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永州市房地产业继续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格局。房地产开发已成为拉动经济的亮点,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为了了解永州房地产市场开发情况,永州市统计局对永州市24家有开发工作量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土地开发面积、自筹开发资金和商品房销售同步增长,但制约房地产开发的因素还很多,不容忽视。
1、开发规模明显扩大。调查的房地产企业今年施工面积35.0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23.7万平方米,增长2.09倍,本年新开工面积11.1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的增加5.56万平方米,增长1倍,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14849万元,比去年增加4328万元,增长41.1%,其中住宅投资完成7635万元,增长1.17倍。舜德世贸广场位于冷水滩凤凰路与零陵路交汇处,该项目总投资8023万元,今年完成投资2695万元,建成后的舜德世贸广场将成为全市最大的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档次、现代化的都市商业群。舜德花园是渝洲房地产公司在冷水滩开发的示范性住宅小区,位于零陵北路中段,该小区2003年5月28日开工,项目总用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可提供862 套住宅。每套110至300平方米不等,绿化率45%,小区突出健康理念,融汇人文意识,点染山水自然,提升文化气质,吸取先进科技,以超前的居住理念规划设计,使平面布局实现对称、流畅、环保的特点,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上对居住的综合需求。东安县亮安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红岭小区用地规模182亩。江华县大通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贸新城用地规模120亩。
2、住房销售快速增长。调查企业共销售现房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5倍,其中住宅销售3.35万平米,同比增长2.28倍。从不同价位的商品房销售比重看:价位在500元/平方米,占29%,500至1000元/平方米占42%,1000至2000元/平方米21.5%,2000元以上占7.5%。单价在500至1000元/平方米之间的商品房,在实现销售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从不同户型面积的住宅销售情况看,90至120平方米户型是开发商推出的主力户型,占总数的47.5%,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大户型比重较大,占总套数的32.7%,从各户型的销售情况来看,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和90至120平方米的中户型热销。从销售对象来看,本地居民购房仍然是消费主体,占所有购房者的95%,外地居民购房者占5%,其中92%的购房者为自住,仅8%的居民是置业投资。鸿基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新益佳服饰方场,室内装饰还没完工,一、二层全部销售,三、四、五层销路看好,商业用房最高售价14000元/平方米,最低为2000元/平方米。江华大通房地产公司今年新建的两栋商品房,完成投资额232万元,实现销售200万元,同比增长11.05%和12.36%,尚未建成的商品房大都已预售出去。
3、企业融资能力强。全市房地产企业,今年房地产到位资金19227万元,同比增长67.7%,从构成来看,主要是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资金。上年结余资金5234万元,今年银行贷款2013万元,同比减少17.3%,自筹资金9466万元,增长53.9%。今年以来调查的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16.99万平方米,土地购置费32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土地开发投资3622万元,同比增长46.5%。
我市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由单纯的投资向投资与消费双重拉动转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市场机制自身调节而发展。
主要原因:
1、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激活了房地产市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化,实物分房制度的结束,使广大城镇居民家庭彻底消除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一般家庭都加入了购买商品房和住宅的行业。从2003年开始永州市政府严格控制土地出让价格,规定市区土地最低出让价格为35万元/亩,对区位、地段较好的地块实行公开拍卖,同时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集资建房,加大了对住宅小区和公务员小区的开发规模,杜绝了无资质、小规模零星开发。县区政府为房地产开发商制定优惠政策。江华县委、县政府根据县城的需要和开发商大通房地产公司的意愿,采取措施促进商贸城的开发,政府没花一分钱,昔日光秃秃的黄土岭,崛起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大厦,向人们展示了“神州第一瑶城”的巨大变化。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的东安县新世纪广场的建设,与东安县委县政府优惠政策分不开,现已成为全县唯一的高档服饰、小商品等专业的规范性市场。这些措施不但有效的激活房地产市场,而且促进了房地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品位的提升加快了市场发展步伐。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在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中,城市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东安县、祁阳县和江永县县城的亮化,居民购房的决心和信心大大加强。城区路网建设、标志性工程建设和县区的扩城,增强了房地产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洛湛铁路、衡枣高速公路的新建,交通环境大为改善,带来更大的人流和物流,将有力的推动我市房地业的发展。
综观永州市房地产市场,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快速的、发展的,但制约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因素还很多,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房地产企业开发整体水平不高。双牌县、江永县和蓝山县没有房地产企业,道县和新田县房地产开发刚刚起步,其它县区房地产企业规模很小,抗风险能力差。由于房地产是热点产业,部分单位、个人开发见缝插针,这些单位和个体户,一无房地产开发资质,二无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打着单位集资建房的名义进行开发,而国家明文规定房地产开发必须具备开发资质证、营业执照等方可进行开发。部分企业资金短缺,融资能力不足,造成开发产品品位不高,小区建设密度过大,对城市景观和品位造成影响。
2、开发商税费负担过重。据调查房地产公司税费负担为110元/平方米,收费部门多达11家,比较沿海发达地区4.1%的税和2%的最高限费高出很多。芝山区优惠政策明确规定在小区范围内经营,三年内免交或小交税费,而芝城花园还在建设中,工商税务等部门就强行收足有关税费。市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的众人集团与市房产局就开发芝城花园签订的费用300万元包干协议因体制下放变成一纸空文,现建房、卖房要到区房产局办理有关手续,费用高达6%。江华县大通房公司1999年曾因不堪各种税费负担被迫停业。
3、房地产二级市场不活跃。从2000年开始永州市全面放开了房改房上市交易,降低了房改房上市的门槛,全面启动了住房二级市场,到目前为止,每年交易5万平方米,交易户几百户,多数人想换房,却留恋单位房的管理,房地产二级市场消费局面没有形成。
[永州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