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城市建设,塑造城市特色,是当今城市建设中倍受关注的热点。为了加快永州中心城市建设速度,尽快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实现其对我市经济的带动与辐射效应,市委、市政府去年全面启动中心城市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将运用经营城市的先进理念,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实行项目责任制,确定“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法人经营管理的模式,掀起中心城市建设新高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个生态园林城市初具雏形。最近我们对中心城市建设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城市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各项进度完成较好,但是城市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毗邻两广,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湘西南的交通枢纽和衡阳至桂林之间中心城市,永州城区的总体布局形状是“双核结构,组团布局”。芝冷两区相距18公里,通过零陵大道连接。2002年中心城市面积31.76 平方公里,人口 29.57 万人。1995年设市后,一批城建项目相继建成,特别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把中心城市的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组织了专门班子,对中心城市建设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了“联接南北,沟通东西,美化两岸,突出特色”的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思路,力争将永州尽快建设成一个青山碧水靓城的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建设周期长的社会工程,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是为民办实事,凝聚人心,发展经济的主要举措。今年以来市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两区政府措施得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一是强化了质量管理责任。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了“政府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控”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建立了《业主、施工监理企业单位评优评先办法》、《施工管理企业登记备案制度》、《市政工程管理责任追究制具体实施办法》、《市政工程质量检查实施意见》、《业主、施工、监管单位实施挂牌制度》等一系列突出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和办法。二是规范了投标管理。今年以来,对所有新开工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公开,不搞地区封锁,杜绝了中标单位转包和违法分包,投标率达100%。三是加大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工地质监员、监管员、施工员坚守岗位,土路基施工做到分层碾压,砌体工程质量明显提高。河东路网公司采取过硬的措施,狠抓质量和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监管公司对于每一个施工标段落实了专职管理人员,全天候跟班服务。施工企业根椐倒计时的形象和进度增加机械劳力,24小时全力以赴抢进度,路网工程进展顺利。在8月中旬的质量抽查中,逸云路、翠竹路,站前大道、白竹路和育才路,检查结果都达到了重点工程的管理水平。
据统计,我市1至8月中心城市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89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倍,是我市建市来投资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各项重点工程进度快、质量高,与过去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督战,积极破解工程建设难题,建设环境明显好转。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标志性建筑进度快。
永州火车新站是我市对外联系的窗口,站房及配套设施建设显得非常重要。永州火车站站房主体1至8月完成投资2610万元,经过600名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站房建设全部完工,站房工程已通过由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和接管五家单位联合组织的初步验收,站房工程无论是外观造型、功能设计,还是旅客运力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堪称永州一大标志性建筑。与之相配套的站前广场1至8月完成投资1714万元,广场绿化和广场铺装分别达到70%、30%。站前大道1至8月完成投资943万元。站在站前大道上,火车新站宏伟壮观景象尽收眼底。永州广播电视中心和滨江文化广场是提高我市文化品位的标志性建筑。市广播电视中心1至8月完成投资540万元,大楼主体框架工程已经全部结束。滨江文化广场今年完成投资2380万元,市委大院围墙的拆除和清桥路改造已完成,冷水滩区委、区政府的门面及武装部的门面正在拆除。
二、路网建设初具规模。
走进中心城市冷水滩区河东,道路没有形成网络,市民出入不便,过往的司机分不清东南西北,河西所有车辆通过零陵中路,车辆无法分流,潇湘大桥是连接东西的主要通道。今年城建部门把中心城区的路网工程作为首要工程并倾注了全力,河东路网1至8月完成投资3919万元,随着育才路的拉通,逸云路、翠竹路、双洲路、沿江北路和铁塔路连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路网体系。冷水滩河西连接新火车站的主道白竹路一期工程路基已完成。以及瑚珊路的站前大道至珍珠路口段的路基已形成。将来为零陵路分流提供了通道,我市河西交通瓶颈,不久的将来将会迎刃而解。我市又一条连接两岸的永州大道,1至8月完成投资2814万元,目前一期工程拆迁和土石方已基本完工,现正组织专家对大桥施工图审的招投标准备。
