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控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引导非国有投资,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为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59亿元(不含跨区项目),同比增长36.09%。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及城镇个体私人建房完成投资69.38(以下简称50万元以上项目),增长49.69%。
一、投资运行主要特点:
(一)产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今年以来,为了稳定农业的基础作用,加强了对农业、林业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加大了对工业、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倾斜,使全市的投资取向有了较大的改善,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1、工业投资强劲增长,技术改造成效显著
今年,全市积极实施“兴工强市”的战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使工业投资总量快速上升,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1-9月,全市50万元以上项目中,工业投资完成27.80亿元,同比增长94.68%,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0.99%上升到今年的30.02%,提高9.03个百分点。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紧紧围绕以培育壮大和提升一批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求,重点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永州经济的发展。今年,全市更新改造投资在一批重大技改项目的带动下,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1-9月,更改投资完成16.77亿元,同比增长190.3%,技改投资成为拉动永州市投资增长的一大亮点。
2、农业投资得到加强
永州是农业大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为了促进全市农业的发展,全市的投资近年来逐步向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倾斜,农业投入有所加强。2005年1-9月,在50万元以上项目中,农业投资完成2.18亿元,同比增长406.98%,兴修水利、开垦良田、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全市的农业投资得到了加强。
3、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基础性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为了提升区位优势,改善发展环境,永州市加强了对城乡道路、交通、信息传输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力度,使全市的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1-9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08亿元,同比增长17.25%。其中:道路及城市公共设施完成9.28亿元,同比增长19.90%;信息传输与其他信息服务业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9.64%。永州大道、河东路网、长丰工业园、潇湘西路等道路的相继建成使冷水滩区市区道路愈来愈漂亮。祁阳县的西区及沿江路开发,东安县的东安大道、滨江路、永东公路、官田路,道县的省道S323线的改造,宁远的九嶷大道,等等,使永州的道路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县的滨江风光带、宁远的九嶷文化广场等城市建设公共设施,给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好的场所。移动“358”工程、铁通通信线路改造、2005年电信工程等项目使永州市的通信业更加发展壮大。
(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省委、省政府对永州市考核的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共25个,其中:在建项目有18个,正在洽谈的项目2个,跨年度开工本年无完成额的项目3个,准备新开工的项目2个。在建的18个项目中,大部分项目资金到位好,进展顺利,其中有6个项目前期工程已经竣工,并相继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常德卷烟厂零陵卷烟分厂30万大箱卷烟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21315万元,该项目自2005年1月开工以来,工程进展较快,资金到位良好,1-9月完成投资8882万元。长丰汽车永州分公司涂装及总装车间投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67亿元,项目于2004年9月开工,已完成投资5600万元。涂装技改已基本完工,总装技改也已开工。湖南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的细木板生产线,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一期工程完成3100万元,于2005年3月已投入生产,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该项目年产值可达1亿元人民币,年创利税1800万元。永州科茂林化公司的松香松节油松脂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工程于2005年3月完工,完成投资4950万元,产品质量优良,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宁远榕达钢业30万吨轧钢生产线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于2003年4月动工,一期工程投资7300万元,已于2005年6月完成。湘江纸业15万吨高档包装纸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是全省实现工业强省目标的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计划总投资10.3亿元。2004年1月动工,累计完成投资2.32亿元,各主体车间的桩基施工已基本结束,已进入厂房施工阶段,施工进展顺利。
(三)民间投资增长较快,投资资金多元化
近年来,投资资金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依赖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向外商投资、企业自筹、个人集资等多种融资方式转变。今年1-9月,全市投资到位资金80.16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4.54亿元,同比增长20.29%,占全部到位资金的5.66%,同比下降3.28个百分点;银行贷款10.79亿元,同比增长73.96%,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3.46%,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民间资金64.83亿元,同比增长101.21%,占全部到位资金的80.88%,同比上升4.51个百分点。以上表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趋势逐步形成。
(四)大部分县(区)投资增幅在高位运行
在11个县区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额增幅超过40%的有6个,县区投资增幅加快,主要是各县区为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向内地转移项目、加快城市化进程所至。1-9月,大部分县(区)的投资增幅均达到了40%以上。如:宁远县为196.42%;东安县为93.80%;祁阳县为87.14%;道县为52.37%;江永县为43.48%;零陵区为42.71%。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迅猛增长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需求扩大,为了满足全市的需要,永州积极发展商品房建设,房地产市场呈现供求两旺的态势,市场处于景气状态。
1、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
