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品市场物价走势:
2004年,在国民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全国的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产价格指数及消费品价格指数均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走势,分析永州市今年一季度的消费品市场物价走势呈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一)食品上涨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
继上年元月份永州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后,连续15个月,全市消费品价格指数呈平稳上升之势。今年1-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比上年同期增长1.7%。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1.4%;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2.8%。分类看: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类、居住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08.0%、101.7%、97.2%、99.2%、97.9%、97.9%、99.4%、103.9%。在食品类中,上涨比较明显的有:粮食类、油脂类、肉禽及其制品类、水产品类、干鲜瓜果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24.6%、128.4%、117.8%、113.1%、107.2%。粮价上涨,带动相关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供求关系的改善,使工业品价格下降速度趋缓,从而促使消费品价格指数止跌回升。
去年以来,国际、国内市场原材料、能源、动力、农产品等生产资料相对紧张,稻谷、小麦、棉花、天然胶等农产品大幅减产,美伊战争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全球经济景气转暖,推动贸易增长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有色金属、钢材等一些重要原材料产品的价格回升。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提高,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反应在消费领域中,工业品的销售价格下降速度减缓,促使消费品价格指数止跌回升。
二、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物价回升
2003年及今年一季度,消费品市场价格水平的全面回升,是我国宏观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客观反映和内在要求,一定幅度的价格回升,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改善,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分析预测,永州市今年的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将在102.5%左右,这属于合理范围内的价格回升。全市物价在短期内过快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一是从国际环境看,由成本推动的价格上升趋势很难延续。由于美伊战争、SARS事件、禽流感等事件的影响,不少国家调低了其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生产规模压缩,生产资料价格的进一步回升受到抑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上涨势头会逐步趋缓。二是从国内看,经济增长的长期性需求约束和供给结构的矛盾仍然对内需增长产生较大压力,致使物价持续大幅上升缺乏推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只是略有缓解,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三、粮食、猪肉等主要食品的价格走势及其价格上涨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粮食、猪肉的消费价格走势
从上年9月份开始,粮食、食用油、猪肉等主要食品的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进入今年二月份,这些主要食品的价格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对于其价格的上涨,各界褒贬不一,我们认为,这次涨价是商品价格的合理回归,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
由于上年全球粮食减产,世界粮食库存减少,再加上我国近几年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退耕还林以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粮食减产,粮价不断提高。晚稻米由上年元月份的2.2元/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2元/公斤,上涨45.5%;早稻米由上年元月份的1.6元/公斤,提高到目前的2.4元/公斤,上涨50%。由于粮食价格的提高,饲料的价格也相应提高,牲猪生产成本提高,猪肉零售价格由上年元月的11元/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4元/公斤,上升27.3%。预计,粮食、猪肉等一些食品的价格今年后期仍将有所上升,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行,其价格上涨幅度将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会出现爆涨的情况。
(二)粮食、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对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影响。
1、有利于启动市场,带动消费。
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 加农民收入。
3、 粮价及其相关食品的价格上涨对高、中收入家庭影响不大,但对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据调查,由于米、油、肉等食品的价格的上涨,城市居民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支出要比涨价前多支出55元左右,这55元对于高、中收入的居民家庭来说,影响是很微小的,而对于城乡低收入的贫困人口、靠吃低保的职工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政府各级各部门应高度关注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商品,也是社会稳定的关键。各级各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加强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抓好粮食生产,保证市场供应,避免粮价大起伤民、大落伤农的现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维护好社会稳定。
2004年,在国民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全国的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产价格指数及消费品价格指数均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走势,分析永州市今年一季度的消费品市场物价走势呈现出如下主要特征:
(一)食品上涨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
继上年元月份永州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后,连续15个月,全市消费品价格指数呈平稳上升之势。今年1-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比上年同期增长1.7%。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1.4%;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2.8%。分类看: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类、居住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08.0%、101.7%、97.2%、99.2%、97.9%、97.9%、99.4%、103.9%。在食品类中,上涨比较明显的有:粮食类、油脂类、肉禽及其制品类、水产品类、干鲜瓜果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24.6%、128.4%、117.8%、113.1%、107.2%。粮价上涨,带动相关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供求关系的改善,使工业品价格下降速度趋缓,从而促使消费品价格指数止跌回升。
去年以来,国际、国内市场原材料、能源、动力、农产品等生产资料相对紧张,稻谷、小麦、棉花、天然胶等农产品大幅减产,美伊战争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全球经济景气转暖,推动贸易增长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有色金属、钢材等一些重要原材料产品的价格回升。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提高,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反应在消费领域中,工业品的销售价格下降速度减缓,促使消费品价格指数止跌回升。
二、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物价回升
2003年及今年一季度,消费品市场价格水平的全面回升,是我国宏观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客观反映和内在要求,一定幅度的价格回升,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改善,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分析预测,永州市今年的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将在102.5%左右,这属于合理范围内的价格回升。全市物价在短期内过快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一是从国际环境看,由成本推动的价格上升趋势很难延续。由于美伊战争、SARS事件、禽流感等事件的影响,不少国家调低了其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生产规模压缩,生产资料价格的进一步回升受到抑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上涨势头会逐步趋缓。二是从国内看,经济增长的长期性需求约束和供给结构的矛盾仍然对内需增长产生较大压力,致使物价持续大幅上升缺乏推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只是略有缓解,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三、粮食、猪肉等主要食品的价格走势及其价格上涨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粮食、猪肉的消费价格走势
从上年9月份开始,粮食、食用油、猪肉等主要食品的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进入今年二月份,这些主要食品的价格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对于其价格的上涨,各界褒贬不一,我们认为,这次涨价是商品价格的合理回归,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
由于上年全球粮食减产,世界粮食库存减少,再加上我国近几年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退耕还林以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粮食减产,粮价不断提高。晚稻米由上年元月份的2.2元/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2元/公斤,上涨45.5%;早稻米由上年元月份的1.6元/公斤,提高到目前的2.4元/公斤,上涨50%。由于粮食价格的提高,饲料的价格也相应提高,牲猪生产成本提高,猪肉零售价格由上年元月的11元/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4元/公斤,上升27.3%。预计,粮食、猪肉等一些食品的价格今年后期仍将有所上升,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行,其价格上涨幅度将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会出现爆涨的情况。
(二)粮食、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对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影响。
1、有利于启动市场,带动消费。
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 加农民收入。
3、 粮价及其相关食品的价格上涨对高、中收入家庭影响不大,但对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据调查,由于米、油、肉等食品的价格的上涨,城市居民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支出要比涨价前多支出55元左右,这55元对于高、中收入的居民家庭来说,影响是很微小的,而对于城乡低收入的贫困人口、靠吃低保的职工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政府各级各部门应高度关注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商品,也是社会稳定的关键。各级各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加强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抓好粮食生产,保证市场供应,避免粮价大起伤民、大落伤农的现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维护好社会稳定。
[永州市城市经济调查队 何夏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