三、主干道改造全面启动。
潇湘东路样板街1至8月投资387万元,中东段剩余工程已完成,北段非机动车道已完成。凤凰路整治工作已全面开工,正着手管线下地施工。芝山区突出南津中路样板街建设这一重点,取消非机动车道和绿化隔离带,使机动车道由14米扩宽到24米,形成双向六车道的快速通道,人行道实现高规格改造,新建4.5米宽的彩色花木绿化带,完善路灯设施,建成融现代化气息和古城特色于一体的省级样板街。
四、城市旅游形成气候。
因宋家洲水电站的蓄水发电,在市中心形成了一个水上平湖。大力开发潇湘平湖旅游,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互相融合,水上娱乐与岸上观景互为补充,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高品位、高密度的旅游精品。1至8月投资11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潇湘平湖“五一”开游以来,游客与日俱增,旅游前景看好。1至8月投资1140万元的冷水滩河东城市防洪大堤,从宋家洲水电站大桥至育才路口工程已尽尾声;沿江北路路基工程完成了85%;1至8月投资792万元的河西沿江路,征地拆迁已完成,道路土石方已全面开工。这两个项目的建设为湘江沿岸风光再添亮点。湘江河道的采砂招标工作正在进行,多年来乱采乱挖这一顽症将得到有效根治。
五、客运设施进一步改善。
通过广告权的拍买,一批新型的市内公交车候车亭落成。随着芝山和冷水难区快巴的开通,投资341万元的市内公交车相继开通,接着投资500万元豪华影视空调车也在此线运行,政府没花一分钱,解决了城区之间无公交车的状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城区之间市内车票价格控制在1至2元的目标,市民非常满意。
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项目资金短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资金情况到位较好的是;火车新站、白竹路、河东路网、永州大道、人防工程、防洪堤、滨江广场等重点工程。零陵北路、潇湘东路样板街、垃圾处理场、河西沿江路等资金筹措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工程进度。污水处理厂河西排污管没完成,河东排污管在南门口段不允许施工,靠近厂内泵房主体完工三分之二,固体接能池完成主体三分之一,配电房、消化池未完成,若无资金注入,工程无法进展。零陵北路二期工程征拆迁困难重重,涵洞及道路尚未开工。因此,要抓住城建打捆资金尽快到位,加快资金投入。同时抓住秋季施工的有利时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今年城建投入目标。
二、阻工现象时有发生。
从城市建设来看,征地拆迁、土地清理、安置用地和违章建筑是造成阻工的主要原因。今年对拆迁户的安置作出了重大调整,改分散临街安置为集中统一安置,在征用老屋组的土地时,群众强烈要求享用大街门面的安置,原富强路安排的39户拆迁户由于规划调整,群众意见很大。永州大道安置小区,滨江广场拆迁安置住宅区,河东路网安置小区,白竹路安置小区和翠园小区,小区道路还没有形成路基,安置房一期工程没有全面开工,由于安置房建设滞后这将是拆迁安置工作的大难题,也是目前施工出现阻工,影响进度的主要原因。
三、工程质量有待提高。
重点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有些施工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设备落后和技术人员匮乏。部分企业没有严格依照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标准操作。滨江广场的清桥路改造,不做水泥稳定基层就直接在土路上打水泥混凝土,育才路部分地段,零陵北路剩余路基工程,沿江北路路基工程存在一些质量问题。8月份业主申报规划局验收的11个点,抽查合格率为66%。
几点建议
一、搞好城市国有资本营运,筹措建设资金。
要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搞好城市国有资本的营运是重要的运作内容。一个城市经济功能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规模和城市质量。而要扩大城市的规模,提高城市质量,抓好城市国有资本营运,充分发挥国有土地资本、城市基础设施等国有资本进行融资,是使城市尽快提质扩容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我市经营城市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我市城市建设水平与相邻的郴州等城市差距较大,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城市。只有吸取沿海及我省部分先进城市建设的经验,利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城市,从而充分发掘土地、经营权等城市存量资产,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就会大有希望。
二、城市建设要突出特色。
为了避免新区开发中的“新城旧貌,千城一面”的弊端,塑造城市特色是最重要的。从永州实际出发,应着力在自然特色,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等方面有所创造。永州为山多、水多的江南水乡地区,做好“潇湘平湖”文章,注重两岸绿化美化和沿江风光带的建设,特别是平湖中的绿洲建设。搞好柳子庙等文物古迹的修缮,尽可能恢复好柳完元笔下的人文景观。下大力建设好大马路,大桥梁,大广场,大公园等一批现代化基础设施。
三、提高市民的参与热情。
重点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始终围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一主题。在确定重点建设投入时,以提高市民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城市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管理和城市就业的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与配套,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让群众在中心城市建设中看到希望,振奋精神,积极主动配合中心城市建设。
[永州市统计局唐京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