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四月永州经济运行状况评述

来源: 时间: 2007-05-3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4月份,永州经济运行承接一季度增长的良好态势,处于平稳较快的上升通道,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提高,内需拉力进一步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全面上扬。

    一、1-4月永州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经济运行速度加快。据初步测算,1-4月,全市GDP完成129.58亿元,增长12.3%,增幅同比加快了0.8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4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1.04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8.1亿元,增长13.9%。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5.8%、31.7%和52.5%。

    2、工业生产明显回暖。今年以来,全市工业企业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克服了少数骨干企业生产滑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等诸多困难,工业增幅稳步走高。1-4月,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1.87亿元,增长13.0%,比今年一季度快了1个百分点;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53亿元,增长15.9%,比一季度快了2.2个百分点。主要特点有:

    一是骨干企业生产形势开始好转。4月份,长丰生产汽车1275辆,当月实现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163%;累计增加值减幅比一季度低了16.1个百分点。零陵烟厂当月产值增长15.7%,比累计产值增幅快了7.1个百分点。科力电机1-4月实现产值8281万元,增长14.7%;其中4月份产值增幅达58.3%。

    二是工业园区生产提速。1-4月全市7个省级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05亿元,增长16.2%,比一季度增幅快了5.6个百分点,由一季度低于全市平均3.1个百分点到1-4月高出全市平均0.3个百分点。显示永州市园区工业生产开始发力。

    三是部分行业增势强劲。1-4月,永州市食品制造、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4大行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41.2%、25.0%、93.4%和32.3%,均大幅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四是中小企业继续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4月,全市中小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42亿元,增长19.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94.8%。其中: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5.33亿元,增长23.4%,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71.2%。

    3、投资增长步伐加快。1-4月,永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跨地区项目)完成54.2亿元,增长34.8%,增幅同比加快了2.9个百分点;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8.72亿元,同比增长25.8%,增幅比一季度快了10.8个百分点。投资的主要特点:一是农业投资快速增长。1-4月,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完成农业投资3.03亿元,同比增长74.1%,高出城镇投资增幅48.3个百分点;此外,由于永州市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投入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前4个月全市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10.39亿元,同比增长34.2%,高出城镇投资增幅8.4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投资开始升温。1-4月,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5.85亿元,同比增长19.8%,这是今年以来永州市房地产企业投资的首次止跌回升;从结构看,主要是几大楼盘启动和扩张所致,启动的如冷水滩潇湘景城、潇湘步行街、舜德花园、零陵回龙塔小区,东安龙溪花园、宁远印山小区等。永州楼市重拾增长,受国家房地产新政影响有限,主要是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房地产价格明显低于全省及周边水平,永州市房地产业发展潜力值得期待。三是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大幅回升。1-4月,全市5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6.32亿元,同比增长29.1%,增幅比一季度加快15.2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社会投资的76.9%,比重较一季度提高5.9个百分点。显示大项目投资进度明显加快。四是跨地区项目投资强度明显加大。1-4月,洛湛铁路永州南段、二广高速邵永段实际完成投资7亿元,同比增长2.5倍。

    4、消费市场更趋活跃。1-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45.71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均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50.6%、39.4%和21.3%。旅游、汽车、家用电器、化妆品继续成为引领消费市场走势的主导因素。

    黄金周旅游再创新高。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1.54亿元,增长24.2%。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次黄金周最高水平。

    5、外贸保持大幅盈余。据海关统计,1-3月,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333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不包括永州以外地区企业代办出口)为1952万美元,同比增长1.07倍;全市进口总额为381万美元,同比增长3.53倍,外贸顺差扩大到1571万美元,为历年来的同期新高。

    6、财政收入继续走高。1-4月,全市财政总收入9.45亿元,同比增长22.9%,增幅同比加快8.8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加快了2.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2亿元,增长29.2%。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38亿元,增长25.2%;重点支出得到较好的保证,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环保经费支出分别增长43.7%、18.1%、58.7%、77.2%。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区工业发展很不平衡。1-4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低于全市平均的县区有零陵、冷水滩、道县、江永、蓝山五个县,其中累计增幅低于10%的有冷水滩区(6.0%)和道县(9.8%),分别比最高的新田县(48.7%)低了42.7个和38.9个百分点;当月增幅低于10%的有道县(1.2%)、江华(3.3%)、双牌(4.6%)和蓝山(6.6%)四个县,当月增幅最高的是东安县(50.2%)。

    二是工业高能耗行业比重偏大。1-4月,全市规模工业冶炼企业实现增加值4.57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21.2%,自去年以来已稳据全市第一大行业;东安、零陵等地的冶炼行业所占比重更大。从宏观环境看,一季度,我国GDP增幅达11.1%,国家宏观经济部门基本一致的判断是:我国经济有“从偏快到过热”的倾向,预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趋紧,对于高能耗企业尤其是规模偏小的高能耗企业,会加大调控力度。再从永州自身需要看,一季度,永州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比同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快了20.3个百分点,导致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矛盾进一步显现。

