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中央推行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全市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与益阳实际紧密结合,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为益阳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现状
(一)规模工业增速平稳。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下同),增速高于全国(6.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7.8%)0.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上半年低开向下、下半年逐渐稳定的趋势。
图一:201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一系列企业帮扶政策和企业入规政策的落实到位,有效促进了全市规模工业的健康发展,企业总量不断扩大。一是企业户数增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46家,新增企业95家,扣除退出企业,净增24家,新增企业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较大,影响到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5个百分点。二是部分企业规模扩大。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578家,比上年增加15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数的61.1%,增加值增长11.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91.4%。其中超5亿元的企业有87家,比上年增加30家,增加值增长8.8%;过10亿元的企业有17家,比上年增加5家,增加值增长7.3%。
(三)中心城区引领发展。2015年,全市8个区县(市)发展比较平稳,年初存在差距较大的现象,但下半年来差距逐渐缩小,全年基本实现了均衡发展,中心城区引领发展。一是发展速度快。中心城区规模企业增加值增长7.5%,其他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9%,增速快0.6个百分点。二是贡献率大。中心城区规模工业企业共计435家,比其他县域规模工业企业少76家,但中心城区规模工业企业平均每家实现增加值6499万元,比其他县域规模工业企业平均每家多1471万元。中心城区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0.5%,比其他县域高1.1个百分点。
(四)园区会战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深入推进园区大会战,效果显著。一是各级园区不断扩园升级,集聚效应提升。市级以上工业园区中现有规模工业企业492家,相比上年净增85家,增加值增长10.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4.0%,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二是各级园区项目建设推进有序。全市园区本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2.7亿元,超出工作目标12.7亿元;新开工新建项目117个,超出年初工作目标7个;新建标准化厂房施工面积234.1万平方米,竣工181.1万平方米。
(五)运行质量不断优化。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运行情况良好,质量不断优化。一是经济效益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年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36.7%,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42.7亿元,增长8.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12.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二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342.2万吨标准煤,下降5.3%;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6%,降幅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7%和7.7%,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0%和10.2%,比上年提高1.9个和0.1个百分点;六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增长4.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7.5%,比重较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
图二:2015年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增速(%)
二、规模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形势较为严峻。2015年,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下行的影响下,需求不足导致的通缩压力持续凸显,经济增长动能向第三产业转移,工业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年工业品价格指数(PPI)下降5.2%,连续4年负增长,分行业数据显示石油、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价格下跌是拉低PPI的最主要因素;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7%,虽然相较前几个月有小幅回升,但该指数仍处于临界点下方,且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有关专家表示,近期工业增速有望小幅回升,但工业经济趋弱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二)部分产业发展较弱。多年来,全市工业主要依赖九大主要产业拉动,2015也不例外,全年九大主要产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高达93.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6个百分点,占强势主导地位。但其中部分行业发展较弱,贡献率明显下降,如电力行业、竹木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表一:全市规模工业九大主要行业增加值情况表
单位:亿元,%
2015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中央推行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全市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与益阳实际紧密结合,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为益阳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现状
(一)规模工业增速平稳。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下同),增速高于全国(6.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7.8%)0.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上半年低开向下、下半年逐渐稳定的趋势。
图一:201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一系列企业帮扶政策和企业入规政策的落实到位,有效促进了全市规模工业的健康发展,企业总量不断扩大。一是企业户数增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46家,新增企业95家,扣除退出企业,净增24家,新增企业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较大,影响到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5个百分点。二是部分企业规模扩大。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578家,比上年增加15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数的61.1%,增加值增长11.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91.4%。其中超5亿元的企业有87家,比上年增加30家,增加值增长8.8%;过10亿元的企业有17家,比上年增加5家,增加值增长7.3%。
(三)中心城区引领发展。2015年,全市8个区县(市)发展比较平稳,年初存在差距较大的现象,但下半年来差距逐渐缩小,全年基本实现了均衡发展,中心城区引领发展。一是发展速度快。中心城区规模企业增加值增长7.5%,其他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9%,增速快0.6个百分点。二是贡献率大。中心城区规模工业企业共计435家,比其他县域规模工业企业少76家,但中心城区规模工业企业平均每家实现增加值6499万元,比其他县域规模工业企业平均每家多1471万元。中心城区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0.5%,比其他县域高1.1个百分点。
(四)园区会战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深入推进园区大会战,效果显著。一是各级园区不断扩园升级,集聚效应提升。市级以上工业园区中现有规模工业企业492家,相比上年净增85家,增加值增长10.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4.0%,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二是各级园区项目建设推进有序。全市园区本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2.7亿元,超出工作目标12.7亿元;新开工新建项目117个,超出年初工作目标7个;新建标准化厂房施工面积234.1万平方米,竣工181.1万平方米。
(五)运行质量不断优化。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运行情况良好,质量不断优化。一是经济效益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年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36.7%,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42.7亿元,增长8.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12.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二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342.2万吨标准煤,下降5.3%;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6%,降幅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7%和7.7%,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0%和10.2%,比上年提高1.9个和0.1个百分点;六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增长4.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7.5%,比重较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
图二:2015年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增速(%)
二、规模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形势较为严峻。2015年,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下行的影响下,需求不足导致的通缩压力持续凸显,经济增长动能向第三产业转移,工业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年工业品价格指数(PPI)下降5.2%,连续4年负增长,分行业数据显示石油、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价格下跌是拉低PPI的最主要因素;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7%,虽然相较前几个月有小幅回升,但该指数仍处于临界点下方,且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有关专家表示,近期工业增速有望小幅回升,但工业经济趋弱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
(二)部分产业发展较弱。多年来,全市工业主要依赖九大主要产业拉动,2015也不例外,全年九大主要产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高达93.0%,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6个百分点,占强势主导地位。但其中部分行业发展较弱,贡献率明显下降,如电力行业、竹木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竹木加工业:2015年,竹木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一方面是因为环保政策影响,今年全市共关停10家竹木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全年产值下降87.6%,这10家关停企业影响全市竹木加工业增加值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是益阳森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吉林森工收购后,生产较上年下降较大,这家企业影响全市竹木加工业增加值增速1.7个百分点。
造纸及纸制品行业:2015年,全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增加值下降5.4%。在环保政策影响下,全市有古杉再生纸厂、五福纸业、五羊纸业、三眼塘恒发纸业、宏发纸业、森裕纸业和恒达纸业等7家企业受到环保监测,企业只能通过减产来减排,生产都呈下降趋势。另外,最大的造纸企业沅江纸业公司仍受市场不景气等原因影响,产值未达7亿元,仅较同期有略微增长。
有色金属冶炼业:2015年,有色金属冶炼业增加值下降6.0%;利润总额下降80.7%。全市共29家有色金属冶炼业规模企业,其中半数企业生产形势下降。主要是受全球市场持续疲软、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目前,钨精矿价格5.68万元/吨,下降30%;锑矿价格3.6万元/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