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对永州市88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下同)现金收入2078.89元,同比增加223.49元,增长12.05%;现金支出为1920.03元,同比增加224.83元,增长13.57%。
一 、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特点
1、工资性收入增幅不大。上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78.32元,同比增加35.59元,增长5.54%。其中:从非企业组织、本乡地域内劳动和外出从业劳动所得的收入分别为54.93元、252.58元和370.8元,同比分别增长46.1%、27.2%和减少4.95%。从非企业组织和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大幅增加已成为永州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县区今年继续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津贴和村主干的工资;二是近几年来永州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给本地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
2、家庭经营收入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223.35元,同比增加169.5元,增长16.08%。其中:人均从第一产业得到的收入为920.41元,同比增加104.41元,增长12.8%。人均从第二产业得到的收入为93.02元,同比增加24.48元,增长35.72%;人均从第三产业得到的收入为209.92元,同比增加40.61元,增长23.98%。
3、财产性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9.8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元,增长5.27%。其中: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15.08元,同比增长72.1%;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1.25元,同比增长8.1倍。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交通等条件较好的地方,农民出租房屋、机械、水塘等租金收入增加。土地、山地等承包地的流转力度逐年增大,农民的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逐年增多。
4、政策性补助收入增多拉动农户转移性收入增加。随着国家对农业补贴标准的提高,社会保障功能的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行,农民通过报销医药费、农机购买补贴、粮补直补等项目得到的政策性转移收入增加。上半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37.3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41元,增长13.57%。其中各项政策性补助收入26.1元,同比增加6.26元,增长31.55%。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在逢年过节时的礼节习俗也随之改变,亲朋好友生日婚嫁时,赠送的礼金有所提高。上半年,人均城市亲友赠送收入3.15元,增长27.4%;人均农村亲友赠送收入增加73.15元,同比增长53.4%。
二、农民现金支出增长特点
1、农民生产投入力度加大,生产费用支出增长较快。党的富民政策和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半年,永州市农民生产费用支出631.3元,同比增加70.38元,增长12.55%。其中:农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583.87元,同比增加59.53元,增长11.35%。这是永州市农民为扩大再生产,增加生产发展后劲,加大了长期投入,确保了生产能力的提高。
2、农民购买力增强、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受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民的购买力增强,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上半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达1156.13元,同比增加136.30元,增长13.4%。在八大消费支出中,除文化教育娱乐用品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6.0%外,其余几大消费支出都呈增长趋势。
3、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增幅较大。上半年人均财产性支出2.15元,同比增长37.94%;人均转移性支出130.11元,同比增加18.08元,增长16.13%。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
1、农民工外出就业困难,外出务工收入减少。据抽样调查,上半年永州市户均外出务工的人数0.82人,同比减少0.04人,减4.75%;户均外出务工的时间2.72个月,同比减少0.12个月,减4.15%;户均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为1544.21元,同比减少87.5元,减5.36%。
2、生猪价格持续回落。自去年10月以来,永州市生猪价格一直呈下行趋势。上半年永州市肉猪及猪肉均价17.18元,比上年同期的每公斤21.36元,减少4.18元/公斤,下降19.6%。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由于地形和气候等原因,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但农业基础设施仍显簿弱,目前由于部分水利设施不配套,加上管理费用不足,小型水库大都带病运行,塘堰淤积严重,影响灌溉效果,农民依旧不能较好地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较大。
4、名特优产品少,增产不增收。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是解决全国严重的农产品短缺。从现阶段看,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且年年有余。在产品短缺年代,农民只要增产就能增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名特优产品、供需平衡和适销对路。受需求总量的制约,多了就卖不掉,价格更上不去,增产反而不增收。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1、加大对生猪养殖大户的政策倾斜,扶持和发展生猪养殖大户。畜牧部门要为生猪养殖大户在生产过程中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搞好预防宣传、提供先进的养殖技术等;二是政府要正确引导,减少中间销售环节,降低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三是提高生猪养殖保险力度,简化生猪死亡赔偿手续。
2、应高度关注农民返乡的动向,提供优惠政策,给农民工创造更宽松的就业环境。应加强对永州市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目前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已是不可能的,而必须通过大力度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一是结构调整要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等方向来发展。二是结构调整要坚持面向市场,追求效益,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
4、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拓宽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要帮助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开辟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一是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销售队伍,广辟农产品流通渠道,通过专业合作经济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进入流通领域。三是进一步发挥农村供销社、乡镇企业和运销专业户的作用,努力拓宽农村市场。四是拓宽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大力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生产,千方百计增加高效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以出口带动农产品优质率和农民收入的更快增长。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道路、水利、农田、电力、通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雷爱华]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