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的经济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狠抓招引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工作,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1、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总量不断提升。1-6月,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活跃,投资得到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地区项目)完成142.6亿元,同比增长41.2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2.68亿元,同比增长41.8%;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21亿元,同比增长48.7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了51.7%;50万元以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17.2%。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2.61亿元,同比增长48.92%。
2、三次产业全面增长。1-6月,全市三次产业全面增长,一产业完成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52.06%,比一季度增幅提高44个百分点;二产业延续前期高速增长态势,累计完成投资59.64亿元,同比增长69.86%,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产业完成投资58.21亿元,同比增长45.04%,增幅有所回升。
3、灾后恢复性投资力度大,工业投资快速增长。1-6月,全市各受灾单位为加快灾后重建速度,尽快恢复工业生产,累计投入抗冰救灾建设资金32.15亿元,占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的25%,拉动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农行发放企业生产经营性贷款1500万元。建行向长丰汽车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1亿元,向科力电机、泓溧水泥、南津渡水电站等单位发放贷款7500万元。湖南省电网公司和地方电力公司累计投入5.6亿元资金用于电网恢复。受救灾资金投入的带动,1-6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2.81亿元,同比增长70.57%,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3.53亿元,同比增长83.26%;电力、燃气和水、电供应业完成投资21.41亿元,同比增长104.53%;制造业完成投资27.87亿元,同比增长50.11%。
4、房地产投资趋紧,增速回落。1-6月,受全国房价和股市下跌以及部分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基本完工、银行收紧对房地产业信贷的影响,永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51.7%,比去年同期增幅略有下降,比一季度增幅下跌近43.3个百分点,增速开始阶段性回调。在永州市房地产开发中,1-6月,银行贷款2.0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亿元,房屋施工面积333.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3%,比一季度增幅下跌23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面积160.39万平方米,增长56.9%;比一季度增幅下跌近2成。商品房销售面积61.66万平方米,增长59.78%,比一季度增幅下跌47.6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9.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比一季度增幅下跌22.7个百分点;商品住宅房屋销售额为6.12亿元,增长75%,比一季度下跌40个百分点;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1028元/平方米,比一季度降价10元/平方米。
5、重点项目发展不平衡。1-6月,全市121个具体考核的市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5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总投资的42.4%,其中工业能源类、农业类、基础设施类项目进展顺利,三类考核项目投资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的51.2%,45.3%和46.5%,城建类、商贸类、和社会事业类项目相对滞后,三类考核项目中有10个项目尚未启动,分别仅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的30.4%,30.8%和35%。全市316个县区重点考核项目完成投资43.47亿元,仅完成全年计划总投资35.9%,有67个项目尚未启动。11个县区中有9个县区未能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后期投资形势不容乐观。
6、为民办实事进展顺利。1-6月,全市新建(筹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分别为0.34万平方米和1.87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283万元;新建通乡通畅公路1419公里,投资1980万元;新建沼气池7000口,投资1210万元;已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34所,竣工3所,投资685万元;新建农村安居房2232户,投资962万元,超额完成1900户的任务目标;投资3256万元,完成80个行政村的配电网重建、改造工作;新建农村合格制学校83所,完成投资528万元。
7、银行贷款略有增长。1-6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6.8亿元,比年初增加11.62亿元,同比多投放5.46亿元,增长5.4%,比去年同期高出1.97个百分点。贷款投向领域相对集中,一是确保重点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项目。其中农行对邵永高速公路两次发放贷款共5亿元,建行对双牌水电站项目发放贷款2.5亿元,对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贷款达到4.37亿元和2.82亿元。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1-6月,工行和建行共向长丰汽车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56亿元;农行向遭受受冰灾影响的个体工商户发放经营性贷款0.15亿元;建行向科力电机、泓溧水泥、南津渡水电站等单位发放贷款7500万元,向个体工商户发放“个人助业贷款”0.73亿元。三是加大“三农”贷款投放力度。1-6月,全市农业贷款余额52.51亿元,比年初增加1.69亿元,同比增长1亿元,农、林、牧、渔业各项贷款余额41.56亿元,同比增加0.35亿元,增长18.16%。
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主要问题
1、投资增长呈现下滑趋势。永州市投资增长趋势从四月开始已经连续二个月走低,关键是通过努力,能否控制投资增速下滑,继续保持投资的快速增长?永州市投资总量规模虽然在继续扩大,但投资增量主要依赖政府性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支撑,不确定性较大。投资存在波动过大的问题,其波动幅度远大于GDP的波动。现有的投入以政府主导型为主,以争取国家支持的大项目及招商引资为主,而从本地内生的投入机制正在孕育,项目规模目前难以形成主导的投资力量。
2、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投资增长制约因素依然存在。虽然资源和交通要素的瓶颈制约较前几年有所缓解,但影响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土地方面,由于土地市场秩序整顿、实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和实行工业用地挂、招、拍政策,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取标准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等;加上永州市集约用地理念不强、投资强度不高,使用地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一些项目因涉及农保区范围或贴补平衡有困难,影响项目实施进展;甚至有部分招商项目陷入“落地难”窘境。 资金方面,由于银根紧缩,广大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不够,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在当前宏观背景下,多数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侧重于大项目大企业,量多面广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加上6月15日和20日的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储备金利率,利率已达到17.5%。以永州市5月份476.56亿元的存款来算,将直接减少银行贷款83.4亿元。
3、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储备还不够扎实。从2007年项目推进情况看,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且呈现多样性,一是对项目报批程序不够熟悉,导致项目前期进展缓慢;二是由于选址得不到落实或变更,直接导致前期工作无法继续;三是对项目功能摇摆不定,或要求提高容积率,或变更设计方案,延缓项目进度;四是宏观政策把握不准,导致项目前期无法开展。
4、投资环境仍有差距。永州投资底子薄,基础差,投资拖欠情况较为严重。从当前情况看,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开发区(园区)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从软环境看,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仍有差距。据一些建设项目业主反映规划滞后、土地供应瓶颈制约明显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适应投资发展的要求。此外,投资市场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投资导向信息落后;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市场化水平不高;服务、监督、协调不到位;政策处理难度大,项目实施过程中政策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土地征用难、拆迁安置补偿难等问题,导致许多项目无法按计划推进,阻扰建设项目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三、下半年投资趋势预测
