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永州食品价格走势分析及后期判研

来源: 时间: 2007-09-1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永州食品价格保持强劲的上涨态势,1-8月份全市食品价格指数为112.8,同比上涨12.8%。在构成居民消费八大类价格中涨幅最高,成为今年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大动力。
    
    一、食品价格运行情况

    1、价格指数高位振荡。1-8月食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09.6、112.3、112.3、111.7、113.8、112.1、113.8和117.1;从各月食品价格指数情况看,呈现高位运行并有振荡攀升的趋势,表明当前市场食品价格水平呈持续快速上升的态势。

    2、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明显。从构成食品类价格指数的16个小类看,有13类上涨3类下跌。其中粮食上涨12.8%、干豆类及豆制品上涨10.0%、油脂上涨21.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0.9%、蛋上涨14.2%、水产品0.6%、菜上涨20.8%、调味品上涨1.7%、干鲜瓜果上涨1.0%、糕点饼干上涨9.0%、液体乳及乳制品上涨4.6%、在外用膳食品上涨2.9%、其他食品类价格上涨2.0%;淀粉、茶及饮料和糖价格指数分别下降2.6%、2.7%和1.9%。从中可以看出,1-8月主要副食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

    3、在全省食品价格涨幅处于中等位置。据湖南省调查总队公布的1-7月数据,与省内各地州市比,永州市食品价格涨幅基本居中,在14个地州市中居第8位。价格涨幅比去年同期高13.2个百分点,接近全省12.4%的平均水平;比最高的益阳市低2.2个百分点,比最低的湘潭市高1.8个百分点;比相邻的邵阳低1.1个百分点、比衡阳、郴州分别高0.3和1.1个百分点。
    
    二、食品价格变化主要特征 
   
    (一)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今年来猪肉价格一路走高,呈逐月攀升的态势。从调查的情况看,今年1月份猪肉每公斤均价只有17.0元,同比上涨21.4%,至3月份每公斤为18.0元,同比上涨38.5%,到8月每公斤达到26.0元,同比上涨85.7%,特别是8月中旬冷水滩和零陵城区的一些农贸市场,瘦肉最高时卖到每公斤28元,排骨卖到每公斤30元,同比上涨一倍多,月底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每公斤24-26元的区间。1-8月猪肉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1.3%,猪肉价格的上涨直接带动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上升。

    造成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仔猪货源紧缺,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生猪收购价格大幅提高。二是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由于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如玉米由去年每公斤的2.0元上涨到每公斤2.4元,同比就上涨了20%。三是周边市场价格看好。永州市猪贩运往广东的生猪销售要比市内每斤高出0.5元,导致价格上涨。四是生猪疫情影响。

    (二)油脂价格全面上涨。1-8月,油脂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1.3%。从一季度情况看,油脂价格仅小幅上扬,市场上茶油每公斤24.0元、5L金龙鱼油每瓶51.5元、猪板油每公斤13.0元、肥油每公斤12.0元;但从4月份开始油脂价格波动趋于明显,至8月份茶油由去年同期的每公斤22.0元涨至30.0元、5L金龙鱼由每瓶43.0元涨至59.5元、菜籽油每公斤9.0元涨至11.0元、花生油每公斤12.0元涨至16.0元、肥油由每公斤9.0元涨至16.0元、板油由每公斤10.0元涨至18.0元,同比分别上涨了36.4%、38.4%、22.2%、33.3%、77.8%、80.0%。
   
    (三)粮食价格走高。粮食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2.8%,2006年永州市粮食价格较为稳定,各农贸市场的晚稻米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公斤2.6-2.8元,早稻米也在每公斤2.2-2.4元左右,至今年8月份,市场上晚稻米价格已经涨到每公斤3.2元,早稻米也涨到每公斤2.8元,比去年同期上涨近20%左右。随着大米价格的走高,其粮食制品价格也出现上涨,如米粉由上年同期的每公斤2.2元涨到2.6元,上涨了18.2%。

    (四)禽、蛋价格同比涨幅较大。禽、蛋价格同比分别上升18.8%和14.2%。农贸市场的本地土鸡由去年同期的每公斤36.0元涨至44.0元,上涨22.2%;鸭子由每公斤9.0元涨至12.0元,上涨33.3%;土鸡蛋由每个0.6元涨至0.8元,洋鸡蛋由每个0.38元涨至0.48元,分别上涨33.3%、26.3%。禽、蛋价格已达近几年来最高水平,其原因:一是近年来受禽流感影响,家禽的存栏量有所下降,虽需求有所上升,但因疫情产生的恐惧心理,导致饲养量未跟上。二是粮食、饲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三是气候因素影响及猪肉价格上涨的传导,促使价格上涨。
    