    三是部分重点投资项目进度不快。1-4月,全市500万元以上项目尽管保持了快速增长,但部分重点项目进度仍然不快。据统计,S217公路邵永段累计完成投资1400万元,仅占计划投资的7.7%;S213公路道县至永安关段完成投资200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8.7%;冷东公路完成投资2000万元,占计划任务的4.9%;江永至永济亭公路完成投资441万元,占计划任务的4.4%。

    四是农村消费依然乏力。一季度,永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6%,增幅比全省低2个百分点。1-4月全市社会消费增长14.9%,但预计与全省仍有较大差距;同期农村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仅为10.2%,比城市消费增幅低了7.7个百分点;占全市总人口近70%的农村地区仅消费了社会商品总额的38%。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险滞后,农村消费环境落后;收入差距扩大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储蓄倾向较强等。

    三、宏观经济后期走势判断

    1-5月及下半年,永州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有望继续改善,经济增长上行趋势会比较明显。

    (一)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各主要机构的预测结果,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3.9%-4.9%之间,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较好。

    (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继续实施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加快推进经济、收入分配、社保、住房、就业、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大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断扩大对农村和社会领域的公共投入。上述举措有利于永州这种欠发达地区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倾斜,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实现赶超崛起。

    (三)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消费、投资有望加快增长。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各项收入分配的改革措施逐渐落实,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和水平将进一步上升。消费市场活跃、企业利润较快增长以及外部需求依然强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有利于刺激并加大各方的投资意愿和力度。

    (四)市场微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增强。据对135家企业的景气调查显示,全市企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走势保持乐观态度。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7.3,同比提高了9.2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2.2,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两大指数都在120点以上的高位运行,这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整体向好,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保持健康运行的信心增强。

    综上所述,从5月份开始,永州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多,不利影响趋于减少。初步预计今年

    1-5月及上半年,全市GDP增长12.5%左右。其支撑条件分别是:

    农业方面:今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支持力度。新年伊始的连续第四个中央1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培养新型农民”放在核心位置,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继续稳定和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动力。加之去年四季度以来,粮食、牲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预计农民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1-5月全市第一产增加值增幅预计可达4.6%左右,上半年增幅达到5.4%左右。

    工业方面:从今年前4个月规模工业运行轨迹看,其增加值累计增幅分别为25.1%、22.9%、13.7%和15.9%。13.7%应该是波谷,工业全年运行呈“V”型曲线走势。因为长丰为规避消费税带来的冲击,将去年4月份生产的1200辆汽车提前到3月份报出,技术性增大了一季度的基数,但到上半年时基数问题将不复存在;今年1-4月长丰累计增幅较一季度减负16.1个百分点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零烟上半年的生产计划有所回升。其次,据调查摸底,今年上半年,全市具备入统条件的企业普遍质量高、发展前景好;初步摸底有39家企业可以新进规模工业“笼子”。因此,我们认为永州工业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二季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如果一手抓缓解要素供应,一手抓促产促销工作,把“过半”任务层层分解、项项落实,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重回20%的台阶是完全可能的。预计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可达21%左右。

    第三产业:永州近年来的交通条件大幅改善,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来势较好,一季度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增幅达16.8%,创近十年来的新高;要继续高度关注客货运周转量的统计工作,切实做到不漏不重,预计上半年客货运周转量增幅可以达到16%以上。其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永州市房地产业会形成一点压力,但永州房地产业远非过剩和炒作;如果政府加强引导,大力改善商品房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房地产业仍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三,随着永州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进一步繁荣,服务性消费日趋活跃,尤其永州市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如果再好好利用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和城市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完善和规范农村商业网点,搞好宣传和促销活动,永州第三产业发展必将锦上添花,预计上半年增速可达13.8%左右。

    四、几点建议

    1-4月,永州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进一步趋好,保持和发扬这种趋势对于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至关重要。因此,全市上下必须从现在起,增强紧迫感,提高责任心,真抓实干,一以贯之。

    (一)切实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监测与调度。对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要进行密切跟踪调度,及时发现并预警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引导企业紧紧抓住当前电力供应充足、运输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做好企业生产要素的协调配置工作,切实保障有市场、有效益企业的生产需要。

    (二)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要动员各种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想方设法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不断增强永州市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工业的投入,以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后劲。要高度重视对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检查,提高项目履约率,真正把好项目建成好产业,好产业促进大发展。

    (三)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永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要切实按照2007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尤其是要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四)切实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当前永州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仍有相当空间,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缓解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分依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重视扩大消费需求显得十分重要。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四是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健身等服务性消费。永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极具有诱人前景。

    (五)切实做好企业“入统”工作。经委、商务、规划建设、统计等部门要联合组织开展一次企业摸底调查工作,切实把该“入统”的企业名录掌握好,把该准备的资料准备充分,并尽快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验收通过,以全面、真实反映永州市经济运行的客观实际。

 

[永州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