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国民经济发展开局良好,并高开高走,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1~6月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分别为10.1%、10.5%、10.5%、10.4%、10.4%、10.6%。4~5月份,尽管遭受了非典疫情的负面影响,但我市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上半年多项经济发展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1、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排全省第五位。
上半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4.71亿元,同比增长10.6%,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了近五年来同期的新高,较全省平均增幅高1.2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增幅低于我们的有九个市州,分别是湘潭(10.3%)、衡阳(9.8%)、邵阳(9.0%)、岳阳(10.3%)、张家界(8.4%)、益阳(8.8%)、怀化(9.9%)、娄底(8.6%)、自治州(6.8%);增幅高于我们的有四个市,分别是长沙(13.0%)、株洲(11.0%)、常德(10.8%)、郴州(10.7%)。(见图一)
永州GDP总量占全省GDP总量的5.6%,排位第九,落后于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郴州八个市。(见图二)
2、三次产业构成上,一产业增幅排第五位、二产业增幅居第一位、三产业增幅排第十位。
农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去年初制定的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八个一工程”正稳步推进,并初显成效,农业发展水平在全省的地位日益巩固。上半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39亿元,同比增长3.7%;绝对额在全省排第六位,排在前面的有长沙、衡阳、邵阳、岳阳、常德五个市;增幅在全省位居第四,与郴州齐平,排在前面的有长沙(4.7%)、常德(4.9%)、益阳(4.2%)三个市。
工业发展一枝独秀。长丰集团不仅是永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省工业的一面旗帜;另外,我市的改制调整企业生机焕发,民营企业蒸蒸日上,所有这些都为永州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上半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6.28亿元,同比增长19.5%,落后张家界1.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4.29亿元,同比增长31.3%,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比第二名的益阳高出3.5个百分点。(见图三)
第二产业已成为引领永州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上半年,我市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4.02亿元,同比增加20.8%,增幅比去年同期高9.1个百分点,比张家界低3.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高8.9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5.01%,比上年同期提高15.0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4~5月份,“非典”疫情对我市的第三产业的冲击较大,影响较为明显的有批零贸易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导致这些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对GDP的贡献率明显降低。上半年,我市社会消费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56亿元,同比增长9.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2.30亿元,同比增长8.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增幅仅居全省第十位,排在后面只有张家界(2.9%)、郴州(8.0%)、怀化(7.3%)、娄底(6.5%)四个市。
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十一位。
尽管遭受了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纷纷加大了财源的培植力度和税收的征管力度,全市税收入库形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据统计,上半年我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16.3%,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十位;其中实现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13.7%,绝对额居全省第八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有长沙、株洲、衡阳、邵阳、岳阳、常德、郴州七个市,排在我们后面的有湘潭、益阳、怀化、娄底、自治州、张家界五个市州(见图四)。
我市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十一位,排在我们后面的仅有怀化(10.1%)、娄底(3.2%)、自治州(11.7%)三个市州。(见图五)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上半年,我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86%,居全省第十一位;排在前四位是长沙(9.86%)、自治州(9.63%)、郴州(9.22%)、株洲(8.00%),排在我们后面的有湘潭、衡阳、益阳三个市。(见图五)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上半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22亿元,同比增长40.8%,绝对额在全省居第六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长沙、株洲、衡阳、常德、郴州五个市;增幅在全省排第三位,落后于郴州(60.1%)和娄底(91.2%)两个市。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限额以上)投资完成17.64亿元,增长78.0%,居全省第二位,落后于娄底(169.4%)。(见图六)
5、实际到位外资增幅居全省第八位。
实际利用外资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投资环境的好坏。这方面,我市的差距较大。上半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2171万美元,同比增长68.0%,绝对额居全省第八位,但长沙(25581万美元)、株洲(4576万美元)、湘潭(6017万美元)、衡阳(8972万美元)、郴州(10711万美元)分别为我市的11.9倍、2.1倍、2.8倍、4.1倍、4.9倍;增幅居全省第五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有湘潭(238.0%)、常德(121.1%)、张家界(171.8%)和娄底(310.1%)四个市。
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八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居全省第六位。
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方面我市与省内先进地区的差距较为明显,缩小差距任重而道远。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6元,同比增长9.3%,绝对额居全省倒数第一位,增幅居全省第八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17元,同比增长6.4%,绝对额居全省第八位,增幅居全省第六位,高于我们的有长沙(8.7%)、岳阳(6.5%)、常德(7.3%)、怀化(7.0%)、自治州(8.3%)五个地区。
从上述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和排位情况中,我们可以发现,永州的经济发展跟自己横向比较取得了显著成效,前进了一大步;但纵向与省内先进兄弟市比较,我们的差距显而易见。必须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差距,埋头苦干,迎头赶上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不但要注重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更要注重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发展环境以及人民生活水平。
[永州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