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结构是指一定规模的投资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及不同地区之间的额度分布,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经验看,有什么样的投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结构决定着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从优化投资结构入手,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永州的现实发展状况而言,永州投资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多,尽管近几年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规模扩张趋势加快,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397元/人,但同全国10393元/人和全省6310元/人相比,永州的投资规模仍显不足,仍处于"补课"阶段,加大投资力度,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结构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无疑是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永州投资额构成情况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永州市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领域投资增长加快。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8.5亿元,同比增长41.9%,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17.7万元,比上年增长45.7%。一、二、三产业占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的比重为8.2:42.7:49.1。而2007年三次产业占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的比重6:41.4:34.6。与2007年比较,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3个百分点。说明永州市今年以来加大了对农业和工业的投资力度。具体表现为:
1、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明显。2008年永州市的第一产业投资额达2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8亿元,增长96.3%。第一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说明永州市对基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的重视,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在逐步加大。这与国家连续几年来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资支出有关。国家惠农政策使近几年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有利于抑制整体高涨的通胀水平。
2、工业投资引领第二产业的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48.8%。一是采矿业完成投资6.4亿元,比上年增长57.1%。二是制造业完成投资72.7亿元,比上年增长63.3%。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74.6%,烟草制品业增长449.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158.7%,木材加工及木竹腾草制品业增长141.7%,非色金属制品业增长85.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9.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0.1%增长。较大的项目有九嶷骄阳水泥日产4000吨生产线完成投资1.7亿元,冷水滩新型铝合金板厂完成投资1亿元,江华年产27万吨还原铁项目完成7100万元,零陵东湘锰业完成投资5000万元。三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50.2亿元,比上年增长66.9%.主要投向受损电路抢修、农网改造和农村小水电开发。
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4.6%。2008年第三产业投资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房地产业达到27.7亿元,比上年增长66.6%。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居民小区增多,以及县区私人建房方兴未艾。批发零售业投资额达到8.1亿元,比上年增长69.5%。如东安的金时代商贸城、祁阳罗门口商城、江永金地商业广场、宁远五金综合大市场和零陵珠山边贸购物中心等一大批商业购物场所的新建,购物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2008年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向更加合理,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但投资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投资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1、农业投资比重偏少。2008年永州市农业投资比例为8.2%,这与农业大市格局不相称。永州市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而目前的投资结构不能满足其需要。一定要协调好第一产业比重偏小与保持农业战略地位的关系。2008年全市5000万元的农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退耕还林,农业基础开发建设,规模养猪场建设,竹产品开发基地、纸业原材料基地和水利设施建设,特别大型的农产品基地建设、速生丰产林、油茶低改和楠竹低改项目等投资项目较少.
2、投资行业内部结构仍过多集中在经营粗放、简单再生产行业。2008年投资走向明显对永州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整个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看,还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以保持第二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3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1.1亿元,比增长1.3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达到了1.4亿元。部分行业仍停留在粗放经营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
3、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落后。建筑业的拉动永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永州市建筑业投资一直增长缓慢。2008年永州市建筑业投资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受资金的制约永州市建筑业发展相对落后,自我发展的能力差,承建的大的项目少,投资额远远低于工业投资,在所有行业中增幅最小。
4、公共设施管理业和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第三产业发展平均速度。2008年全市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比三产业平均增幅低17.9个百分点,而旅游业的公共设施管理投资仅1.3亿元,占公共设施管理业比重6%。较大的旅游投资项目只有舜帝陵园第二期扩建工程3900万元,阳明山旅游开发2900万元和三圣湖开发2000万元。2008年教育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主要是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搬迁投入6200万元和四中搬迁3400万元,其它的为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投资额一般不大。
三、优化投资结构的建议
应高度重视永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加强宏观调控力度,调整并优化投资结构,使有限的、可用于投资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益,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1、加快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永州市作为农业大市,县域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永州市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应围绕活跃农村经济这个中心,以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为载体,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像祁阳的优质稻米综合开发、新田县的樱桃谷鸭养植、熙可的柑橘加工原料基地和湘穗米优质粮食订单农产品等基地,走规模化经营道路,实现农业产为化,才能强化第一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又能够促进第二、第三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的投资政策。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营造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良好氛围,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同时要正确引导农户的投资行为,使农业固定资产存量与流动资金的比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降低农民贷款的门槛,加大农村信用社对农民的贷款力度,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
2、改善工业投资结构,实现工业的粗放化经营向集约化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注重投资项目的筛选,投资方向应重点向节能减排、替代落后产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领域倾斜,降低无效、低效项目,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突出重点,控制投资外延扩大,强化技术改造,把技术改造作为今后固定资产的投资重点。加强降耗、节能、环保的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提高更新改造投资比重,增加科技投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集中财力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促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坚持以增量调优带动存量调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3、加快第三产业的投资发展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高增速、扩大总量、增加投入、优化结构”为主线,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围绕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和增加就业,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物流业、旅游、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等对城市化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行业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与其他行业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化布局。同时,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引导,抑制其过度投资。
4、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从长期来看,投资的持续增长最终要通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利用市场吸纳社会资金和信贷资源来支撑。要创新投资方式,通过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吸纳民间投资;拓宽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和外资力量,实现永州市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此基础上,着力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战略,通过产业集约化和产业基地的发展来吸引外商,以此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唐京安]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