三)市场信心不足,民众观望情绪强烈。2014年,房地产政策出现松动,但是从全市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爆,房地产形势不容乐观,唱空房地产市场的声音不断,宣扬“崩盘论”、“拐点论”,营造了一种房价下降的舆论氛围。同时,首套房贷利率折扣力度较小,多数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上浮,对于购房者来说,购房优惠较小。面对高位运行的房价,大量购房者由于支付能力不足而选择观望,有能力购房的客群又因为政策刺激力度有限未能改善市场预期,因此,购房者趋于理性,观望情绪有所增加。
三、加快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引导和有效调控。由政府牵头组织房管、住建、国土、统计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拿出具体方案和措施,从源头把关,化解土地供需矛盾,切实降低建房成本,实现商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稳定住房价格,促进全市房地产业全面、健康、平稳发展。
(二)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方面,保障性住房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从民生角度出发,能够帮助家庭住房困难群众、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或为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必须继续推行房地产开发与保障房建设并重的原则,将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扩大开发规模,以期对房价的持续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要进一步拓展资金融资渠道。民间投资是房地产开发的巨大潜力市场,除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民间投资外,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应调整自身角色定位,力求快速将企业存货变现为资金。务必改变过往“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策略,而应努力将销售能力放在首位,换取流动资金,更好的投入后期开发中。可采取打折促销的方式加快回笼资金,或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想法设法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曾佳琼]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