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祁阳县农民现金收入创历史新高

来源: 时间: 2004-08-0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农业生产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农民收入实现新的突破。据农调点住户调查,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34.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7.5元,增长15.3%,创同期农民现金收入历史新高。

    一、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特点

    1、工资性收入增长讯速。在工资性收入中,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收入537.3元,增加62.4元,增长13.1%,农民从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报酬收入人均173.6元,增加近25.3元,增长17.1%;农民外出打工收入人均332.6元,增加42.7元,增长14.7%;农民从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工资收入人均31元。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为40.2%。

    2、家庭经营收入增幅明显。据统计,我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687.4元,增加86.7,增长14.4%。第一产业收入人均535.7元,增加40元,增长8.0%,其中牧业现金收入人均362.8元,增加64.8元,增长21.7%。第二产业人均收入19.4元,增加9元,增长86.5%。第三产业收入人均132.2元,人均增收27.7元,增长26.6%,其中收入绝对数较大的第三产业服务现金收入人均123.1元,占第三产业收入的93.1%。

    3、转移性收入大幅提高。数据呈现,我县农民转移性收入人均97.8元,增加45.7元,增长87.6%。其中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带回25元,增加12.2元,增长95.3%。 

    二、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上升的直接原因

    1、牧渔业为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今年上半年农民牧业现金收入人均362.8元,增加64.8元,增长21.7%,其增加额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额的36.5%,其中,出售肉猪及猪肉人均297.9元,增加67.4元,增长29.2%;出售家禽人均增加5元,增长18.3%。农民渔业现金收入人均57.2元,增加35.5元,增长61%。如黎家坪镇江边湾村上半年共养牲猪1500头,创产值100万元;文明铺镇联益村放养鱼塘、鱼池200亩,观音滩镇任塘村100亩,三口塘镇上椿村60亩,预计上半年共创产值18万元。

    2、劳务输出促进了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的快速增长。据调查测算,今年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达23.4万人,比上年同期略有所增,实现劳务收入6亿元。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稳定增长,加之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到位,使农民外出从业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外出从业得到收入332.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7元,增长14.7%,其增加额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额的24.1%,有力地促进了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的快速增长。如白水镇珠玉村上半年外出务工人数达380人,且人均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直接带回祁阳资金达50万元。

    3、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取得实效。上半年,县委、县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进一步得到了实惠。元至6月,全面落实了“一降两补”政策,减轻农民税费1600多万元,兑付“两补”资金857.58万元,粮食直补政策已基本到位,粮食直补政策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6元。梅溪镇关心村人口为668人,上半年直补资金6785.3元已全部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目前,该村汪洋如海的果树林,百亩葱绿的反季蔬菜基地已形成丰收之势。

    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有赖于多种经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今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始终抓住结构调整这把“双刃剑”,发展5000亩以上生姜、香芋、苕头、无公害柑桔等农产品基地21个,落实订单农业面积23.8万亩,同比增加12.8万亩,新发展各类民间行业协会和专业流通组织23个;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下马渡镇六合塘村,在往年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上半年共种埴晚熟碰柑120亩,水果育苗40亩,预计可创收80万元。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我县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农民家庭经营人均收入占人均现金收入的51.5%。

    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保证了农民增收的持续增长。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县今年以来多方筹集资金161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06个,整修村级公路98公里,新建沼气池200个,为农业经济注入了强有力的“催长剂”,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三、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农民全年收入满堂红

    上半年,祁阳县农村经济形势整体看好,从政策效应、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农业生产形势等方面对农民收入增加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影响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不利因素,需要继续采取措施,确保农民增收到位。

    1、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目前农作物长势良好的态势,为全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2、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上半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处于高位,各级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下半年农产品价格的回落。

    3、把农业生产资料限价销售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保障农资的及时供应和抑制生产费用的过快增长。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为438.18元,增加165.7元,增长达60.8%,增幅远远大于农民现金收入增幅。生产费用的过快增长将会直接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增加,要千方百计把农业生产资料限价销售政策落到实处。

    4、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近年来,农村二、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周边市县比较明显滞后,农民从中得到的收入有较大差距。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瓶颈。

    5、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为非农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以形成新的就业空间。

    6、高度关注并解决好农村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如何使低收入户、困难户提高收入。农村内部收入差异的实质是低收入农户收入太低。缓解收入差距首先必须使低收入户收入快速提高,当前和今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应重点考虑解决好农村低收入户的增收问题。

    7、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一是增加财政用于农业投资的比例,财政资金要继续向农业倾斜。二是调整农业投资方向,增加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支持农技推广体系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把良种的引进、扩繁、销售等经营活动与技术推广结合起来,既搞活自身,又起到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和示范的作用。

[祁阳县统计局 杨燕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