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三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平稳增长。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86.1元,同比增加102.8元,增长6.1%;现金支出1885.9元,同比增加54.8元,增长3%。
一、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支的特点
1、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427.4元,同比增加80.8元,增长6%,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80%,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为1353.8元,同比增加72.4元,增长5.7%,其中,农业现金收入795.5元,增加166.3元,增长26.4%,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户出售粮食、蔬菜、烤烟增加,农户人平出售稻谷88公斤,收入142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3.4%;人平出售蔬菜49.7公斤,收入82.7元,分别增长26.8%和57%;人平出售烤烟37.7公斤,收入467.8元,分别增长25%和43.9%。牧业现金收入为537.2元,减少97.3元,减少15.3%,由于牲猪养殖户减少,人平出售肉猪及猪肉28.7公斤,收入416.7元,分别减少50%和21%;第二产业人均现金收入为42.8元,增长15.1%;第三产业人均现金收入为30.8元,增长10%,第二、三产业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太低,仅为5.2%。
2、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前三季度人平工资性收入295.2元,增加19.4元,增长7%,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为16.5%,其中在本乡得到的收入37.3元,减少5.3%, 外出从业收入255.9元,增加19.5元,增长8.2%。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加上国家出台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就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民工工资待遇提高,外出务工收入是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非经营性收入平稳增长。非经营性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民人均非经营性收入63.6元,增长4.6%,其中转移性收入为63.5元,同比增长8.8%,主要是亲友赠送和报销医疗费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为接近于零,利息、股息、红利和租金几乎与农民无缘。
4、生产费用增幅回落。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763元,同比增加14.8元,增长2%,增幅回落5.4个百分点,家庭经营费用支出717.7元,增加39.6元,增长5.8%,其中农业支出530.2元,增长7.8%,牧业支出132.4元,减少14.9%。
5、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农民消费支出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31元,同比增长2%,食品消费支出519.3元,增长19.1%,其中肉禽蛋奶及制品支出226.5元,增长21.9%;衣着消费支出41元,增长4.4%;居住支出67.5元,减少60.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3.5元,增长8.5%;交通和通讯支出94.6元,增长42.9%;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96.5元,减少23%;医疗保健支出85元,增长42%;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53.6元,增长18.4%。农民生活已由温饱逐渐走向小康。
二、影响农民收支的因素
1、政策有利因素。一是农业税全免和种粮补贴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实行“两免一补”,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三是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扩大,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四是国家支持“三农”力度加大,全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发挥了支农效应。
2、农产品价格上涨。今年粮食、牲猪、蔬菜、烤烟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契机,据调查,前三季度农民出售稻谷的平均价格为80元/百斤,同比增长14.3%,出售活猪毛重均价为7元/斤,增长40%,出售肉猪及猪肉的平均价格为9元/斤,增长50%,出售仔猪的均价为10/斤,增长42.9%,出售烤烟均价为6.3/斤,增长5%,出售蔬菜平均价格为1.5/斤,增长25%。农产品价格上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性,农民出售产品增加。
3、生产成本过高。农民认为目前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价格过高,农业生产成本大,农产品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仍然存在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前三季度农民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而且又免不了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新田县受旱灾的影响,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及畜牧水产业比去年增加不大,农产品产量不会有大的突破,农民增收受到限制,因此,只培育新的增长点,多渠道增收,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才能促使农村的发展。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实施建设,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业产业化、科技化进程,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2、加快全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与企业联合,发展订单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如新田县鑫隆食品有限公司、金龙罐头食品公司、南有新田蔬菜开发公司、万佳鹅业有限公司等民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全县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继续抓好劳务输出,增加就业。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而又见效快的产业来抓,健全劳务输出组织,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使农民有一技之长,以扩大就业面。
4、目前牲猪价格看好,应抢抓机遇,抓好畜牧业生产,扭转牲猪生产下滑的趋势,使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培植大户,推广小区养殖模式,以推动规模养殖的发展,鼓励和发动散养农户学习并提高养殖技术,增加养殖数量。
[新田县统计局 谭克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