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永州经济运行综述

来源: 时间: 2003-08-0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永州市经济开局良好, 4月下旬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尽管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认真组织实施"三产损失二产补"、"需求不足投资补"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国民经济总体上仍保持了较快增速。

一、当前经济运行主要特征 

    据测算,一至七月,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7.28 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7.9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9.39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9.96亿元,增长8.8%。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7.6%、28.7%和43.7%。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农业在前涝后旱的不利形势下保持了稳定增长。一至七月,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58.41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农业增加值37.93亿元,同比增长3.6%。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8%,拉动GDP增长1.04个百分点。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养殖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一至七月,全市牲猪出栏276.87万头、牛出栏6.67万头、羊出栏14.65万只、家禽出栏3485.52万羽,同比分别增长3.6%、8.2%、7.2%、4.8%。水产品产量为5.58万吨,同比增长5.5%。

    (二)工业生产增速不减,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1-7月,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03.03亿元,同比增长21.2%,完成工业增加值29.94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9.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5%,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54.77亿元,同比增长35.8%,完成增加值16.63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4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走好,1-6月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2.9%,比去年同期提高27.9个百分点,独立核算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8亿元,同比增长143.9%,亏损企业亏损额0.34亿元,同比下降20.0%。

    (三)第三产业逐步回升,贡献率不断增大。一至七月,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9.96亿元,同比增长8.8%,比上半年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4%,拉动GDP增长3.8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15.26 亿元,增长7.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8.05亿元,增长8.7 %;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4.86亿元,增长6.2 %;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4.07 亿元,增长15.2 %;其它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7.72 亿元,增长9.5%。

    (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继续狠抓招商引资,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认真贯彻"需求不足投资补"的工作思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一至七月,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35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完成15.43亿元,同比增长70.7%。

    (五)居民消费稳步增长,消费热点逐渐形成。
    尽管二季度消费品零售市场受"非典"影响较大,增幅有所回落,但我市居民消费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一至七月,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0.13亿元,同比增长9.8%。在消费品市场中,通讯、居住、教育、家庭医疗保健等消费热点正在形成。

    (六)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利用外资高速增长。
    随着我市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得到了高速增长。据海关统计,1-6月,我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817万美元,同比增长了71.0%,其中,进口总额3076万美元,同比增长了42.9%,出口总额741万美元,同比增长826.3%。实际利用外资高速增长,1-7月份达到2672.3万美元,增长90.1%。

    (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形势稳健运行。
    一至七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58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61亿元,同比增长15.9%,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27.1%。一般预算收入中,企业收入同比增长123.2%、农业等四税同比增长23.7%、其他收入同比增长4.4%,工商税收同比增长1.6%。财政支出12.08亿元,同比增长19.9%。
    本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2.60亿元,比年初增加35.66亿元,增长19.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176.38亿元,比年初增长16.5%。各项贷款余额为132.74亿元,比年初增加10.89亿元,增长8.9%。其中工业贷款22.96亿元,比年初增长0.4%;农业贷款28.63亿元,比年初增长20.0%;商业贷款24.05亿元,比年初下降8.4%;基本建设贷款11.74亿元,比年初增长35.3%。

    (八)居民收入增长趋缓,市场物价小幅上升。
    受公务员加薪一再推迟,城市居民收入来源渠道不宽,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增速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缓。一至七月,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元,同比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65元,同比增长6.2%。
    一至七月,我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6%,同比上升3.6%,零售价格指数101.0%,同比上升1.0%。在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中,食品类为103.7%、烟酒类为100.4%、衣着类为101.8%、家庭用品及服务类为95.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为119.6%、交通及通信类为97.2%、娱乐类为104.0%、居住类为101.8%。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趋缓,其增速分别低于经济总量增速3.2个和4.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缓慢增长有可能使内需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
    2、工业产品产销率自四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七月份虽有所好转,但一至七月份仍比去年同期下降1.75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的不理想将直接影响下半年工业的生产。
    3、资金利用率不高。贷款不畅使金融对生产的拉动效应不强,而过高的储蓄率和存贷差又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4、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下阶段经济走势仍存在许多变数,继续保持当前的发展态势仍需作出艰苦的努力。

[永州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