今年1-9月,全市房地产企业完成投资8.63亿元,同比增长82.65%。其中:住宅投资4.57亿元,同比增长79.9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52.95%;办公楼投资0.12亿元,同比增长1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01亿元,同比增长116.1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34.88%。
2、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增长
今年,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大量增加,至9月末房屋竣工面积达43.3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0.75万平方米,办公用房3.22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9.37万平方米。
随着福利房制度的取消,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房的需求愈加旺盛,目前,全市的商品房价格虽然上升较大,但市场供求却仍很旺盛。1-9月,房地产企业房屋实际销售面积达36.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0.7%,预售面积达25.63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653.12%。
3、资金到位良好,结构优化
今年1-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9.86亿元,占本年计划投资的60.66%,其中:国内贷款1.24亿元,占到位资金的12.58%,同比下降6.91个百分点;自筹资金6.87亿元,占到位资金的69.68%,同比提高5.71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趋于优化,筹集资金的能力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严的土地、金融政策对投资的影响日渐突出
近两年来,国家采取新的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过快增长,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防止投资大幅波动和经济的大起大落,这给永州市投资增长带来了一定影响。清理整顿开发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使部分新增项目无法立项或不能如期开工,影响建设进度和后期项目的储备。国家从严的货币政策,使银行贷款增长较慢,建设投资明显偏紧。一部分重点项目由于银行贷款不到位,不能按计划开工,或开工后不得不暂停下来。
2、房地产开发过快,物业管理服务质量难以及时跟进
1—9月,全市施工面积达133.06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达68.02万平方米,目前空置面积达8.62万平方米。到明年,今年开工的商品房将大量完工,商品房的销售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开发过快,会造成大量的商品房空置,这将严重地影响投资商成本的回收和银行的信贷资金的回笼。房屋交付使用后,物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人员缺乏,管理不到位,效率低下,发挥不了其职能作用。
3、招商引资难度增大,项目履约率低
近年来,永州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区位条件限制,环境、拆迁、配套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实际引资的效果仍不理想。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已启动的占77%,而在启动的项目中因各种原因启而不动的现象仍然存在。
4、投资环境不够理想
一是所处地理位置缺乏对投资商的吸引力,缺乏产业聚集优势;二是虽然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政策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全部得到落实;三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效率低。如:征地拆迁问题,水及电等资源、能源问题。
5、对引进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
项目只管引进,对项目完工后的经济效益如何,如何发挥项目投产后的最大经济效益等方面,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和妥善解决。如:双牌大自然木业公司的细木板生产线,项目投产后,产品供不应求,但目前的原材料供应却成了问题,不能发挥项目的最大生产量。道县科茂林化公司的松脂生产线,一期工程完工后即投入了生产,产品十分畅销,但目前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却成了大问题,到银行贷款手续十分繁杂,甚至贷不到款。
三、全年投资走势预测及2006年展望
根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的完成情况,考虑第四季度正是投资的高峰期,结合在建项目和预建项目情况,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4%,比2000年增长149.62%,平均每年递增19.98%,比“十五”预期的目标提高8.98个百分点。2006年随着永州市国民经济各行业运行质量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在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永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广阔的空间。二广高速邵永段与洛湛铁路永州南段进入投资高峰,为全市跨地区项目投资拓宽了空间。加之2005年新开工的500万元以上大项目,有近50%的项目在2006年进入投资高峰期。2006年又有一批新的大项目上马,可以支撑2006年投资的增长。全市城市建设正在形成新的框架,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望达到160亿元。
四、主要建议
1、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和投资方式
为了确保投资的顺利进行,解决好投资所需资金问题,一方面是进一步搞好银企合作,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把维护金融安全、建立银企互信机制和加强贷款营销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政府部门金融维权和向银行推介项目力度,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是合理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拓宽投资领域,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建设领域。
2、充分发挥好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消除民营经济发展和全民创业的体制性障碍,对民营经济“同环境、同政策、同待遇、不加码、不歧视、不干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征地、办证、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3、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好坏,决定投资者的取向,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永州落户,我们必须下决心彻底整治投资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行政、政策、法制、市场环境,特别是诚信环境,最大程度地降低外来投资者的成本和风险。此外,要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4、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今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突出抓好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大项目和低消耗、低污染、低用地的外资项目。
5、提高投资效益,防止盲目扩大投资
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投资决策,自我承担风险机制,使企业真正能够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投资,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资本、资源配置,引导分散化的资本相对集中投入,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永州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