    (五)菜类价格有所上涨。1-8月菜类价格指数上涨20.1%,其中鲜菜上涨20.8%、干菜及制品上涨24.6%。菜价上涨主要是因为这两年来,永州市接连遭受洪涝灾害,特别是今年又洪、旱相连,对鲜菜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受干旱气候的影响,鲜菜市场上品种和供应量都有所减少,价格普遍有所上涨。如大白菜由去年同期的每公斤2.4元涨至3.0元,上涨25.0%,包菜由去年同期的每公斤2.0元涨至2.8元,上升40.0%,青椒由3.0元涨至4.0元,上升33.3%;西红柿由2.4元涨至3.6元,上升50.0%;其它如空心菜、黄瓜、丝瓜、蒜苗、莴笋等也均有较大的涨幅。
       
    三、对食品价格走势判断及预测
    
    今年食品价格的高位运行,特别是猪肉价格的迅猛上涨,已传导到其他一些商品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就走势情况分析看,我们认为:

    1、消费领域价格整体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从总体上看,在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七大类非食品项目中,除了居住同比上涨4.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下跌3.6%外,其他五大项目均呈微涨或微跌的平稳运行态势,说明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并未改变,其价格上涨缺乏动力,食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领域价格整体的大幅上涨。 

    2、主要食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不会发生。今年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受市场货源偏紧因素的影响,并非由于消费需求的扩张所造成。就今年来对永州市各大市场了解的情况看,市场上肉、禽、蛋等主要食品供应仍很充足,相反的由于价格上涨还出现滞销现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恩格尔系数会不断降低,从长期看,肉、禽、蛋等主要食品供不应求的基础并不存在。

    3、肉价上涨暴露出的问题值得重视和深思。去年上半年永州市猪肉价格期度低迷,养猪户亏损大,纷纷宰杀母猪,导致仔猪和生猪存栏数量减少。对这一变化没能及时信息反馈和沟通,有关部门也未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缺乏有效的、及时地向农民发出扩大生产的信号,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深思。
    
    4、后期食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振荡。根据国家发改委8月份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监测情况:与上月相比,价格上涨的有25种,其中主要是鲜菜、食用植物油 和部分粮食等食品价格,说明食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振荡。就永州市的情况看,8月份猪肉价格虽有小幅回落,但鲜菜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却走势强劲,粮食价格也维持在高位运行。进入9月份即将迎来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和举国欢庆的国庆节,“节日消费效益”可能会推动食品价格的上扬,因此“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仍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价格也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态势,预计全年食品价格涨幅会达到13.6%左右。

    四、对稳定食品价格的建议
    
    今年以来食品价格快速上涨,主要是猪肉价格受市场货源偏紧因素影响,但因生猪生产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短期内还不能完全缓解,为此建议各级各部门:

    一是实行抚植与鼓励并举的优惠政策。积极培植农村专业养殖户,加快生猪补栏,在信贷、养殖补贴、减免税费方面,给予抚植与鼓励,使养殖户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夯实生猪发展的基础。并根据当前生猪货源偏紧的现状,可适当减少或暂停收取生猪贩运环节的相关费用、销售经营户的市场管理费,鼓励生猪贩运户组织更多货源,促使屠宰企业多收多宰,保证有充足的猪肉货源供应。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工商、物价、畜牧、公安、卫生、技术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质量、价格监管和监测工作,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保障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的市场供应和市民的食品安全。
    
    三是鼓励企业“微利润”经营。今年上半年,永州市步步高等超市曾一度推出“零利润”销售猪肉,使市民得到了实惠,但在猪肉价格“涨”声一片中必竟不能长久。市场经济条件下,平抑肉价应尊重经济规律,杭州市的“微利售肉”联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们定位于“微利”而非“零利”。为此,各级政府应引导、鼓励充分发挥企业肉食品供应渠道的优势,保证肉食品的供应,并鼓励企业在目前一段时间内压缩利润空间,实行“微利润”经营,让利于百姓。

 

[永州市统计局 龙剑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