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旅游业作为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今年以来,在引领第三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据统计调查,1-8月份,全县旅游业实现增加值5000万元,同 比增加48%,拉动第三产业增长5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34%,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41%。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笔者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受颇多,启发很深。
一、祁阳旅游业大兴起引领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祁阳不仅素有“锦绣潇湘”的美誉,同时,正处在张家界、南岳、桂林旅游黄金走廊。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特别是人们旅游意识不断增强,使之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初步走出一条“吃、住、行、游、娱、购”互动发展的路子,有效地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了旅游业发展规模。由于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各景区投资热情高涨。
今年以来,各景区共投入资金4190万元,同比增长63%。其中:金洞漂流公司投入资金3000万元,新建了空中索道、蒙古包、滑草、玻璃球等冬季游项目,目前正在着手祁阳八庙天然温泉休闲度假风景区规划建设工作和牛头山宾馆建设,并计划明年追加投资7000万元,改道小黄司河,落差由目前的78米增加到110.3米;三圣湖旅游区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开发了黄沙河漂流、三圣山庄、三圣酒楼、三圣休闲广场、水上娱乐、三圣殿及办公楼等7个项目,并合同利用内资5000万元,筹建三圣湖上海山庄和瑶族山寨;龙溪李家古民居旅游开发公司动员村民入股40多万元,同时引进上海观光旅行社资金40万元,联合开发李家大院民居及旅游项目。通过各种形式的开发、整合,全县初步形成了四日游线路,即金洞漂流一日游、三圣湖休闲度假一日游、湘江一日游旅游线路(石洞源红色旅游线路正在开发中,尚未对外开放)。同时建成了五大风景区,即以金洞漂流为中心,带动浯溪碑林、湘江风光带、三圣湖度假、石洞源红色旅游齐头并进的格局。随着旅游业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大,旅游经济效益逐步凸显。1-8月份,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42.5万人,同比增长47 %,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49.8%;上交营业税金及附加850万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尤以金洞漂
流最为火爆,双休日高峰期每天接待游客达2000人以上,平常每天接待游客1600人左右,共接待游客16.2万人,同比增长47.3%,实现门票收入2187万元,同比增长49%。在金洞漂流的带动下,浯溪公园的票价由去年的10元提高到今年的35元,接待旅客比上年同期增加3.1万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47.8%。光大、华夏、浯溪、祁港等5家旅行社接待游客34万人次,同比增长55%,组织游客出游1万人次,同比增长61%,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20万元,同比增长70%。
(二)做活了住宿餐饮业发展文章。在旅游业的拉动下,促进了住宿餐饮业的超常规发展。今年来,全县新增宾馆酒店22家、餐饮排档80家,新增床位360个,新增酒店餐饮就业人员450人,其中仅金洞漂流牛头山附近新增饭店30家(去年只有一家)。同时,各酒家餐馆加快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努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如锦江宾馆今年投资60万元,将中央空调改为分体空调,并增购了音响、增加了床位、增添了床上用品;万寿宫宾馆投资200多万元,安装了电梯,并对南楼进行全面改造;华天宾馆投入资金20多万元,添置床上用品、进行室内装修、并对大厅进行亮化。目前,锦江宾馆已申报为三星级宾馆,万寿宫、兴都、汇嘉等宾馆、酒家也加快了向二星级宾馆提升过程,极大地改善了旅游接待条件。据调查统计,5-8月,全县各宾馆共接待游客25.5万人,同比增长48%;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6%,同比增长45.6%。住宿业实现营业收入765万元,同比增长49.1 %;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8806万元,同比增长16%。特别是星期五、星期六,华天、万寿宫、锦江、兴都、汇嘉、浯溪宾馆、祁阳宾馆、金洞宾馆等17家宾馆出现应接不暇的局面;大中华、故乡缘、神龙、湘水人家、湘里人家等21家上档次酒店异常火爆。
(三)提高了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今年全县共投资1620万元,修建通往各景点的水泥路28公里、柏油路26公里。其中凤凰-白果市15公里水泥硬化已全面完工,龙潜凼-汪家8公里路段、太平-大江水库13公里路段正在进行全面铺油。至此,通往各景点的道路得到了全面改观。同时,也刺激了运输业的大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客运汽车630辆,同比增长7.1 %;城市出租车699辆,增长6%;摩托车21704辆,增长5.8%;公共汽车53台,同比增长4%;完成客运周转量76167万人公里,增长10%;实现营业额4000万元,增长7.8%;上交各种税费310万元,增长6%。其中仅金洞漂流公司一家就拥有面包车30多辆,年收入8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正在筹划投资400万元,购买环保型电瓶车80台。
(四)带动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兴旺。随着旅游客流量的速增,带动了商贸流通呈现出购销两旺。1-8月,全县实现批发零售总额10.1亿元,创利税666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1%、13.5%。特别到双休日旅游高峰期,步步高超市、友谊广场营业额相当于一周前五天营业额的总和。目前,在县城人民路、民生路等黄金地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服装鞋业超市、综合商场、电子产品连锁店、日常用品便利店,形成了旅游购物中心区。据统计,1-8月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560个,新增经营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场3家;游客带来的商品销售收入为2039万元,同比增加19%,旅游商品
