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州市上下紧紧抓住“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有利时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园区兴工、项目兴园、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四大重点,国民经济总体上朝着持续、健康、上升的轨道稳步运行。
一、1至5月经济运行状况及特点
据初步测算,1-5月,全市GDP完成141.7亿元,同比增长11.6%,分别比今年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增幅加快0.4个和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3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1.03亿元,同比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68.63亿元,同比增长9.5%;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5.6:36.0:48.4。
(一)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1、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今年以来,全市继续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狠抓各项支农政策的落实,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生产稳步推进。1-5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7亿元,同比增长4.6%,较今年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全年落实粮食、水稻、烤烟、蔬菜播种面积与上年同期比均有所增加;优质稻计划播种面积310.6万亩,同比增加33.6万亩,增长12.1%。一季度,全市牲猪、家禽出栏同比增长2.8%和1.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8%。
2、工业保持快速增长。1-5月,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37.4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3.67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分别较上年同期快了8.4个和1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增长4.3个和3.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民营工业快速增长。1-5月,全市规模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97亿元,同比增长32.3%,超过规模工业增幅8.6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增长64.1%、30.7%、39.3%,均明显高于规模工业增速。二是工业园区来势喜人。一季度,全市工业园区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新引进入园项目31家,项目计划投资10.9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48亿元;初步统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5.04亿元、增加值8.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6%、18.7%,分别高出全部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幅2个和1.5个百分点。三是骨干行业优势明显。1-5月,六大支柱产业(汽车、造纸、烟草、食品、制药、冶炼)完成增加值13.66亿元,同比增长26.5%,占规模工业的57.7%,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加工、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4%和84.2%。四是企业效益大幅回暖。1-4月,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3.2,同比提高30.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6.26亿元,同比增长71.7%;亏损企业亏损额2243万元,同比下降66.9%。
(二)内需拉力持续走强,外贸顺差继续扩大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5月,永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58亿元,同比增长35.3%,增幅同比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18亿元,同比增长41.0%。投资的主要特点:一是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5月,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完成工业投资12.41亿元,同比增长48.3%,高出城镇投资增幅3.1个百分点,占整个城镇以上投资的 39.8%。其中制造业、电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分别完成投资8.19亿元、4.01亿元,分别增长45.0%、57.7%。二是民间投资迅速壮大。1-5月,全市城镇以上非国有投资完成16.83亿元,同比增长39.8%,占整个城镇以上投资的 54.1%,同比提高了 1个百分点,投资的自主性、内在动力进一步提升。三是重点项目进度加快。1-5月,全市投资额过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700个,同比增长46.1%;其中4、5两月分别新增项目137个和104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38.91亿元,同比增长70.2%。四是房地产投资增幅放慢。1-5月,全市资质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5.92亿元,同比增长36.3%,增速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
2、消费需求稳中趋旺。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3.8%,限额以上企业增长25.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5%,分别较上年同期加快0.8、0.2和1.9个百分点,消费升温势头较为明显。一是消费热点更热。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39.7%、64.3%、41.3%。二是旅游消费升温。1-5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82万人次,同比增长38.5%;实现旅游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7%。三是城镇居民消费提速。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37元,同比增长16.7%;其中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购房或建房支出分别增长12.9%、23.1%、11倍。
3、外贸顺差继续扩大。据海关统计, 1-4月,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481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不包括永州以外地区企业代办出口)为1318万美元,同比增长1.9倍;由于长丰汽车国产化水平的提高,全市进口总额仅为163万美元,同比下降96.1%,外贸盈余进一步扩大。
(三)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增势不减
1-5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9.48亿元,同比增长15.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19.0%;上划中央“两税”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营业税和居民个人所得税分别大幅增长30.8%、62.4%;二是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4.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25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农业、企业挖潜改造、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分别增长34.9%、18.5%、143.9%。
1-5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2元,增长13.5%。预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66元,增长12.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6.4%,继续成为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10.3%,保持较快增长。
(四)金融运行保持稳定,物价继续温和上扬
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46.98亿元,比年初增加37.67亿元,同比多增9.8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6.21亿元,比年初增加29.02亿元,同比多增4.7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62.85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亿元,同比多增3.4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3.81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6.11亿元。
1-5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涨幅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在构成CPI的八大类指标中,食品类影响减弱(同比-0.9%),居住类影响增强(同比+4.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0.6%,其中粮食、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8%和9.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
(五)结构调整初显成效,科学发展取得进展
1、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今年以来,永州市各级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政策,投资结构进一步趋于优化。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98亿元,增长50.8%,大量资金投入农业,将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第二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增幅达50.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55亿元,增幅为32.3%;房地产业投资增幅下调,同比降低32.3个百分点。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成为投资资金来源的主渠道, 1-5月份,城镇以上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为19.94亿元,同比增长43.8%;自筹资金占本年全部资金的比重为58.1%,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政府资金投入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国家预算内资金仅为0.99亿元,同比下降50.5%。政府投资正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社会资本成为投资主角的格局初步形成,这将有力推动全社会投资效率的提升。
2、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市工业结构在调整和发展中不断优化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不断加快、比重日益提升之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现价产值9.82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比重由去年年底的2%提高到3%,同比增长36.2%,比全市工业产值增速快11.6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持续显现,部分行业效益出现下滑。从今年4月1日起,我国对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进行了调整,这对永州工业影响较大。初步预计会影响2006年长丰永州基地利润1.3亿元左右。对此,需密切关注,加强监测,努力使消费税调整对汽车工业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其次,国家对钢铁、水泥等过热行业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并严格管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永州市冶炼行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超过18%,如今面临市场需求减缓、生产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下滑。1-5月,全市规模工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仅为2.6%,较上年同期下降12.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8.6%(剔除新增企业因素),同比下降20.2个百分点。
(二)企业应收帐款增加,运行资金仍然偏紧。1-4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12.82亿元,同比增长75.8%,应收帐款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5.9%,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1个百分点。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短期贷款94.09亿元,较年初增加1.25亿元,仅增1.4%;其中工业贷款9.7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4亿元,同比下降28.9%。据反映,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工业企业运行资金偏紧,亟需外围资金的支持和帮助。
(三)部分生产要素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今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再次调高成品油价格,此次调价是2005年3月以来近一年时间内的第七次上调,也是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此次调价距今年3月26日的最近一次提价,间隔仅两个月。使得交通运输、农业等产业成本明显上升,也间接影响永州市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石油属于基础性能源产品,其价格攀升会带动工业上游产品涨价,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影响企业的发展。据对永州科力电机、湖南建华机械等企业的调查,5月份的铜、锌、铝价格在一季度基础上继续上扬,同比分别增长36%、40%、25%。其次,近年来劳动力在永州市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短缺的现象有所加剧,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尤其在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反映更为突出。
(四)房地产业投资与销售矛盾凸显,商品房空置率提高蕴藏着风险。1-5月,全市资质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6.3%。但商品房销售却呈现下降趋势,1-5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0.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0%。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永州市商品房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销售面积,商品房空置率不断提高,5月底全市空置商品房面积达6.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倍。这表明永州的房地产业供销矛盾日益凸显,蕴藏着一些风险,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五)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新农村建设困难不少。近一是农产品生产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农民收入来自于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力还没有形成。二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农业成本居高不下,单纯依靠增加产量来增收增效的可能性不大。三是政策效应减弱,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不够强劲。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措施,但农村工作点多面广,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加上减免农业税效应的消失,农民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
[永州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