1、投资仍是永州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将稳步增长。永州作为相对落后地区,外贸和消费不足以对永州经济起到决定性的拉动作用,因而投资永远都不会出现过热现象。国家部分抑制投资过热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对永州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作为永州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固定资产投资将会继续得到加强。随着后期“珠洽会”和“沪洽周”上谈成的合同项目的落实,全市各个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冰灾和洪灾的恢复性投资增长,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过努力,有可能保持在高基数下的平稳较快增长,全面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2、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随着永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投资环境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投资环境建设将得到继续加强,投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有利于投资增长。但从2007年投资计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编报情况看,除在土地、资金等要素供应趋紧外,个别地方部门对投资重视不够,项目进展不均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少数部门对项目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申报和推进项目积极性不高;打捆项目多、项目内容交叉多,大项目、战略性项目少,生产性大项目更少。
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判断2008年下半年投资增长将呈现平缓波动的基本态势。经过努力,全年实现35%的增长目标可以完成,争取完成40%的增长目标也有可能实现。
四、保持2008年投资快速增长地对策建议
实现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的目标,基础扎实;但实现40%的争取目标,存在一定难度,关键是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夯实投资增长的基础。按照今年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今年要完成投资345亿元,增长35%,争取完成投资357亿元,增长40%,为此,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认识,认清投资对推动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并推动项目建设是永州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扩大经济总量的主导力量,永州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投资,各部门要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以积极主动抓建设项目推动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投资增长。各县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推进项目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市、县区两级涉及项目审查和实施管理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全力支持项目建设。要动员全市各经济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争取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目标任务。同时,要坚持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坚持考核制度,形成抓项目、跑项目、建项目的浓厚氛围。
3、围绕项目储备,积极做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研究出台全市谋划项目工作方案,将谋划项目任务向各县区和市级部门单位进行分解,突出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工业能源性项目、以现代农业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以医疗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解决民生问题的项目,争取2008年谋划800个以上的新项目。谋划项目,一要抓机制方法创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项目争取机制、项目谋划激励机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各部门和各县区的作用,让全社会都来参与谋划项目。二要抓好规划带项目。要围绕永州市提出的“项目兴市”思路,围绕园区项目建设和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使永州成为湖南承接珠江三角洲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来谋划项目。三要从宏观政策的变化中谋划项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国家将加大对三农、社会发展和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力度,要根据这一精神,做好重点领域的项目谋划工作。四要从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中谋划项目。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投资导向。永州经济属于资源型经济,受国家国土资源、信贷和节能减排政策约束。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省市的重大方针政策,下功夫仔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弄清楚国家鼓励发展什么产业,限制发展什么产业,禁止发展什么产业;投资方向是什么,哪些项目是国家直接投资,哪些项目有补助投资,哪些项目是企业投资;弄清楚审批程序,要求是什么,资金渠道是哪些。要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精心策划、精心包装项目,合理规避政策禁区,使项目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永州市的区位优势,围绕边际中心城市、生态屏障和永州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城市定位谋划项目。研究建立项目谋划生成机制,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要以优质项目来争取资金和土地。研究建立储备一批,包装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做好“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的衔接,汇报和报批工作。
4、围绕项目建设,强化环境保障,狠抓一批在建设项目进度。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效率,努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坚持联合集中办公和工业项目落地咨询制度等一些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同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办法,又好又快推进项目实施。及早出台《永州市市直重点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项目审批和项目监管三大流程。加强和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企业投资核准、备案的实施,继续探索并不断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工作,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更大限度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着力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围绕在建项目的早日竣工,及早发挥投资效益,及早形成竞争能力,强化协调服务,加快推进永蓝高速公路、新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商业物流中心、岳阳纸业有限公司技改工程等一批在建项目;着力加快一批前期项目工作进度,继续大力推进双牌铝厂环改、南岭民爆技改、永州天然气,永州现代物流园、永州火电厂、永州风能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围绕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开工条件,深化前期工作,提高前期质量,抓紧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落地、早开工。
5、围绕项目招商,加快平台建设,培育工业投资成为投资增长主导力量。招商引资是保持投资增长重要途径,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永州市2008年工作的“一号工程”,针对目前项目建设资金短缺、政府投资财力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的不利局面,要抓创新求实效,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给政策、引路子、强服务,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开发区(园区)建设要从注重框架建设转到注重功能建设,要注重产业配套,促进产业上规模上档次,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能力,为项目招商引资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工业投资总量,把工业投资培育成永州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6、注重衔接沟通,继续加大向上级政府争取项目的力度。在产业发展、服务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项目上多花力气,这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的方向。要加大“跑部进厅”的力度,主动衔接、汇报、沟通,做早、做深、做实、做精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得到国家和省里更大力度的支持。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蒋剑林]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