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县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7-10-2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县经济整体提质增速,企业增效,财政增收,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日趋旺盛,经济发展速度在高位区间运行。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从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来看,县域经济运行增势仍然强劲。


  据测算
1-9月,全县GDP完成19.51亿元,增长14.1%,增幅同比加快了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6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23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59亿元,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结构由上年同期的29.0:25.5:45.5,调整为29.2:26.8:44.0,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

  (二)从三次产业角度来看,社会有效供给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1
、农业升温,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在中央连续四个1号文件,各项惠农政策,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等多方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县农村经济回升的趋势更加明显。1-9月,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1655万元(现价),同比增长5.1%。主要特点有:一是补损增收,自然灾害影响降至最低。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斗旱灾,落实灾情补助的相关政策,开展生产自救,把农业损失减至最低,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08万亩,同比增长3.4%。早中稻喜获丰收,经济作物生产来势较好,有望实现全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二是通过补栏补圈,养殖业发展较好。前三季度,能繁母猪存栏2.51万头,比上年增加0.03万头,牲猪出栏34.44万头,同比增长5.0%,家禽存笼291万羽,比上年增加13万羽。三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传统优势农业加快发展,规模三品农业基地建设有新起色,优势农业产业化建设有新成效。今年,种植烤烟2.7万亩,收购烟叶7.07万担,实现税收880万元;新增食用菌80万袋;造林4.4万亩。新建了楠竹、山苍籽、优质脐橙、葛根、越瓜等千亩基地

  2
、工业提速,经济效益进一步显现。今年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工业兴县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1-9月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18505万元,同比增长26.1%,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67405万元,增长38.2%;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631万元,增长28.1%。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1.1%,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一是支柱产业继续领跑工业经济。以木材加工、冶炼、水电为代表的产业继续领跑江华县经济的发展。1-9月,木材加工、冶炼、水电等产业分别增长71.3%53.2%16.3%。二是规模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份额进一步增大。1-9月,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35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3个百分点,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7%

  3
、三产业继续攀升,拉动作用凸显。1-9月,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5900万元,同比增长16.4%。与二季度相比,增幅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三产业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6%。三产业的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它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较快增长的带动,其中: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三产业高速增长的助推器,增速高达19.8%

  (三)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观察,内需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
、投资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全县加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实现投资又好又快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569万元,同比增长57.7%,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6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1%1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为100%,共完成投资3.24亿元,同比增长22.0%。城镇建设方面,新启动了信用联社综合大楼、民族路区域开发、汀澜雅苑等5个项目,交通建设方面,洛湛铁路江华段已完成路面基础工程,进入铺轨阶段;道贺高速正在进行测量等前期工作;G207线二级公路改造正在进行施工设计。

  2
、消费活跃,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609万元,同比增长17.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额达到60794万元,增长17.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达到7631万元,增长20.2%。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77元,同比增长26.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98元,同比增长17.5%。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更新,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居民消费由过去的传统消费向多元消费转变,休闲消费、时尚消费、保健消费等已逐渐为人们所推崇,各大超市、商场、娱乐场所及餐馆酒楼等生意火爆。尤其是以住房、汽车、通讯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现代化消费已经形成,消费不断升级。

  (四)从经济运行质量来看,经济运行质量较高,经济景气呈良性状态。


  1
、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0853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74万元,增长20.5%。财政总支出269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3%

  2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上升。今年来,全县工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上升。1-9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4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05万元,增长38.3%,应交增值税2586万元,同比增长112.0%

  3
、居民增收,消费价格平稳上涨。今年以来,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效益的显著提高,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28元,同比增加153元,增幅为13.0%。农民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劳务输出人数有所增加、务工行业有新的变化及本地工价有所提升所致,另外,种植业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养殖业由于肉禽蛋等价格上涨也给农民增加了部分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随着全县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职工工资收入的增加、就业人数的增长以及股票、基金升值和社会保障坚强有力等原因而有一定程度上涨。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1-9月,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37元,同比增长16.0%

  (五)从影响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来看,经济运行的支撑条件进一步完善。


  1
、银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1-9月,全县金融运行形势十分看好,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到9月底止,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48188万元,比年初增长15.4%;各项贷款144603万元,比年初增长14.6%;其中:中长期贷款86417万元,增长21.9%

  2
、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加大了力度,办了很多实事,总的环境还是比较优化和宽松的。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
、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将受短暂影响。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企业的转型是必然趋势,高能耗、高污染、小规模的企业将逐渐关停或转产,取而代之的发展方向是高科技、利润空间大、环保节能好的企业。而江华县工业基础决定了将受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所占比重较大的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以及部分资源企业将被关停,对江华县经济将产生短暂的影响。

  2
、新上工业大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年初以来,全县新增的规模工业企业有7家,但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

  3
、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逐步显现。一是农资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农民增收。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虽然今年农产品价格一路上涨,但农资、饲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超过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从农产品生产中得到的纯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二是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加入到打工大军中,农村只留下“6199”群体(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造成部分农田抛荒,家庭养殖锐减,综合生产能力下降。

  4
、农村消费依然低迷。目前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潜力依然很大。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险滞后,收入差距扩大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储蓄倾向较强等。

  三、对后段经济工作的建议


  1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江华县是个农业大县,但目前江华县农业还停留在靠天吃饭阶段,只有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因地制宜地根据现有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由初加工转向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给农民带来实惠。另外,还要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现有的山塘水库进行定期维修,提高农业的防涝抗旱能力。

  2
、加大投资项目的储备,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方面,我们要借助中部崛起战略机遇,积极引进涉及农业、工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项目,高度重视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做好服务工作,使更多的投资项目到江华来落户,为江华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规模,扩大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以增强江华经济发展后劲。

  3
、扩大内需,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目前,江华县经济增长方式正由投资型转向消费型,扩大城乡消费,可以缓解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一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在目前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更要关注中低收入者和城镇弱势群体生存条件。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医疗合作、教育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四、全年经济走势判断


  预计全年
GDP增幅为13.5%,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0%20.1%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亿元,增长2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6亿元,增长1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完成80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60元。主要依据如下: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方面,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江华县农业生产在政策以及多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和影响下,第一产业有望保持
6.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将有望完成任务8.7亿元,将促使第二产业增速有望达到20.1%左右;随着生产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可保持在14.7%左右的增速,传统的批零贸易、运输邮电业将保持平稳增长,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将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三大需求看:投资方面,随着省、国道不断改造升级,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相继推进,水电路讯等
四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完成12.1亿元,增长25.0%;消费方面,随着近年来大型超市的迅速扩张,以及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对消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消费将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9.46亿元,增长14.0%。外贸方面,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一些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开始形成,将有力的推动江华县外贸出口的增长。

[江华县统计局 张金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