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田县社会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

来源: 时间: 2007-08-0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7年上半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城镇在岗职工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全县社会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据统计,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01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20.7万元,同比增长15.8%,高出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分别实现25828.3万元、2008.4万元和181万元,分别增长15.7%、17.8%和9%。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的特点:

    (一)城镇市场好于农村的格局没有改变。上半年,全县消费品市场货源准备充足,销售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城乡市场进一步持续繁荣,实现了持续、协调、同步增长。但由于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低,网点不配套,县城市场好于农村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035.7万元,增长20.9%,高于去年同期5.3个百分点;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3982万元,增长11.1%,低于县消费品零售市场9.8百分点。显然,新田县城乡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不平衡,两者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县城市场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3个百分点,而农村市场却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二)批发零售业是消费市场增长的主体。超级市场、连锁店、专营店在新田县悄然兴起后,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良好的消费信誉和舒适的购物环境,很快抢占了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物环境不断改善,消费空间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广大消费者的购物信心和消费欲望如愿以偿的得到满足,消费品市场形势一片看好,批发业、零售业协调发展,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同步增长。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业、零售业实现9040.8万元、16787.5万元,分别增长 21.6%和12.7%,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下及个体户实现1872.3万元、23956万元,分别增长76.6%和12.7%。

    (三)住宿餐饮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广大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消费质量进一步提升,不仅越来越注重吃,舍得花钱吃,也越来越讲求档次、追求营养,注重饮食上的快捷、方便,时下到宾馆、酒店宴请亲朋、洽谈业务已成为一种时尚。而餐饮业主为适应餐饮市场的新变化,不断推出各种美味、特色菜肴和优惠酬宾活动,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有效地吸引了广大“贪吃”的消费者,促进了餐饮业的攀升增长。全县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008.4万元,同比增加303.4万元,增长17.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其增幅继续位居各行业之首。

    上半年,新田县消费品市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实现新田县消费品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扩大就业范围,发展城乡经济,

    一是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植新兴产业,以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城乡居民的就业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以增加城镇居民,特别是弱势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农村要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种植产业的质量,加速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落实国家对下岗职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抓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鼓励扶持下岗人员自谋职业;在农村要政策倾斜,资金扶持,解决好制约、妨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以促进农村经济长期有效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

    (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欺骗、坑害消费者,损害消费者权益是消费者最为反感、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要继续加大市场执法和监管的力度,进一步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推向深入,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鼓励诚信经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市场欺诈等各种坑害消费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至始至终把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要加强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的曝光,通过言传身教,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真假鉴别能力。相关部门要深入乡村,加强宣传,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加大投资,不断改善农村市场硬环境

    新田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建设投入不足,导致了市场经营规模小,市场网络建设停滞不前,市场仍是个体私营一统天下,近年来,超级市场、专卖店等现代流通方式近年来在新田县农村虽然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发展速度仍然缓慢。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加大资金投入,逐渐改善农村市场落后的硬件环境,特别是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后,要善于挖掘潜力,积极正确引导,使潜在的购买力变成现实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