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和谐永州

来源: 时间: 2010-09-1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党的十七大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永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2009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64.56亿元,占GDP的25.72%;农村人口363.85万人,占总人口的62.02%。统筹城乡发展对永州显得更为重要。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目前对城乡一体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指城乡融合。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永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

  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09年,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实现生产总值640.04亿元,增长14%。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0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17.33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258.15亿元,增长12.5%。人均GDP 12471元,增长13.9%。经济发展总体好于预期、好于上年、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2、居民收入二位数增长。随着永州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25元,比上年增长12%,增幅高于全省2.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2元,比上年增长12.6%。增幅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

  3、社会福利增多。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不断扩大。2009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35.25万人,比上年年增长3.8%,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3.20万人,增长103.9%,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与上年持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43.29万人,比上年增长6%。

  4、生活环境改善。湘江等境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市区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城市创卫”工作轰轰烈烈展开,沿河开发已初见成效;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1031公顷,森林覆盖率58%;市区新增绿化面积24公顷;新农村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市委市政府决定有效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改水受益率分别为11.47%、64.85%8、7.67%,分别较上年提高0.86、3.54、3.91个百分点。乡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大,去年新增道路 302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38.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1%。

  5、城镇化率提高。2009年底永州市城镇化水平为37.98%,比2008年提高1.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前列。

  6、民主意识增强。扩大了基层民主,完善了政务、企务、村务公开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城乡居民民主意识逐步增强。永州市选派了大学生村干部到建制村任职,为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经济基础较薄弱,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明显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较薄弱,与城镇差距明显。2009年,农村行政村通水泥(沥青)公路的比例为70.2%,与城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农村公路的质量等级与城镇相比也差距较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4.85%,比城镇低32.3个百分点。另外,农村电力和电信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也有明显差距,农村环卫、文体娱乐等基础设施更是基本空白。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城乡产业经济效益差距明显。农村由于人口多、耕地少,加上机械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业比较效益长期落后于二、三产业。

  2、资金和人力配置不合理,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一是政府财政投入城乡差距明显。虽然政府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但相对而言,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还是不足。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总计118.72亿元,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为14.84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12.5%。二是城乡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差距明显。2009年,全市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88.34亿元和211.80亿元,城镇是农村的1.83倍。三是农村人才及劳动力资源向城镇集聚。城市经济效率高,形成“马太效应”,使农村的人才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集中,农村本就不多的资源更加匮乏,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3、城乡差别大。2009年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25元,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多9023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05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737元,比农村居民多5161元,是农村居民的2.44倍。

  4、农村人口多。2009年永州市总人口为586.66万人,城镇人口为222.81万人,农村人口为363.85万人,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62.02%。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人口素质低、城市吸收能力差等因素制约着永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5、农村环境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绿化、饮水、就医、上学、交通、居住、娱乐等方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6、农民综合素质较差,思想观念落后。在永州市的农村中文盲、科盲、法盲仍有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65%,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1年。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抬头。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四、对策与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乡村,难点也在乡村,一要按构建和谐永州的要求,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二要从体制和制度创新入手,改善城乡关系;三要在政策措施上让利于农,多予、少取、放活,统筹城乡发展。在措施上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推进力度。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实施城乡一体化,根本的问题是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要成立市城乡一体化领导机构。市主要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强化对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的领导,要象抓工业、抓招商一样抓城乡一体化。

  2、抓好以城带乡。组织领导、专家及具体工作人员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如何发挥城市的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围绕建设生态新城,着力实施“一轴一带一圈”战略,打造北五县区半小时经济圈,加快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建设,构筑南六县一小时经济圈。探索城市工业、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带动农村同行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研究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新举措。

  3、抓人口素质的提升。提升人口文化素质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文化素质有时比经济的意义更为深远。城镇化的内涵,不仅仅指建起几幢高楼大厦、修建几条宽敞道路,更重要的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开放。使日益繁荣的农村,在生活水平、生活观念、消费方式上都越来越向城市靠拢,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必须尽快提高永州市劳动者的素质。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升现有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保证使农村孩子受到义务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育,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备足后劲。

  4、抓扩大社会保障。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对现有的政策扩大宣传,让城乡居民了解情况,积极参与。认真清查摸底,掌握具体情况,使应该享受社会保障政策的居民,确保能够得到照顾。公开披露信息,做到客观公正,接受群众监督。完善以住院医疗保险为重点,以社会救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城乡一体的重大疾病救助体系,有效解决城乡贫困群众就医难问题。

  5、抓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产品。通过新农村建设,力争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与城镇居民的差距。

  6、抓关键,突破资金瓶颈。实践证明:城乡一体化工作做的好的地方,资金是关键。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更多的支持。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壮大农业发展资金、加大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业;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民。三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办法,激励和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家园,使之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四是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投入机制。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唐陶国]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