销售收入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12%。
(五)促进了服务娱乐业发展跟进。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催生了服务娱乐业快速跟进。目前全县共有大小的娱乐场所245家,从业人员2500人,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2%、14%;实现营业收入3540万元,同比增长14%;上交营业税及附加26万元,同比增长27%。各娱乐场所精品茶点、豪华包厢、超级功放一应俱全,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截止8月底,全县娱乐场所共接待游客1.5万人,同比增长28%。富丽华、浯溪和乐都等大型娱乐场所一到双休日嘉朋满座、歌声嘹绕,极大地丰富了游客们的精神生活。
二 、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祁阳旅游业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助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扩展资金不足。大旅游业必须有大投入。相比之下,祁阳旅游投入总量较少。目前仅靠各旅游景区和政府有限的投入,得不到银行的支持,扩展资金筹措困难,后续力不强。
二是配套服务功能不强。主要是“吃、住、行、游、购、娱”等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没有跟上,形成一定的进度失调。部分景区的通讯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景点简介等亟需加强或改善,一些景区内厕所数量少、标准低、卫生状况差、分布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仍一直是游客反映最集中的问题。
三是接待能力欠缺。目前,全县各宾馆酒店仅有1060个床位,而外地过夜住宿游客平均每天达1300人,导致20%游客分流到冷水滩、零陵住宿。特别是明年金洞漂流将进一步做大,计划约需5000个床位,即使加上冷水滩、零陵两区的床位,仍远远达不到预定的需求。
四是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在各个景区,我们看到的旅游商品千篇一律,缺少本地特色,几乎没有游客对祁阳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感兴趣。
五是景点宣传与开发力度不够。由于整体包装和宣传力度不足,景点内容的挖潜不够,祁阳现已开发的“四日游”线路,只好缩短为“两日游”。目前到祁阳旅游的游客95%以上是冲着金洞漂流来的,然后附带游览浯溪公园,而到大江漂流、三圣湖度假、湘江一日游等其他景点的游客则相对来说显得很少。如果通过进一步加大开发、整合、包装和推介力度,使金洞漂流的所有游客都能在祁阳进行“四日游”,将会极大地带动全县的交通、住宿、餐饮、商贸等行业的发展。
三、对加快祁阳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祁阳县委、县政府对加快旅游业发展极为重视,2003年组织专门班子编制了《祁阳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解决了旅游产业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这对于确保祁阳旅游产业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但是,我认为,具体运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牢固树立旅游意识,科学规划旅游业发展。发展旅游业,不断提高认识是关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旅游意识,加强对祁阳旅游业发展后劲的深入研究,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考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解决目前存在的旅游设施“小、散、弱、差”的现状,要把旅游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开发利用、文物保护、交通通信等与旅游业相关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打破“靠天(资源)吃饭”思维定式,构筑旅游发展的大格局。
(二)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提升整体竞争力。旅游资源的整合,就是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统一开发,整体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求得旅游的最大规模效益。祁阳目前缺乏一个能整体规划、协调和管理旅游资源的权威机构,使得旅游资源无法形成合力。景点、旅行社、导游服务、交通行业等在内的各旅游窗口行业各自为战,缺乏旨在做大做强旅游业的统一规范的标准和服务。建议今后要加大对旅游业的调控力度,建立全县的统一协调机构,将创建一流旅游业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相关行业,追求旅游空间和效益的最大化,完成各方面旅游资源的转化、升值。
(三)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不断拓展客源市场。目前到祁阳旅游的游客90%以上是省内游客,因此,如何立足优势、吸纳外省游客是祁阳面临的一大挑战。今后,祁阳要继续在“特”字上作文章,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特色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制定不同的旅游营销策略,以打开外省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祁阳旅游。
(四)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各景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努力完善“吃、住、行、购、游、娱”等配套服务。要从祁阳最短腿的“住、购”入手,在现有基础上抓好宾馆旅店的增量建设和升级改造。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精心培育具有地方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系列。要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文明程度,让所有来祁阳的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树立行业窗口的良好形象,以优质服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祁阳县统计局 郭金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