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精心打造“三城一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电力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扎实工作,全区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业经济较快发展,规模工业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财政、金融稳健运行。1-5月,实现芝山生产总值14284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42万元,增长4.3%,拉动芝山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9529万元,增长13.4%,拉动芝山生产总值增长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3178万元,增长12.1%,拉动芝山生产总值增长5.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22.4:33.9∶43.7 调整为21.1∶34.7∶44.2 。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1、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夏收粮食丰收在望。1-5月,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48616万元,同比增长4.5%。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下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使芝山区今年的春夏播种面积总量及结构发生积极变化。1-5月春夏播种面积51.3千公顷,增长3.7%。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较快。春夏粮食播种面积33.92千公顷,增长4.2%,其中:早稻23.72千公顷,中稻2.59千公顷,分别增长4.7%和2.8%,使多年来早稻面积持续下降的局面得到扭转。杂交稻面积26.09千公顷,增长6.7%,优质稻面积14.42千公顷,增长12.7%。豆类春夏播种面积3.5千公顷,增长3.9%,药材种植面积0.17千公顷,增长13.3%。蔬菜春夏播种面积7.76千公顷,增长3.5%。目前夏收粮食作物长势良好,夏粮丰收在望。畜牧业、水产业保持了稳步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成果初步显现,推动了全区农业经济良性发展。
2、区属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1-5月,区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648万元,同比增长2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48万元,同比增长51.7%。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重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轻工业,比轻工业快57.3个百分点;二是民营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幅达78.7%;三是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良好。1-5月,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948 万元,同比增长65%,增速提升37.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08万元,增长30.5%,非国有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140 万元,增长73.5 %。工业销售产值17639万元,增长64.1%,工业产品产销率98.3%。亏损企业减少到1家,减亏158万元。区属规模工业实现利润518万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25%,比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四是中央、省、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5月份大幅回升。5月份中央、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止住了下滑势头,快速回升, 同比增长了32.3%。化工集团公司、建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塑料厂、哈陵公司、海利生化公司、烟厂等都走出了前几月的低靡状况,生产出现了生机,特别是辖区内常德卷烟厂零陵分厂、建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化工集团公司、南津渡电站4家大中型企业及时代阳光药业公司5月产值大幅增长,从而推动了全区规模工业发展速度上升。1-5月,中央、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9738万元,同比增长5.1 %,由于5月份中央、省、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提速9.8个百分点,从而推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较快发展,1-5月辖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6.3%,比1-4月提速6.8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5月,全区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69万元,同比增长27.6%。城镇以上投资完成20061万元,同比增长83.18%。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一是国有及其它投资增加。国有及其它投资完成8733万元,同比增长44.2 %;二是投资继续向基础行业和基础设施方面倾斜,特别是工业和小水电开发。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投向制造业7506万元,同比增长515%,投向城市公共交通业664万元,投向电力供应业306 万元;三是城镇投资项目增加。城镇投资项目5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投资项目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6个。四是房地产业投资好转,商品房销售价格回升。1-5月房地产业投资3771万元,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2万平方米,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由去年同期的每平方米490元上升到540元,升幅达10%。
4、消费市场旺盛,商品物价上扬。1-5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270万元,同比增长12.5%,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4%,实际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1-5月社会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城市市场销售快于农村市场。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5738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9532 万元,分别增长13.2%和11%,城市市场增幅快于农村市场增幅2.2个百分点。二是餐饮业营业额和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速快。餐饮业零售额9238万元,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5770万元,其他零售额262 万元,分别增长12.6%、12.5%、和6.1%。市场物价继续上扬。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3.9,消费物价上涨13.9%。
5、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金融形势稳定。1-5月,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706万元,财政支出7948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和2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41万元,增长19.8%,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116万元,增长48.3%,上划中央及省所得税收入549万元, 同比增长11%。收入分部门看:财政部门746万元,完成过半任务849万元的87.8%,国税部门1764万元, 完成过半任务1950万元的90.5%,地税部门1196万元, 完成过半任务1840万元的65%。5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2128万元,比年初增长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2948万元,比年初增长1.4%,各项贷款余额184773万元,比年初减少8%。
6、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5月,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72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2101元,分别增长13%和15.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19元,人均生活费现金支出525元,同比增长10.6%和9.4%。
7、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绩。据初步统计,全区引进内资项目84个,到位资金16746万元。进出口总额5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299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6746万元,增长242.9%。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5月,全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下阶段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乃至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区属工业发展水平较低,产出效应不明显。主要表现:一是区属工业经济总量小。区属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8%。二是对工业发展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区属大企业少,中小企业成长缓慢。全区没有一家资产、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的企业。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困难,设备落后,产品不能升级换代,企业发展步履维艰。三是区属工业生产力水平低。区属工业企业主要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缓慢。四是区属工业缺乏特色优势。尚未培育起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企业经营粗放,缺乏知名品牌。
2、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芝山区中小企业发展有较大影响。为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及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严格用地管理、信贷投放和项目审批,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紧缩银根和加大对部分过热行业整治力度的有关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清理和严肃查处违规建设项目、实行差别价格政策及清理开发区等,这些政策措施对全区中小企业发展有较大影响。
3、招商引资项目档次低。今年新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档次比较低,大项目小,投资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只有5个,占全部项目的6%,招商引资项目大多集中在商业和服务网点开发、锰冶炼、初级产品加工、小水电上,对经济发展短期内有一定作用,但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作用不大。
4、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筹措难度大,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今年芝山区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筹措改革成本,但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地理位置欠佳等原因造成改革成本筹措难度大。国有企业职工“两个置换”后,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各级政府虽通过多种渠道,使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但一部分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弱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十分困难,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三、下半年经济运行趋势及对策建议
平稳发展仍将是下半年芝山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农业生产如无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将保持稳步发展;工业生产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平稳发展,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出现回落;社会消费品销售旺盛;招商引资较快发展;财政收入将保持较大幅度增长,金融形势比较稳健;市场物价将会继续小幅上涨;居民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坚持一手抓好粮食生产,一手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从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情况看,有个显著特点:农民依靠农业增收超过工资性增收,因此,应遵循市场规律,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有关政策,着力抓好粮油生产和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组织带动农民主动性调整结构,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坚持工业民营化取向,盘活民间资金,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5月,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国企改革步伐慢,原材料价格上涨过猛,能源供应趋紧,资金周转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应继续坚持工业发展以民营为主,盘活民间资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确保全区工业经济更快发展。
3、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力度,加快小水电开发投资。努力拓展消费品市场,扩大有效需求,增强经济拉动力。
4、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用好用足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区地理人文环境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力求在招商引资上有新的突破,取得更主动的地位。
5、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盘活国有资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6、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再就业工程”建设,帮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广开就业门路,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促进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永州市芝山区统计局 吕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